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芮乃伟书法达“业6”水准 曾有教授粉丝求墨宝

2014年04月08日10:17  东方体育

  本报记者 张晓露

  4月的第一天,第27届名人战本选赛首轮在中国棋院打响。50岁的芮乃伟输了,参赛64位棋手中唯一的女将就此出局。复完盘后略显疲惫的她回到了楼上的宿舍,桌上支着一本精致的台历,刚刚翻到的4月那一页,是一幅娟秀的行书书法——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和她此时的心情相符。

  字,出自芮乃伟亲笔,而这本《2014马到成功——棋士与画师》的限量版台历,也是她的朋友撮合,请她和中国美院知名画家刘正杰携手出品,而且有限的印刷量仅限于赠送亲朋。这12页的台历,宛如一本精美的书画册页——单月是刘正杰的山水团扇,双月是芮乃伟的行楷,有团扇,也有折扇扇面等其他形式。内容既有诗词,也有围棋十诀等……

  2009年本报记者因采访“百潭寺之战”经过首尔,登门拜访江芮夫妇当时的住所,在书房意外发现芮乃伟九段在临米芾的《蜀素帖》,“惊为天人”。后经本报公开报道,芮九段热衷书法一事为棋界广为流传。迄今又过5年,芮乃伟虽然也有旅行、油画等其他爱好,但是对书法的酷爱与投入有增无减。“现在每天晚上都要写1到2个小时,乐在其中,一点也不觉得累……”

  芮九段说自己认真临过的法书名帖,只有《蜀素帖》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她下棋专注一样,芮乃伟在书法上的执着也令人叫绝,“今年最得意的不是这台历,而是一幅《兰亭》,有段日子,我每天选十来个字,每个字写上5到10遍,直到自己满意,也有写了20遍才满意的,等一个个写完后,趁着那份感觉把这10几个字连着写下来,算一天任务完成……就这样续完的一篇《兰亭》,我自己特别满意。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哪儿了,手上比较满意的是一篇《归去来兮辞》……”说完她用微信发来,果然比在首尔书房内的习作长进了许多,不算书法界“职业棋手”,至少也有“业余6段”了。

  “习字很重要的是得法,小时也练过字,还有出国前在国家队的时候也写过,但完全不知道方法,现在长进得快,都是因为交了好朋友,否则连‘中锋’都完全不知道,怎么写得好字?”中国美院年轻画师翘楚的刘正杰,就是她说的好朋友之一。“他的夫人也是画花鸟的,带着一些朋友、学生外出,里面有擅长书法的,有搞篆刻的,各种高人都有。”这次鼓动他们出台历的四明山书画院负责人王建军和从事拍卖行业的边佳勋也是朋友圈中人,“这一年是爱上四明山了,每次去就住上一周,刘老师他们画画、篆刻,我写字。去年10月去那次,下山时正好碰到台风,山口道路被暴雨淹了,结果王总开着他的‘巡洋舰’硬是冒险把我们送到了火车站。这一路,旁边都在开船,别提多惊险了。特别记得那次,是因为我是去赶建桥杯的,路上飞机票一签再签,以为赶不上了,最后一刻还是赶上了……”有趣的是,那一届建桥杯芮乃伟最终夺冠,宣告“纹枰魔女”的冠军路依然在延续。

  “艺术是相通的,上次去景德镇,刘老师有个学生在那里有作坊,就邀请我们在陶瓷上创作,在一些杯子土坯上写字,每个写上2到4个字。他们画了三天,我也写了三天。以前我写字悬腕时间长了还不稳,这次算是练出来了,因为陶瓷器皿表面是不规则的,而我一上午要写100件。回来之后别说悬腕,就是悬肘也不会抖了。”除书法外,芮乃伟的油画爱好也没有放弃,“写字1个小时也就休息了,一画油画3小时都停不下来。可惜回国后条件不太成熟,宿舍关门画画,颜料的气味什么的还是影响蛮大的,而且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但以后是一定要画的。”

  虽然现在不像巅峰时候战绩出众,但芮乃伟的粉丝着实也不少,前不久一位湖北籍教授专门找到中国棋院向芮乃伟求“墨宝”,还很认真地准备了文房四宝,芮乃伟一挥而就,把那位爱好者激动坏了。字写多了,芮乃伟也愈发讲究,“写这本台历就不是临别人的风格,应该讲是自己发挥吧,接下来准备抄心经,还准备抄古体字。其实以前临帖也有一些字自己瞧着不喜欢的,会查询一下《书法字典》,找找更喜欢的样板,现在方便了,拿个iPad一查就有。不过也算缘分,往往查出来一堆字,我一眼看上去最舒服的,打开一看多半是米芾的字,尽管大多数不是《蜀素帖》的,是我从来没临过没见过的……”

  字写再多,本职还是个棋手,而且是真正的大棋士,“现在韩国棋院训练的氛围没那么浓了,所幸回到国内,国家队的训练氛围没法再好了,无论早晚,到训练室总有人在……”当然作为一位50岁的女棋手,关键还是在于她自身的投入和挚爱。接下来她要先后参加华顶茶叶杯世界女子团体赛和LG杯世界棋王公开赛。而5月中旬,还有可能和丈夫江铸久一起再上四明山——围甲联赛上海队的第一个主场就将设在四明山棋院,她将再一次享受围棋和书法共通的境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