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紫天看图棋话(63)]感恩之心常在——读《我是常昊》之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5-1-16 16:44
标题:
[紫天看图棋话(63)]感恩之心常在——读《我是常昊》之一
来源:新浪博客 紫天的BLOG 2011-11-25 11:57:34
[attach]21196[/attach]
到图书馆去借书,赫然见到崭新的《我是常昊》列于书架上,迅速借回,一口气读完,觉得确实是一本好书。
在阅读过程上,能强烈感觉到,常昊九段对人生、对围棋、对帮助过自己的职业棋手和棋迷充满着真切的感恩之情。回顾从小开始学围棋的历程,常昊的字里行间就表露出对种种机缘巧合走上围棋之路的感恩之心,提到母亲带自己学围棋的过程中,无意中得到围棋培训班的消息,母亲工作的调动,无意中碰到邱百瑞指导等,到成长过程中碰到如聂卫平、马晓春、王汝南、俞斌、王谊等师友的鼓励和扶持,再到比赛中和李昌镐、李世石、崔哲瀚等人的交手,以及和依田、赵治勋等人的交往,无论是对人,对事,对“时”,常昊无不流露出深刻的感恩之心,这和常昊日常表露出的儒雅君子之风是一致的,确实能打动人。
常昊是觉得,正是这些每一步都有可能改变人生走向的“巧合”积累在一起,形成了走到今天的围棋之路。这些环节中的每个链条如果被命运之手稍加改变,常昊的人生之路就完全是另一个方向。字字句句,可以感觉到,常昊这种命运的安排有发自内心的感恩之心,
对于棋迷的支持和鼓励,常昊也是记在心中。书中常昊特意提到这样一件事情:06年第11届三星杯半决赛,常昊对阵徐奉洙,由于八强战到半决赛时间不长,老徐又基本不算“不是很活跃”棋手了,因此,找老徐的近期棋谱不容易。就这一情况有位记者写了篇报道,结果第二天论坛上就有棋友“棋花弈草”帮助找出大量徐的棋谱,常昊说“有些很稀罕,都不知道是哪儿找到的……这让我挺感动,真是感谢热心棋友一直的支持”。
而对支持围棋活动的社会人士,常昊也没忘记。他特别写到,“这些年凭借大家的努力,一些前辈的辛苦耕耘和很多有识之士的慷慨支持,使得围棋比赛不再“寂寞”,围棋文化可以在相当规模的商业文化中凸现出来,棋手的社会地位也随之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入选财富榜和名人榜等就是这种影响力的具体体现。”面对这样来之易的良好局面,常昊站在棋手的角度强调了“作为棋手,都是需要感恩的”。例如策划了凤凰巅峰对决的叶文智先生,尽管自己不懂棋,却以高超的策划能力充分展现了围棋的魅力,扩大了围棋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常昊说对叶先生“心存感激。”
书中一些细节也能表现出感恩的温暖。例如常昊写到丰田杯决赛第三场,中午已经是明显优势,很显然已经可以拿下,中午封盘就餐时,一向镇定内敛的王老(汝南)也忍不住向常昊轻轻举起茶杯做了个干杯的动作,结果下午痛心翻盘。随后不久进行的围甲庆功会上安排了一场双人赛,常昊张璇对阵王老孔老(祥明)组合,常张几乎输定,王老却自补一手,最终常张半目胜出,事后,王老歉意地对孔老说觉得空里会有棋,所以自补一手。对此,常昊写到:“我宁可相信他是故意多补了一手……王老显得很担心我的情绪更坏下去,出现完全崩溃……或者说,王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我用胜利来提升信心。”这样的细节一方面有感受到王老的宽和善良,另一方面,能体会到常昊对这些点点滴滴的有形或无形的支持和鼓励是深有体会,一直记在心上。
所以,常昊写道:“一旦抛开棋,感恩的心必将充斥我的身躯——那一天,我还特别想做个普通的社会义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当我超脱胜负职责的那一刻,我真的非常希望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切切实实地做点什么。”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细致而具体的事例,常昊在书中表现很全面细腻,使全书贯穿于一种真实的感恩情怀中,有很强的感染力。
欢迎光临 亦苏围棋社区 (http://ysgo.91em.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