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李喆:竞技围棋的发展瓶颈 如何保障棋手的权益

2020年05月17日 10:16 新浪体育


李喆微博截图


  文章来源:李喆微博

  如今竞技围棋的发展究竟遇到什么样的瓶颈,职业棋手眼中的竞技围棋和圈外人对竞技围棋的看法到底有什么差别?围棋国手李喆在微博上发表了他的看法,以下为微博详细内容:

  对“竞技围棋的发展瓶颈”这个问题的判断,是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考虑,至少十几年前棋手之间已在谈论这个问题。有很多信息圈外不了解,信息不同、距离不同、思考背景不同,自然敏感度不同。

  仅从公开的信息来说,如今日本的传统世界大赛早就停办了,韩国国内的传统杯赛都停了一大片,一线高手没棋下只好去抢业余比赛奖金……去年金承俊和我聊到这些,聊到韩国棋手的生存状态和基数的不断下降,以及对围棋彩票的争议等等,都觉一片无奈凄凉。竞技围棋经济模式的不稳定及其危机,仅从外部来看也应该是非常明显的。

  其根本原因当然还是在于围棋竞技性在市场中的劣势,如之前提到的,观赏门槛太高导致无法靠卖门票、卖转播权等方式实现自身造血,只依靠赞助商情怀支持和广告效应,这是非常不稳定、不可持续的——赞助商一撤,一个比赛就消失了。而对局者身份的刺激已失去竞技模式初期的效应。在全球经济上行、擂台赛围棋红利的这些年,未能把握住机会建立起某种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围棋经济模式,是比较遗憾的事情。

  赞助的不稳定影响到的其实主要是非顶尖棋手,对他们而言这关乎是否能靠竞技生存,以及参赛机会的确定性(比如某年一整年很多职业棋手都没有任何参加世界比赛预选的机会,他们这一年便不可能在世界赛出成绩)。

  以我了解到的诸多情况,行业内非顶尖棋手的权益缺乏保障,欠薪普遍讨薪难,议价与议事能力不足,阶层差异巨大,权利被欺压的事时有耳闻。大约十年前我和朋友曾研究咨询关于建立棋手工会来保障棋手权益的可能性,但是……

  传统的围棋竞技模式对资本的吸引力不足,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去探寻想象和创造新模式的原因之一。尤其进入AI时代,棋局内容愈发趋同,棋手风格愈发模糊,一部分基于审美的情怀支持也会变得困难起来。

  另一方面,如今大量职业棋手的价值是被荒废的,他们既很少有比赛可下,又无法充分发挥他们棋力的价值。棋力有什么价值?在竞技以外,棋力至少还有一种价值是未被充分开发的,即高手能读懂棋谱,能够通过棋谱比较容易地看出低手在如何思考,有哪些情绪和思维误区,从而具有了助人反思的可能性,这一点是连AI都无法取代的。如何为大量非一线职业棋手开辟传统的教棋模式以外的出路,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使他们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从而维持职业的吸引力,是我们这些年经常探讨的主题。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