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建国初期围棋珍贵资料的整理与研究①

作者:孙德常  2021-08-27


转载于:“杭州智力运动”微信公众号

峰会论文⑦ | 孙德常:建国初期围棋珍贵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以北京棋艺研究社为例

本文为第九届(2021)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4+X”课题研究成果,首发于“杭州智力运动”微信公众号。弈客围棋经过授权,选取优秀论文连载。连载1


建国初期围棋珍贵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以北京棋艺研究社为例

孙德常[1]

摘要

新时代中国围棋的复兴有三个“离不开”。离不开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力弘扬和推进,离不开老一代棋手的顽强拼搏,离不开建国后党和国家的提倡和全民健身国策。尽管围棋在“文革期间”也遭受了各种干扰和阻碍,但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政策的实施,成倍地增加了我国的围棋人口。这里有很多深层的原因需要探究。在1949年至1959年建国初的十年时间里,新中国为围棋事业的复兴和崛起,做了大量的准备和普及工作。围棋事业呈现了快速的恢复与发展的态势。以北京棋艺研究社为例,其相关的围棋珍贵资料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彰显了我国制度本身的优越性。这些史料和史实在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方面具有独特的战略资源价值。

关键词:建国初期、北京棋艺研究社、油印本、围棋

01   引言

围棋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视角,一个向世界展示我国文化的窗口,其详实的历史资料和非意识形态的实践做法,能够为社会制度差异的科学性提供有力的证明与令人信服的诠释。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先于“乒乓外交”的“围棋外交”。杭州棋文化峰会的《中国围棋论丛》有多篇文章颇有价值,比如胡永中等发表的《中共领导人对围棋文化建设的贡献》、张剑威的《中国围棋外交的历史考察与新时代战略诉求》、马望的《河南围棋三十年的历程和经验》等。它们介绍了中共领导人在围棋事业发展和复兴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这些史料为进一步梳理和研究建国初期的围棋发展史提供了大量的线索和可靠文献。

建国初期,过惕生和刘棣怀雄踞中国棋坛,被称为“南刘北过”时代。这一时期的老棋手,怀着赶超日本围棋水平的决心,在各种层面积极开展围棋活动,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刘善承主编的《中国围棋》总结并整理了部分资料,其中的当代中国棋手简介、围棋比赛与国际赛事、围棋资料等三部分文献具有重要价值。但图片和实物证据不足。目前已经正式出版的五种中国围棋史版本和何云波主编的《世界围棋通史》等著作,在这方面也依然存在缺失和不完整性。

02   建国初期的围棋活动与文献

建国初期的五年时间里,党和政府在一般史学家的眼里,总觉得腾不出来时间来规划围棋事业的发展,实际上包括毛主席在内多位国家领导人,从弘扬中华文化的高度,都给予了关心和支持。在自发状态下,各地围棋活动活跃。1949年7月至9月,以刘棣怀为四段标准,王幼宸从北京去上海,和刘进行定段赛,王由定先升为先相先,定为三段。1950年2月,刘棣怀、过惕生在上海进行两次升降赛。1951年初,北京著名棋手举行围棋比赛,过惕生、金亚贤、汪振雄、崔云趾、雷葆申等五人参加,过惕生获冠军。



1951年5月,顾水如在《弈之原始和现代棋士之品位》写道:“襄阳公园中,每逢暇日,弈者如云。长此以往,预测三数年中,不但新人物中,容有若吴清源氏之天才继起”。1952年4月,北京棋艺研究社成立。1953年6月,北京棋艺研究社理事会编印《围棋艺术的新认识》。同年7月,在陈毅市长关怀下,刘棣怀、顾水如、王幼宸、魏海鸿、汪振雄等先后被特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顾水如因资历最深,又当选为市政协委员。1954年北京棋艺研究社编印内部油印刊物《北京棋艺》并邀上海刘棣怀北上交流棋艺[1、2、3、4]。

1955年2月,上海市文史馆举办“上海市棋友谊赛”,这是建国初期第一次由市级单位主办的重要角逐,顾水如、刘棣怀、魏海鸿、王幼宸、汪振雄、董文渊、曹钧石、林勉、王志贤、陈修贤等南方棋界精英全部登场献技。比赛前后历时两个月,结果魏海鸿、刘棣怀分别获得冠亚军。1956年12月,围棋项目被定为国家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北京举行“全国围棋表演赛”。1957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围棋比赛锦标赛举行,过惕生夺得冠军。同年,为了配合比赛,由国家体委组织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围棋史上第一部成文的《围棋规则》[5、6]。195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围棋史学家徐润周的《围棋术语图说》。围棋事业呈现了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

《人民日报》、《新民报晚刊》以及后来的《体育报》、《新体育》、《围棋》等报刊都有大量报道。刘善承在《中国围棋》中梳理了《中国当代围棋资料》和《报刊围棋资料引索》,并在《建国以来的围棋活动》中有详细列举。1960年《体育报》发表《提倡下棋》的社论,此后于7月18日又发表《积极组织棋类活动》,再次号召各级体育组织大力开展棋类活动。这年上海《围棋》月刊创刊。陈毅提出“国运盛、棋运亦盛;国运衰,则棋运亦衰”。


图1:陈毅与邓子恢等同志在游览十三陵时对弈
(杭州天纵棋院姚垚收藏)



自1949年至1966年,《人民日报》报道关于围棋的活动大约有87条,其中大多在1955年之后。其中有一些不在刘善承整理的资料中,如《人民日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元旦,发文《首都各界人民连日欢腾庆祝新中国第一个元旦》报道:“京市公安局已自昨(三十一)日起即展开庆祝新年的各种娱乐活动。除举行篮球、排球、乒乓球、拔河等比赛外,并举行游艺会和舞会,演出‘火线爱民’、‘儿女亲事’等。今日继续举行象棋、围棋及桥牌等比赛。”

上海《新民报晚刊》也较早报道了围棋活动。自1951年5月5日至11月11日,专门开设棋类周刊,每周出版1期。一共有28期。比如1951年10月14号报道“南京弈风甚盛,建邺路茶社内,具段位以上实力者逾10人。如三段陶虎文,二段陈嘉谋、陆曙伦,初段范德民、伏子仙、费索、黄永吉,均可与上海名家角逐”。1950年10月1日,杜君果翻译的《围棋定石详解》(上)一书,在成恩元等人赞助下,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国庆节刊发。




图2、3、4杜君果的译著《围棋定石详解》
在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出版



李耀东的油印本《中国围棋史》应该在1953年,《围棋艺术的新认识》之前。该书有21章。从围棋起源到清代围棋四大家之后国手与名手,一共4万字。孙以悌的《中国围棋史》。



图5、6:李耀东著《中国围棋史》(油印本)




图7、8:孙以悌的《中国围棋史》



1950年10月至1957年12月,胡沛泉赞助刻印围棋油印资料600多页。为了刊印围棋资料所需要的素材,他多次组织北京、上海、南京三地棋友的交流活动。



图:9、10胡沛泉在南京油印的围棋资料
(1955)



胡沛泉(1920年6月19日-2019年2月19日),江苏无锡人,于1944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华东航空学院等校任教。期间胡沛泉曾模仿日本的新闻棋战,出资创办《围棋通讯》。1957年调往西北工业大学任职并长期主持《西北工业大学学报》。何云波曾专程采访并将胡沛泉的事迹记录在他的口述史中。这是一位十分值得敬佩的教授级围棋职业高手,至今无人能及。



图:11、12胡沛泉在南京油印的围棋资料(1954)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