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纹枰·小谈孔杰:何必为“美”所误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5-6-9 17:49
标题:
纹枰·小谈孔杰:何必为“美”所误
来源:新浪博客 摆渡人的博客 2009-01-23 00:28:02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孔杰的评论,今天上网,看到有俞斌九段和华学明领队的采访,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有些网友评价不高,多半是因为成绩差了发泄,或是“教练门”的延续,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对孔杰的一知半解。我也重新整理了一下思绪,谈谈我所认识的孔杰,和一些片面的看法,希望给孔杰一点启发,也让大家多一点对他的了解。
孔杰成名很早,生在北京对于一个学棋的孩子可谓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小就被北京棋界人士看好,自然也很快得到了棋界最上层们的重视,应该说,这些年在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他的天赋是发挥充分的,训练、比赛条件都是最好的。
此外还要谈谈他的家教,可以看得出孔杰家教甚严,家人对他的要求一直很高,孔杰本人呢,可以说规规矩矩,善良可亲。对师、长的要求是很在意的,自身也很努力……以往的国内成绩不说了,就是在集体研究中,他的敏锐聪颖也是被队友推崇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孔杰有了“小美”这个外号。乍一听只是觉得形象,帅哥嘛!接触时间长了才发现,何止是形象,简直是入木三分。但要注意,“小美”毕竟有别于“完美”!其实道理很简单,人哪有完美的?要求高是一方面,要求过高,一时达不到,为之耿耿于怀,拘泥不前,那就过犹不及了。这种“脾气”优秀的棋手中并不少见,但是孔杰恐怕是登峰造极的一个。记得好几年前,孔杰等级分刚刚排到第二的时候吧,有一次他在一个重要比赛中输了,竟然病了一个星期——太在乎了!这些年孔杰的成绩还算稳定,但“春兰杯少年”、“国少三剑客”一直不能实现一种终极的提升,是失之于稳和美了。
以前大家用“绝代双娇”来比喻古力与孔杰,我眼中这两位少侠:古力举重若轻,孔杰举轻若重。这是他们的特长,换个角度也是他们的缺陷。怎么说呢?先说举重若轻,久而不觉重,就容易“浮”。所以有那么一阵,古力起伏很大,一时不顺就一溃千里;举轻若重呢,久而忘其轻,就像上面举的例子,胜负结果都出来了,还耿耿许久,其实现在看看那完全是不值一提的比赛。真的到了大决赛,该发力的时候反而畏首畏尾,背上包袱,自己的棋艺完全表现不出来了,如果说这是对“完美”的追求,那这样的美实在太“小”……
作为总教练,俞斌九段应该看到了一些问题,所以他把突破口定在“心理”,作为主教练他是敏锐而对症下药的,当然,要做好优秀棋手的心理调解很难,俞斌作为过来人可以点拨,但更需要孔杰自己的大彻大悟。
关于华学明采访中提及的“私生活”问题,我想棋迷首先不要误解,并不是说国家队领队代表“组织”可以确定你应该讨什么样的老婆,而是对孔杰的担心:对感情问题考虑他成熟了没有?这里是另有内情的,不合适公开谈论,但是相信小华老这位从小照顾他们到大的大姐肯定看到了一些问题,谈心的目的也是防患于未然吧。
棋盘上,孔杰天赋很高;生活中,孔杰也很规矩,就说找女朋友,也算出类拔萃了,还有就是家人、教练的严格要求……现在,或许倒是他放开这一切,独立地去做一个纯粹棋手的时候了!毕竟,也20好几了,应该独立地决断一些问题,不要被动的思考,甚至因此而产生一些逆反心理。
欲成大器,总是需要脱胎换骨的。就像一场家变改变了“少侠”古力,让他的人生厚重起来。当然,这是不该重演的苦涩飞跃。“好小囝”孔杰又该怎么飞跃呢?这个疑问只能留给他自己从并不完美的成绩中、从教练领队的帮助中感悟了……
(张晓露)
欢迎光临 亦苏围棋社区 (http://ysgo.91em.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