过去一周几乎所有的科技新闻都在讨论人工智能,从各个媒体、论坛、社区、微信公众号、专栏等等渠道发布出来的人工智能文章数不胜数,我们一遍遍地从各色文章里读到Alpha Go 独特的‘价值网络’、‘决策网络’如何‘碾压’人类的决策机制,或者从包括Facebook 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 Yann LeCun 以及微软研究院机器学习专家 John Langford 等非谷歌人工智能专家的‘警告’:事实上,Alpha Go(离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还差的十万八千里。
更有趣的讨论还发生在上周一场名为‘不要相信人工智能的承诺(DON‘T TRUST THE PROMI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座谈里,虚拟现实领域的先锋人物 Jaron Lanier 坦言:公众对人工智能存在片面认识‘一方面它(人工智能)是科学研究的术语,另一方面则由科幻小说家们掌控。’
其次则是强人工智能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这是一种可以与人类大脑处理能力相对等的人工智能。换句话说,人类大脑能做的事情它都能做,比如思考、计划、抽象思维以及经验学习等。马文·明斯提出一个假设:人类与机器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区别。人类实际上是一种机器,他们的大脑由许多半自治但很愚蠢的‘代理’组成,而‘不同的任务需要完全不同的机制。’
马文·明斯基谈人工智能的发展
从一开始,强人工智能可谓人工智能先驱们孜孜不倦的追求。1962年,也就是提出‘人工智能’六年后,时任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 Herbert。 A。 Simon (也是诺奖经济学获得者) 断言:‘二十年内,计算机将能胜任人类可以做的一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