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弘通教育专稿:棋盘的历史演变

来源:弘通围棋 作者:何为 2016-07-16

  围棋又被称为方圆、黑白、乌鹭、楸枰、星阵等。黑白、乌鹭是以棋子的颜色代指围棋,楸枰是指围棋盘,星阵则指一颗颗棋子布于棋盘上,犹如星星在周天排列阵势,所谓星罗棋布是也。方圆指棋盘棋子,“围奁像天,方局法地”,天圆地方,演生出无穷变化。棋盘、棋子所组成的弈具,代表了围棋文化的物质方面,也包含了围棋的精神内涵,折射出弈者的兴趣爱好、精神追求及时代的审美风尚。

  汉代班固说:“局必方正”,说明古代围棋盘的标准形状是正方形的。在棋盘上争胜负,棋子的生存条件是要有两“眼“。依此可以试着推衍一下棋盘产生的基本条件。先从三路棋盘开始,纵横三路正好是一个“田”字,虽能依据边路特性,但仅仅只足够一方形成“眼位”。在五路盘上,理论上双方均可搭出一块活棋;事实上如果一方先行,占据正中,即雄居各方均为“三•三”的位置。另一方再下子,绝无生机。七路棋盘,正中心位置为“四四”,即现在所谓的星位。如先行一方占“四四”,另一方可从任一角潜入“三三”,勉强活出一块棋来,除此别无他法,先行一方据此可稳操胜券,七路盘变化太少,缺少争棋的趣味性。而九路盘变化大为增加,先行一方虽绝对有利,但后手方并非毫无机会。前几手占三三还是其它位置,也有了选择余地。即使实行对角三三的座子制,也并非不可下。直到现在,初学围棋者,还往往从九路盘开始学起,职业棋手间,还举办过带有实验性质的九路盘比赛,杀得难解难分。虽无文字和实物佐证,在围棋的演变过程中,流行过九路盘,应是大有可能的。

  再从文字记载和留下来的古物来寻访踪迹。

  中国最古的围棋盘大致可以从原始氏族社会的一些彩陶艺术图案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在原始社会末期的陶器上,一些图案被考古专家称为棋盘纹图案,线条匀称,格子整齐,颇似现代的围棋盘。如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原始社会彩陶罐上,绘有纵横十至十三道类似围棋盘的图案。

  马融《围棋赋》载:“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按汉代一尺约合23.5-24厘米,三尺应为70里面的大约说法。而1954年在河北望都发掘的东汉古墓中发现的石棋局,棋盘长度为69厘米,正合马融的说法。这个棋盘是纵横十七棋盘,可以大略推断汉时所用为十七道棋盘。三国时魏邯郸淳《艺经》说:“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碁子各一百五十枚,则汉碁制可知”。从而补充了马融的内容。考古得来的材料,也对此进行了有力的证明。1975年在山东邹县发掘的西晋刘宝墓中,就有一副比较完整的棋具,黑白棋子一共289枚。而直到南北朝宋时,在民间还传唱一首有《读曲歌》:“坐倚无精魂,使我生百虑。方局十七道,期会是何处?”说明那是十七道棋盘还依然在使用。

  这只能说明汉代以来,十七路棋盘的使用情况,但不能证明主流棋盘是什么。即便是当代,仍然有九路棋盘、十三路棋盘、十五路棋盘、十七路棋盘的产品出现,以作不同的用途。甚至搞过21路围棋趣味赛。不同大小的棋盘,在同一时期使用的情况,从考古材料来看,也比比皆是。如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娜唐墓中出土了一副十三路的棋盘。1977年在蒙古发现的一座辽代古墓出土了一副十三道的围棋局。在陕西咸阳出土的一副石棋盘则是十五路的。1971年在湖南湘阴发现的唐墓出土的也是十五路棋盘。这一方面说明由于种种原因,或因地域辽阔而文化交流不畅,或各法并行以适宜各种用途,而是得多种形式的棋盘同时流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围棋盘从产生、流传、演变到成型,必然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至于十九路盘自何时产生,却尚未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明。北宋棋特诏李逸民所著的《忘忧清乐集》中,收录了一局“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就是十九道棋盘的棋局。集中还收录有“晋武帝诏王武子弈棋局”,也是19路棋盘。对于《忘忧清乐集》的棋局来源,商还欠缺考证材料。但从文化发展的特征来看,宋人著书都极为谨严,作为棋待诏的李逸民没必要托古作伪,自毁名誉,不然完全可以作一副更为古老的对局以敷时责。由此看来,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时期,13路、15路、17路和19路的棋盘都在使用,而17路棋盘则流行更广。而魏晋之后,开始逐步转向19路棋盘的使用。同样我们从《忘忧清乐集》中收录到的唐人对局可以看出,里面都是19路棋盘的对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