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成都围甲走出体制破冰第一步 十年找不出第2个古灵益

2013年12月24日04:20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为期三天的2013成都市围棋甲级联赛上周日在成都棋院落下帷幕,黄龙溪棋院队与四川众生药业队争夺到最后一轮,终于前者以微弱优势夺得冠军。与此同时,彭州队和蒲江队在激烈的保级大战中落败,明年将只能参加乙级联赛。这次规模并不大的赛事在成都业余围棋史上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次引入升降级、第一次采用团队竞赛形式、第一次硬性要求年轻棋手出场、第一次对各参赛队总段位制定规范等。这些“第一”现在看来或许没有什么不得了,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却能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意义。

  成都作为“棋城”,业余棋界一向是藏龙卧虎,但长久以来业余围棋的发展却很难说得上有系统有规划,对于本土职业围棋水平的提高更几乎没有什么助力。2012年,成都棋院首次举办了成都市业余围棋联赛,今年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举办了甲、乙级联赛,去年业余联赛前12名队伍成为首批甲级队。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围甲”几乎照搬了全国围甲联赛的形式和赛制,升降级、主将制、积分循环一应俱全,除了没有主客场,基本上就是全国围甲的微缩版。

  在细节方面,成都围甲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为确保各队初期实力均衡,规定出场4名棋手总段位不得超过21段,同时为促进年轻棋手成长,规定各队必须有一名18岁以下队员参赛。这样的安排使得首届成都围甲联赛竞争极为激烈,直到最后一轮才揭晓夺冠和降级悬念,而团体赛的形式也使比赛更加精彩刺激。大赛总裁判长李亮表示,团体赛制既能提高棋手的团队荣誉感,又能充分调动各地方棋协、俱乐部的积极性。之前历次业余比赛总有不少高手缺席,这次各队拼命拉人,基本上把全市业余高手一网打尽,比赛整体水平为历年最高也就在情理之中。

  成都棋院院长蒋全胜认为,创办围甲联赛是成都围棋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传统体校模式下成都围棋水平进展缓慢,年轻棋手成才率极低,国内赛事成绩很难与“棋城”美誉相符,改革势在必行。成都围甲的创立是向市场化、规范化走出的第一步,也是体制改革的破冰之旅。据悉,目前国内只有成都和上海两地举办了类似联赛。“之所以叫成都围甲联赛而不是成都业余围甲联赛,就是为了给这项赛事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希望随着它的发展壮大,未来能吸引更高水平职业棋手参赛,让成都围甲水平更高,也让成都围棋发展具有更多的活力。”他说。

  现状

  “古灵益第二”已十年不遇

  根据组委会规定,本届成都围甲有多名18岁以下棋手参赛,这些“半专业化”年轻人的总体成绩还算过得去,但总裁判长李亮却坦言,他们中无一有望成为职业棋手,在围棋上基本不可能有太大前途。这种说法,令记者想要在这次比赛中寻找第二个古灵益的梦想化为泡影。

  2002年古灵益升段成功,成为成都本土培养出的最后一位职业棋手,此后本地媒体年年呼吁寻找第二个古灵益,却至今没有结果,对“棋城”来说这确实是比较难堪的事情。李亮认为,本土棋手成长不起来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很多小孩学棋只是为了考试加分和提高智力,不愿走职业道路,第二则是成都缺乏培养高水平棋手的土壤。而这两方面原因,归根结底都与目前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有关。

  很多人都知道,成都棋院下属有一所成都棋校,专门培养棋类人才。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却是全国唯一一所隶属于棋院的棋校。这个全国独一份并不值得骄傲,因为它恰恰是成都围棋长期计划体制的象征。成都棋校和其他运动项目的体校没有本质区别,仍然遵循“重点班”之类教学模式,与高度市场化的围棋发展趋势格格不入。这种模式下,一方面是难以培养出人才,另一方面也留不住人才。

  作为本土最后一位职业棋手,也是计划体制下最后培养出的成果,古灵益的成功有一定特殊性,复制的可能性其实很小。李亮告诉记者,古灵益本身有很高天赋,在棋校就成绩突出,此后长期跟自己一对一学棋。进入聂道场后,由于他在晚报杯打出了名气得到教练重视,水平提高很快。然而现在的小孩却很难有古灵益的条件,首先是不可能有高水平老师手把手教棋,基本功并不扎实。其次是急功近利,稍有成绩后就急急忙忙转投道场,结果去了表现不突出也不受重视,水平提高缓慢,这次参赛的好几个年轻棋手都走了这样的弯路导致荒废。李亮感慨称,传统体制下人才培养十分困难,偶然性很大。而且现阶段的后备人才中也缺乏天赋出众的棋手,照此下去“古灵益第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出路

  向市场化要活力是唯一出路

  成都深厚的围棋文化底蕴和单薄的后备人才储备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情况早已引起有识之士担忧。怎样改变“棋城”现状,李亮的答案是:建立带市场化性质的人才培养机制,他认为这是唯一的出路。

  中国围棋发展到今天,能在中韩对抗中彻底压倒韩国,靠的不是中国棋院,而是庞大的国内围棋市场。这个市场能整合最优质的资源,能激发最高的积极性,能建立起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体系,当然也能提供大量的高水平对抗赛。这些,恰恰是成都围棋最缺乏的东西。计划体制下,成都大大小小的围棋赛事全部由棋院操办,这种“官办”赛事必然带来很多问题:奖金微薄吸引力不高、赛制不合理、组织条件有限,影响规模质量……“举个简单的例子,棋院举办的段位赛、级位赛每次有很多人参加,但场地有限所以报名人数也有限制。换了道场或俱乐部办赛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场地不够人家就会去租更大的场馆,办赛就有利益,市场化怎么可能把利益拒之门外?”

  国内大多数地方早已放开了办赛限制,很多比赛都直接由俱乐部或道场举办,江苏一个县级市甚至都能举办数千人规模的段位赛。一旦放开限制,组织者就会不遗余力扩大赛事规模,提高比赛质量,就会聘请高水平教练促进本道场或俱乐部水平提升。此外,也会有更多赛事机会提供给棋手,让他们获得实战锻炼。实际上,国内多家围甲俱乐部都有道场作为支撑,普遍形成了完整的梯队体系,这几年不断有年轻棋手在围甲乃至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与此不无关系。

  值得欣慰的是,成都围棋的管理者们已经意识到市场化的巨大功效,成都棋院院长蒋全胜告诉记者,棋院正在积极考虑改革方案,有望在不久后率先放开低段位赛事的限制,让大型俱乐部和区(市)县棋协有机会参与办赛。“我们有很多想法,肯定会引入市场化机制,但首先要完善对全市围棋市场的清理和管理,清除‘家庭作坊’,整合全市资源,以进一步规范市场、扩大市场。”他相信,随着四川队重新冲甲成功,成都和四川围棋也将迎来新的发展。

  记者述评

  穷则变,变则通

  本届成都围甲联赛现场,按照一位媒体同行的话说“放眼望去全是熟人”,这让人感慨良多。成都业余围棋圈子10多年没什么变化,混来混去还是那些老面孔,不能说这就是“棋城”人才储备薄弱的原因,但至少是一种体现。成都围棋,真的到穷则思变的时候了。

  成都围棋的辉煌历史没有必要去回顾,倒是可以琢磨一下衰退的过程,似乎正是在围棋职业化之后才一步步走向低迷的,这显然不是巧合。大家同处计划时代之时,成都围棋还比较风光,职业化、市场化大潮一来就显出了差距。另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是,据中国棋院几年前的统计,全国围棋人口超过1500万,甚至不时有小孩休学拜师学棋的社会新闻爆出,而如此火爆的行情下成都教练居然老是抱怨留不住人,这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种种迹象表明,成都围棋的发展的确已经跟不上时代节奏。也许现在我们靠着一些老本加买来“半成品”加工还能勉强跻身全国围甲,再过些时日差距是否会更大呢?

  成都围棋落后的原因其实已经很清楚了,无论有多少大道理,现实情况就是我们的教练在北京下一盘教学棋可以收入1000元,而在成都只能得到区区几十元。如此悬殊的差距,大概不会再有人苛责教练们缺乏奉献精神了,围棋运动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项庞大产业,如果不能跻身其中分一杯羹,就只会被淘汰、被碾碎,市场体系下的竞争就是这样无情。体制革新是需要勇气的,不然改革开放也不会摸着石头过河,然而成都围棋的改革已经不是要不要勇气的问题,而是不改就是死路一条。10年找不到第二个古灵益,我们等得起多少个10年?所幸现在还不晚,成都围甲走出了破冰第一步,期待它的下一步迈得更大。

  本组稿件由记者 肖竹 采写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