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何云波 | 毛泽东与围棋

作者:棋禅一味微信号  2019-07-29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棋禅一味,作者何云波

围棋是中国的国粹,既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中国古人也经常把它跟兵法联系在一起,所谓“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马融《围棋赋》)。中国古代军事将领中,好棋者众,大约也是因为棋上的争斗与兵法的契合吧。

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与围棋也结下种种不解之缘。毛泽东主席是否会下围棋,曾经有不同的说法。但从曾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的人的一些回忆中,毛主席显然是会下棋,也下过棋的。李耀宇、李东平在《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中,曾谈到在延安时期,领导干部们的娱乐,说毛泽东与王鹤寿下围棋,张闻天、陈云他们则下国际象棋。毛泽东还曾谈到围棋的起源:

有一天,大家说起象棋和围棋的发明,都不知道围棋是何年何月出生的。毛主席就长篇大论,滔滔地讲起来:围棋这个东西,一定是我们老祖宗认识到土地的重要以后,你搬一些黑石头围上自己的地盘,他搬一些白石头围上自己的地盘,开始了争夺私有财产,后来就变化成了围棋。你看活棋的两只眼,就是两口水井,你只能填死一口水井,所以我是活棋……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陈列的主席用过的围棋子



钟灵的《曾和主席下过棋》也曾写到1946时与主席下棋的经历。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曾谈到50年代和60年代初,毛泽东偶尔会和康一民下盘围棋,尽管输的时候多,别人赢了他也不恼。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陈列的主席生前用过的物品中,就有一付围棋。韶山宾馆也有一幅当代画家画的毛主席与朱总司令对弈图。


毛泽东与朱德对弈图



毛泽东下棋,不光是闲暇时打发时光的一种娱乐而已,他还经常以围棋来打比方,说明一些军事战略决策和战术实施的道理。例如他在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中就谈到:“八路军、新四军向敌后进军,与日军的攻势形成了包围与反包围的关系,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犬牙交错的状况,就好像是下围棋。”围棋是围绕“地”的争夺,是一种包围与反包围的游戏。围棋两眼活棋。这“眼”就如同根据地。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由此说到:

由是敌我各有加于对方的两种包围,大体上好似下围棋一样,敌对于我我对于敌之战役和战斗的作战好似吃子,敌之据点和我之游击根据地则好似做眼。在这个“做眼”的问题上,表示了敌后游击战争根据地之战略作用的重大性。

做眼,在敌后方建立根据地,占稳脚跟后,成功地实现反包围,在这过程中,灵活地开展游击战术……这一切都与棋理相通。毛泽东有效地利用这些战略战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英文版《旷日持久的游戏:毛泽东主义革命策略的围棋解释》



1969年,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斯科特·伯尔曼出版了一本书《旷日持久的游戏:毛泽东主义革命策略的围棋解释》。伯尔曼在这本书中集中分析了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决策与围棋游戏模型的相通性。在伯尔曼看来,美国战略家们在多数战争中采用歼灭战略,而中国不同,中国的战略家们多选择消耗战略,在多数的战争中采用间接手段而非正面对抗,并且喜欢奇袭,所谓“兵者,诡道也”,这与围棋的战术是相通的。围棋谚语说“金角银边草肚皮”与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相通,围棋中非正规、非常态的灵活机动战术与游击战术相通,等等。而宏观地看,伯尔曼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将中国版图看作一个大的棋盘,地理和人口可看作是两个子棋盘。围棋中棋手可能在某一局部遭到战术上的失败,但却能通过正确的战略取得最终的全局胜利。也因此,与西方战略常常着眼于单一的决定性战役不同,毛泽东的信条是着眼于更加持久的斗争,从小区域的控制、地理上的分割,经过发展、合并,最终形成战略上的胜利。

由此可见,毛泽东不仅会下围棋,还在中国的革命战争中下了一盘具有经典意义的大棋。这正所谓棋盘小宇宙,天地大棋局。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