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冬希 | 采访篇·我们对话了职业棋手:杨冬四段

作者:WWW 独行者项目组  2019-03-09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冬希围棋,原创作者:WWW独行者项目组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 赵师秀



01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项古老的运动,距今已经有了四千多年的历史。除了历史悠久,在古代,“琴棋书画”更是文人骚客和大家闺秀修身养性必须掌握的技能,虽然现代的人们除此之外有了更多丰富自己生活的选择,琴棋书画依旧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标杆。

本期独行者的主人公,杨冬,就与围棋有着不解之缘。从五岁半第一次参加兴趣班,到七岁加入围棋天津队训练,再到十二岁成为职业围棋选手,一步一步走来的他回想起自己的种种经历,颇有一些百感交集。 第一次坐在棋盘前,面对着棋盘上38条直线相交出的361个交叉点,拿起圆形的棋子,当第一粒棋子被小心地放在棋盘上,他开启的不仅仅是一盘棋局,更是自己面对的充满可能性的人生。

02 天赋


对于围棋这项古老而又复杂的运动来说,单单是棋盘上的天赋就决定了注定了职业棋手是一段孤单而又漫长的路。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十五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这句话并不是空谈。原本作为局外人的我以为这样的说法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杨冬老师的回答实在是让我感到意外。“其实成为职业选手也就成为了国手,我十二岁的时候成为国手,算是比较早的年龄。”杨冬说。“而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能走过定段赛,也就是围棋高考的那一关。”

天赋在围棋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棋类游戏,围棋的变化量是任何其它棋类游戏无法比拟的,所以在很长时间内围棋也被称为人类智慧的巅峰。而棋手自身的感悟能力和天生的对于棋盘计算的敏锐度往往对于他可以走多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后天的练习老师的指导虽然也可以帮助棋手提高自身水平,然而天赋是这一切的基石。在围棋运动日渐年轻化的今天一个棋手通常会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取得一些成绩,要是错过这个年龄,成为顶尖棋手就非常困难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棋手,例如柯洁、陈耀烨等人都是在十七八岁的年纪取得了世界冠军,要是再算上在国内大小杯赛中取得冠军,这个年龄还要再往前推上好几年。

回忆起自己是如何成为职业棋手的时候,杨冬老师感慨万千:当年选拔国手的比赛一年只有一次,铩羽而归的话就必须等到下一年。而当年尚且懵懂无知的自己在冲段的日子里完全进行了军事化般的训练。除了一日三餐和中午短暂的休息,其余时间都是在研究棋局。“说白了真的挺枯燥的,就是对着棋盘摆棋,下棋。”在同龄人还在玩着游戏,享受着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的时候,身为冲段少年的杨冬老师已经下了上千盘的对局。而除了赛前的准备,比赛的过程也让人煎熬。“一盘棋动不动就是五个小时起,小孩子经常坐不住,所以累了的时候就要逼迫自己集中精神,继续下棋。”虽然围棋看起来不像其他运动那样激烈,但是大脑长时间保持快速运算的能力实际上对体能也是一个极大的消耗,所以杨冬会和其他人一样摆上一些吃的东西在自己旁边。“虽然有吃的,但是每盘棋下完都还是觉得累的不行,下棋真的是很耗人。”

03 胜负师的好胜心

谈到围棋对自己性格的影响,杨冬有些戏谑地说自己对输赢看得比较开,但是几乎所有棋手在输棋后会认真反思自己在比赛过程中的失误,一天不吃饭,摆一夜的棋来重新研究都是常规操作。甚至于在输棋时泪洒当场的也并不罕见。职业围棋选手也被称为“胜负师”。他们在无数个白天与棋盘上对手搏斗,而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他们都将直视自己的那颗不屈的心脏。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而下棋?我想不想赢?我要怎么才能赢?”而每一次的思考,都让他们继续前行的路上更多添了一份坚毅。那颗熊熊燃烧的好胜之心,是胜负师的灵魂。

尽管杨冬老师说自己对输赢看得开,但当我们问到他对哪一场比赛印象最为深刻时,他的执念却随着他那略带遗憾的语气流淌出来。“那是2012年的百灵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当时我状态不错,在比赛里对上了日本的第一人的井山裕太,当时我的局面一直不错,但是最后输掉了,井山虽然是一个个子不高的棋手,但是他在棋盘上的气势却令人战栗。在那盘棋上,我感到了他的骄傲,也感受了他对于胜负的渴望,那种杀气在棋盘上凝聚,让你呼吸都感觉困难。那盘棋输了真的太遗憾了,要说深刻就对这个印象深刻吧。”杨冬老师随后还不时地提起在自己赛后那么多年依旧经常琢磨自己走错的那一步应该怎样走就可以避免失利,如果当时在面对井山的杀气面前没有惊慌而是稳住阵脚,结局会不会就不一样。


井山裕太



但胜负的世界就是那么的残酷。一步之差便是天堂与地狱。即使是最伟大的胜负师也不免在深夜为自己在棋盘上犯下的错误而深深懊悔。但也正是这分懊悔,这些跨越了多年的执念,支撑着他们跨越当年的自己,攀上更高的巅峰

04 AI与围棋


Google的AlphaGo先后击败顶尖棋手李世时和柯洁的消息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随着越来越多AI的出现,棋届对于AI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刚开始觉得这对围棋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是现在也就慢慢接受了。”杨冬说,Alpha Go之所以能击败人类,并不是因为它准确地运算出了围棋中可以出现的所有可能,而是它突破了人类思维和计算的极限,“就像是制造出了一个很强大的人和另一个人对决一样”。它会通过计算走在每一步的胜率来选择最优的道路。当年李世石在看到AlphaGo那手天外飞仙般的五路肩冲的时候,他的回应是:“我感到它是有灵魂的。

AlphaGo的出现无疑是颠覆了所有人对于围棋的认识,而在最开始对AI的恐慌散去之后,AI现在更多地被用于围棋的研究和学习。“我在给学生讲一个棋局之前都会用AI跑一下,看看哪里讲得不对。”杨冬老师这么说。“这样我也能学到一些东西,AI现在已经比人类强大很多了,很多招法甚至给职业棋手带来很大的启发。”另外,采访中杨冬提到围棋中的一些古老的定式(人类棋手都认为双方均势的套路)随着AI的出现被淘汰了,而新的定式被发明出来。AI正在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帮助人类棋手把对于棋的理解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

另外,杨冬老师还谈到了我们很关心的一个话题:“虽然AlphaGo击败了目前人类世界里最优秀的棋手,但是这并不让围棋的光芒就此黯淡。”抛开单纯的胜负世界,围棋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礼仪的培养。”杨冬老师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围棋不仅在中日韩之间蓬勃发展,在欧美也开始开枝散叶,遍地开花。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里,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教授也开始学习围棋。其中这有一些功劳就是AlphaGo带来的。“AlphaGo不仅仅没有削弱围棋的魅力,反而让它作为一种东方的独特文化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毕竟这是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啊。”


05 棋手的生活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让杨冬老师说说自己的生活。杨冬老师说自己小时候因为学棋,学校经常只去半天,遇上准备比赛,更是好几个月都不去学校。“但是我数学成绩一直很好。”他有些得意地强调,“因为那些学的东西平时在下棋的时候也就练了。下棋是计算嘛,小学的数学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太简单了”现在杨冬老师在一家中国最大的围棋平台弈客围棋担任一些围棋技术指导方面的工作,闲暇时也会写一些棋评。他希望能够利用互联网的及时性让更多人在一场精彩比赛之后迅速看到分析。“我在刚接触围棋的时候就想当职业棋手了,真的是很喜欢这个东西,所以你就是想把你喜欢的东西让更多人看到呀。让更多人了解围棋,喜欢围棋,这就是我目前工作的目标和意义吧。”

采访临近尾声的时候,记者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看过一个关于围棋的动画片围棋少年,(我的妈这个好暴露年龄,划掉),片尾曲至今还记得旋律。

朗朗晴空,日照当头,

静静深夜,月入江流。

心似晴空,理想当头,

行似深夜,智慧江流。

人生代代,无穷无已,

你来我往,谁为先手。

人生如棋,黑白相间,

局里局外,一生好走。



人生如棋,黑白相间。

也许就是职业棋手最好的写照。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万中挑一的天才,是人类智慧中闪闪发亮的结晶。在漫长的职业道路上,与他们相陪的只有胜负和那一颗颗的黑白棋子。但他们每一个人都不曾放弃,国手的道路是孤独的,但在这一路上那些棋逢对手,那些相知相遇的朋友,那些深爱过的人和自己那颗永远年轻好胜的胜负之心,让这一条道路看上去又是那么的光辉灿烂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