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又说处理杨鼎新九段质疑李轩豪九段事件请刀下留人

作者:律师无棋 2022-12-28


弈客刊发陋文《处理杨鼎新九段质疑李轩豪九段事件请刀下留人》,众多网友留言评论,就事关法律问题提出不同看法;一些留言对于文章观点严词批评,质疑笔者的法律水准,或有情绪斥骂一句。弈客网友多为棋友,对于棋人棋事无论观点异同,大家就事论理的看法、批评、质疑与斥骂,呈现出言论空间的话语常态,对事件反思与法律探讨尤有加持。

盖因事件由言论而起,而国家言论立法、社会言论边界、单位组织言论规制、人们言论的是非肇祸、形色言论纷争的法律判定,实在是兹事体大的议题。杨鼎新九段质疑李轩豪九段事件,给中国围棋管理者、竞技参与者、棋迷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广泛法律讨论、期成法律共识,进而创建与完善现代言论规则的契机,无量的棋人智慧或使棋界率先垦出一片言论示范田。

《处理杨鼎新九段质疑李轩豪九段事件请刀下留人》一文的网评意见也提醒笔者,引发网友热议的法律疑点有待进一步厘清。在此分享文章发论背后的基本观点与分析理据,请大家继续批评指正,愿闻不同声音。

一、严格锁定涉事言论基本事实,准确适用国法标准,系判断事件是否构成诽谤的两大前提。

法律研判言论事件,首先必须忠于言举信息原貌,客观准确地提取当事者的言论内容。对此,不能擅作丝毫的曲改,更不能替以道路传言、阐发演绎、移花剪辑。其次必须回归国法规定,严格适用法律设定标准。对此,不能主观臆定法绳,更不能自行立法、肆意释法、别开家法。

杨鼎新微信原文原貌:“轩豪,我想跟你下20番棋,不能去厕所,不限时,一天一盘,赛场屏蔽所有信号,下完棋谱公布出来由大家评判,如果都觉得我冤枉你了我下完LG就退役,你敢应战吗。”

国家《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诽谤侵害他人名誉权。《刑法》246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第1条第1款规定,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将涉事言论原文事实与国法明文条款两相对照,可以显见,杨鼎新微信直呼李轩豪、以“我想”开篇,发出20番棋的挑战邀约、提出四则战场规范(不如厕、不限时、一天一盘、赛场屏蔽信号)、提请棋谱发布共议的评断要求、宣示以LG退役押作邀战赌注的誓词。概言之,杨鼎新所发言论是一份由挑战邀约、战场规范、评价方式、战斗誓词四部分组成的微信战书,从战书内容无法提取捏造的事实信息。以诽谤论定此封战书,无论民事诽谤亦或刑事诽谤(诽谤行为法律同质、严重程度刑民有别),都是无法成立的。

正是基于客观锁定事实、严格适用法律、谨慎得出结论的法律方法论,笔者对于此前网传的《中国围棋协会关于杨鼎新质疑李轩豪一事的处理意见》代拟稿以及所谓队伍肃清、违法违规论处,及而在网络与全国棋迷圈卷起一片对涉事国手杀伐处断的风声,尤其是不少网民随事件发酵展露出来的文字狱与大字报倾向,深感惶恐与忧虑。对于这种沿袭旧时代不讲事实与法律,乱扣帽子、乱打棍子、出入人罪的风潮,方才逆风喊出一声刀下留人。

二、从法律角度该如何看待言论中的争点?

言论纷争,其来有自。回溯事件来龙,争议肇启集中在杨鼎新战书言辞的三方面内容:一是20番棋挑战邀约,受众感知杨鼎新对于李轩豪的真实技术水准抱有质疑;二是四则战场规范要求当中的“不如厕”与“赛场屏蔽信号”,对于番棋过程提出的该行为规范与赛场规范要求,传达出防止如厕或信号舞弊嫌疑的信息;或更进一步地联想,杨鼎新是在隐射、暗指春兰杯赛场可能存在信号舞弊或李轩豪取胜申真谞可能系如厕或信号舞弊;三是战书指陈“如果都觉得我冤枉你了”,受众对于所言“冤枉”的前由及枉及内容蒙生疑问。

争议肇启的三方面内容中,第二方面言辞信息即20番棋“不如厕”、“赛场屏蔽信号”引发的争议最为强烈。又因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一是信息受众的范围、传输的速度与广度、可能产生的影响往往超出信息主体的想象;二是网络信息经无数链条传播后,往往产生信息变异。本次事件引起的传播发酵与舆论影响,涉事众多国手与国家队想必始料未及,而事件中的信息变异现象则更为突出,这在法律研判时尤其值得关注。

本次事件如何发生信息变异?杨鼎新战书言辞的原文原貌已辑录前文,然而经由网络传播,当信息抵达受众末端时,已经变成“杨鼎新在微信圈说,春兰杯半决赛,李轩豪上厕所遛狗赢了申真谞”或者类似信息,一个捏造的事实由此出笼,如同病毒一般,在网络继续扩散流传。与病毒不同的是,这个捏造的事实经过变异之后,毒性越变越大,叠加随之突起的各种阴谋论,使涉事的众多国手乃及国家队深陷舆场的旋涡。

说到这里,或许有网友置喙:上述受众信息与杨战书言辞完全一码子事,不要大放厥词涂抹黑白。对此,我们必须站在法律评判的标准和立场进行讨论,容不得半点模糊。

给言论开罚单,为言论治罪,必须对标宪法与法律的严格标准。对此,任何法治国家都会持以最为审慎、克制、谦抑的立场。盖因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嘴,每一个公民都会发表各式言论,只要开口说话,人人都会说对话,也会说错话,没有人能保证自己说话永远正确无虞、八面周全。因此,只要不触犯法律红线,即便人们说了错话,批评教育引导指正,任何单位与组织部门都不应动辄处罚、因言兴罪。否则,人们会噤若寒蝉,行业将鸦雀无声。

具体到诽谤言论的认定,前文已逐款辑录国家律条,核心要件在于捏造事实损害他人名誉。司法实践中,恶意损害他人名誉、虚构杜撰某种事实两者兼备,既是“捏造”的题中之义,也是认定诽谤的具体标准。纵观本次事件中杨鼎新九段的言论原文,并无恶意捏造事实损害李轩豪九段声誉的信息内容。以传来的变异信息,或者以联想的隐射、暗指冒然认定捏造事实损害声誉,进而论定诽谤,在法律角度都无法成立。

索骥重读杨鼎新微信战书与当晚野狐言论,所言“冤枉”未见具体指代,我们只能从20番战斗邀约的全貌与固有信息出发,推测“冤枉”或许是因为彼此私下已有言辞往来,杨鼎新对李轩豪真实技术水准直陈质疑或已私下发出决斗邀约,甚至就此起过言辞冲突的概括性复述。当然,这仅为推测,因没有事实依据也无法作出妄断。但可以明确的是,前文辑录的杨鼎新战书言辞原貌所涉及的邀战与质疑,没有逾越法律的言论红线,没有触及诽谤的民刑规定。

至于有网友称,不处罚杨鼎新九段及相关涉事国手,就是对没有证据诽谤他人声誉的纵容,是对李轩豪九段作弊的有罪推定,这种非此即彼的观点有失基本的法律逻辑。竞技舞弊涉嫌体育违规与刑事犯罪,是非常严重的违规违法行为,海洋法国家对于体育舞弊更以欺诈罪论处,是世界体育界共同主张重拳切除的毒瘤。米兰达案建立的不得自证其罪规则,辛普森案背后的无罪推定规则,精神主旨多为我国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引鉴吸收,通识自不待言。所谓要求李轩豪九段拿出证据自证清白的说法,以及没有证据指控李轩豪九段作弊或舞弊犯罪的言论,都不堪也不值一驳。只因一来限于文章篇幅,二来偏离本文主题,笔者对于无罪推定与米兰达规则不作深入探讨。如有机会,再与棋友分享交流。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