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谁让我们枕戈待旦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3-12-2 15:00 编辑

作者:西子林 提交日期:2006-12-3 6:45:00

棋坛长青树——林海峰
消磨多少豪杰——小林光一
相逢意气为君饮——赵治勋
气吞万里如虎——依田纪基
铁马冰河入梦来——曹薰铉

谁让我们枕戈待旦



  ——与中国围棋一路同行的对手们

  自从中国围棋的英雄聂卫平在中日擂台赛上宛如天神般的表演,使华夏大地掀起“围棋热”,我们就一直在向世界围棋的颠峰奋力登攀。很多次,我们几乎已经会当凌绝顶了,却总是有强悍无匹的对手阻住了我们最后的行程。一次又一次,我们的梦想之翼被折断,满胸的希望化为愤懑。

  这些对手让我们深锁眉头,让我们无可奈何,让我们咬牙切齿,但他们又让我们不得不去尊重。都是黑白世界里的斗士,他们和我们一样在辛勤付出,他们有更坚强的钢铁意志。和他们同生一个时代,不是中国围棋的悲哀,是上天对中国围棋的眷顾。有了他们,中国围棋才会有那么多的精彩征程,才会有着灿烂的未来华章。

  向对手致敬,这一路他们和我们携手走过。
  
  主篇:横亘的巨石

  有一种对手叫巨星,输给他,你不该气馁,而且会感到幸运——和巨星交手,本身就是难得的荣耀。但如果你有所追求,一定不会甘于永远臣服于巨星的光芒之下,你会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后再度支撑起疲倦的身躯——继续下一次的冲击。

  中国围棋的奋起之路上曾经遭遇许多巨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惆怅,他们也让我们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原来围棋的世界如此辽阔,原来布局可以这样去思考,中盘可以这样顽强,官子可以这样细腻……

  巨星的光芒照耀着我们的前进之路,我们为与他们同行而骄傲。
  
  第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名字就是棋坛长青树——林海峰。

  客观说来,当中国围棋冲到世界围棋的前沿,真正开始与当时的围棋王国日本进行抗衡时,林海峰先生已经过了自己的颠峰期。1988年世界职业围棋大赛创办,其时林先生46岁,在日本国内已经不拥有大头衔,并不是我们最重视的对手。当时日本最强的几位超一流棋士除了外籍的赵治勋和林海峰都在擂台赛上被聂卫平PK掉,一时“聂旋风”威镇东瀛。富士通杯和应氏杯的推出背景正是聂让日本棋士感到有了可以一战的对手,而士气与状态都在颠峰的聂卫平对世界大赛金冠的渴望显然不是镜花水月,依照当时的情况,由他来夺取第一个世界冠军,不只中国棋迷觉得水到渠成,日本棋迷也不会觉得无法接受。

  谁来阻挡聂卫平呢?第一届富士通杯成为日本围棋维护尊严的最后堡垒——一旦被聂卫平突围夺走王冠,围棋王国的城墙恐怕真要崩塌了,中国围棋也就没有争议地站在了世界围棋的颠峰。

  出战第一届富士通的六大超一流有五位,聂卫平在第二轮将当时的日本名人加藤正夫淘汰出局闯入四强,而曾在中日对抗赛上2比0零封过聂的赵治勋被林海峰击败。四强的另两位是聂卫平在擂台赛上的手下败将小林光一和武宫正树,聂的呼声越来越高。

  半决赛聂与林相遇,这是两岸顶尖高手在正式大赛中第一次角技。多数人觉得年长十岁的林先生难以挡住聂旋风的威势,大家期待的是最后决赛,聂卫平与当时的日本棋圣小林光一的“最高对决”。

  围棋总是难以预测的,聂卫平与林海峰在半决赛上弈出了名局。这盘棋一直鏖战到晚上7点半才见分晓,几经反复后林先生笑到了最后。中央电视台特意在新闻联播已经结束后插播了这条新闻,当时围棋在国内受关注程度可见一斑,强烈怀念中……

  因为林先生同样是中华血脉,加上这局棋的内容非常精彩,当时的中国棋迷并没有感到痛彻心腑。但彼时我们想不到的是,这只是林先生对我们考验的开始。尤其是对于中国围棋的代表人物聂卫平,林先生从此成为一个巨大的手掌,将他紧紧按住。

  两年后,痛失了应氏杯并且被破了擂台赛不败金身的聂卫平在富士通杯上再度奋起,半决赛挑落“仇敌”曹薰铉,决赛上面对的又是——林海峰。

  设想一下,如果聂卫平在这盘棋中取胜,那他不仅是为中国围棋夺回第一个世界冠军,自己的颠峰期一定也还可以至少延长五年。他在应氏杯上的失利会被看做是上天对他的锤炼,而在低谷中重新奋发更可以证明他的伟大。但是林先生的强大也是超出想象的,这是林先生连续第三次打进富士通杯决赛了,前面两次都败在武宫正树手下,对于一名年近五旬的棋士,再打磨出下一次的斗志已经是非常困难,可是林先生的顽强无人可及,在两届冠军武宫正树被羽翼未丰的李昌镐淘汰出局之际(此后武宫先生再也没有在富士通杯上有过好成绩),林先生漂亮击败强敌小林光一又一次挤身决赛。

  因为应氏杯的失利和擂台英雄的光芒逐渐消散,聂卫平对这一个世界冠军的渴望应该说是超越了前次。尤其面对中国围棋的“苦手”林海峰(当时林先生对中国棋手保持不败),聂卫平作为主将,有义务搬去这块“巨石”。但是棋局的进程打破了他和中国棋迷的梦想,林先生执黑弈出了极出色的一局,中盘几步严厉的妙手让白棋无以抵挡,183手,林海峰中盘快胜。中国围棋的世界冠军梦再度破灭。此战之后,客观讲,聂卫平的颠峰期已经结束,而众多中国棋迷也对林海峰有了一种不知该尊重还是该痛恨的复杂感觉。

  狙击聂卫平的同时,林海峰对其他中国棋手也保持着一局不失的惊人胜率,他在第一届应氏杯第二轮击退江铸久,在第二届富士通杯八强战上淘汰马晓春,在第三届东洋证券杯上阻拦了曹大元的前进之路。就连海峡两岸的中环杯交流赛上,特邀出场的林先生坐镇台北第一台,也以半目让上海队主将钱宇平饮恨。

  林先生另一个让中国棋迷刻骨铭心的舞台是中日天元战。在赵治勋赠给刘小光两个2比0后,林海峰接任日本天元,他连续两次,面对中国天元刘小光和聂卫平时,都是先失一局后抖擞精神连扳两城。尤其是与聂卫平的决胜局,聂已经用精妙的招法确立了优势,眼看中日头衔王决战中方的连败颓势即将被遏制,最后关头聂却鬼使神差出了漏子,眼睁睁看着胜利从指缝里溜走。那是1991年,林先生以自己的高超棋力和不屈的精神磨练了中国棋手和棋迷三年时光,那是围棋正式国际化的初始三年,林先生不顾年长拼杀在第一线,多年以后回眸,我们早忘却了他曾带给我们的失败伤痛,留下的只有无限敬意。

  从1992年第五届中日天元对抗赛上聂卫平2比0战胜林海峰开始,林先生对中国棋手的威慑力逐渐消失。但直到今天他仍奋斗在棋战最前沿,不时有令人讶异的演出。他在51岁达成史上第一个天元五连霸,马上六十岁了还获得富士通第三名和名人挑战权,至今他的胜局数位列日本棋界第一,接近1300局。这无数的辉煌见证了一名超级巨星一路跋涉的足迹,能和他有过那么多直接的抗衡,中国棋手亲身体会了“棋道”的真谛。

  秦时明月汉时关,林海峰先生就如一段巍峨的古城墙屹立在棋坛,他的精神感召着我们时刻不能懈怠。
  
  附棋谱:第三届富士通杯决赛,林海峰执黑中盘胜聂卫平
  这是林先生登临世界冠军宝座的一局,执黑的他全盘棋形扎实厚实,中盘关键处则手段锐利,完全展现了他全盛期的风采。这盘棋一进一退间,不只是聂卫平和林海峰的围棋之路分了明暗,更让中国围棋继续在失败的打击中缓慢摸索行走着。

消磨多少豪杰——小林光一
  
  说英雄谁是英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围棋是属于六大超一流的,更确切说,她属于赵治勋和小林光一。赵治勋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雄霸日本棋坛,但由于赛事繁忙,加上韩裔棋士的身份,与中国棋手交流很少。而小林光一1983年访华七战七胜时还只是“很受期待的棋士”,尚不拥有大棋战的头衔,但随后他在中日擂台赛和日本国内棋战上的全面爆发,为围棋史册中塑造了一个铁血王朝。
  
  因为中日擂台赛的胜利而迷恋上围棋、热爱上围棋的中国棋迷们无法抹去对小林光一的记忆,某些程度上,小林光一是与中国围棋“共同成长”的。最铁竿的一批中国棋迷见证了小林最强盛的时刻,他,曾经是比李昌镐、李世石更难以撼动的围棋之神。
  
  第一届中日擂台赛只属于三个人:中国的江铸久、聂卫平和日本的小林光一。江铸久在起始阶段的五连胜更像是一个垫场,他把所有日本一流棋士扫荡下擂台,留给了传说中的“超一流”足够宽广的挥洒空间。
  
  现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是加藤正夫排在小林光一前面出场,是不是也会有六连胜的万丈光芒?或者是他会早早折在钱宇平、曹大元、刘小光他们手上,成就中国年轻棋手“破超”之梦?或者反之,他直捣黄龙,连聂卫平也一并擒于马下,让日本“超一流”的名头更加可怖?以当时加藤的强势,中国棋手对他的忌惮犹在小林光一之上,但历史把机遇给了小林,一个出场次序的差别就让另一种可能的历史成为空想。
  
  小林光一的六连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与钱宇平对阵时的“没有发生的危机”,然后又在和刘小光的角力中一度陷于绝境,但小林虽如履薄冰,却都自信满满地闯了过来。他并没有什么后怕的感觉,因为他始终坚信“强者运强”,而自己是当之无愧的强者。这超人的信心和气势此后成为他压制中国一流好手的最大武器,在与被视为当时“中国最具实力者”马晓春的交锋中,小林以堂堂正正的招法获得了这场被藤泽秀行称作“本届擂台赛最大胜负”之战的胜利,从此,他也成为天纵奇才马晓春挥之难去的梦魇。
  
  擂台赛不敌聂卫平是小林在与中国棋手交锋中首尝败绩,多年以后回眸看去,这场比赛成就了聂卫平,也成就了中国围棋,与后来聂卫平在应氏杯决赛中负于曹薰铉有相同的意义和功效。但与聂负曹之后自己的战绩就一蹶不振不同,擂台赛的失败让小林光一“削发明志”,不久就以连夺名人、棋圣之势取代赵治勋成为日本围棋新一代霸主,在当时,他也就是世界围棋无可争议的第一人。
  
  登临颠峰的小林光一不再出现在擂台赛和中日对抗赛中,他太忙碌了,无暇顾及奖金少又责任大的国外赛事。我们只是在各种及时不及时的消息中知道他又拿了什么头衔,职业世界大赛创办后,小林与中国棋手的交锋也并不多,起初几年,他与曹薰铉你进我退的“日韩顶级争霸”倒是个亮点。但有个舞台是特意为他打造的——中日名人对抗战,在这里,他与马晓春联手上演了现代棋战中番棋对决的经典战役。
  
  中国名人与天元的名称显然是借鉴了日本棋战,正因为此,有日本举足轻重的名人头衔拥有者出场的中日名人对抗赛,显出了比天元对抗更高等级的气势。有小林光一在,中国方面似乎也没有很强的争胜欲望。尽管前两次代表日本出场的天元是与小林齐名的赵治勋,但中国方面的刘小光显然在天元对抗上有更充足的气势和取胜的信念,棋的内容也更堪品味。
  
  从第二届中日名人战开始,马晓春登场了,天才的他必须承担起聂卫平之后中兴中国围棋的重任,所以上天要安排一个重量级对手来砥砺他,于是小林光一来了。
  
  中日名人对抗赛对马晓春的意义犹如当年的北大荒对于聂卫平。小林光一其实并不需要这样的胜利来证明自己,他如同一个苛刻的老师,并非情愿却又不得不然地打压着自己的学生。2比0、2比0,还是2比0!不要说取胜一届,就连取胜一局都成为奢望,小林的铁血让马晓春尝到了出道以来最冷的失败滋味。曾是那样被人赞颂的骄子啊,却败得如此之惨痛!马晓春哭无可哭,而作为胜利者的小林光一,谁能体会他的心情?他说:“对马晓春这样的对手,绝不能让他赢一盘,他赢了一盘就会一直赢下去。”起初有人以为这是场面话,但以后的发展证明了小林是多么有远见的预言家。第四届中日天元对抗赛第二局,马晓春在大优局面下慑于小林的威势,越走越损,最终以四分之一子告负。赛后有激愤的中国棋迷冲着马晓春嚷嚷:“要多少钱你可以赢一盘?我们给你凑!”那一刻的屈辱是马晓春最后爆发前的积累。第二年,1992年12月,东京,马晓春苦尽甘来,不仅赢了一局而且赢了一届——2比1,小林光一的番棋神话就此破灭。
  
  此后两人又是你来我往的两次交锋,以2比1各胜一回。那时的马晓春已经成长为小林光一合格的对手了,棋的内容也充实而精彩。到了第七届中日名人战马晓春胜出,小林知道,这个对手已经成熟了,不再需要自己的磨练。于是这项比赛戛然而止,而这七年正是小林光一名人七连霸的颠峰时刻。小林用自己最好的年华打磨了马晓春这样一块美玉,1995年两人相遇于富士通杯决赛,马晓春已经成为自信满满的一方,最终胜出的他在庆功宴会上说:“能有今天的成就,我第一个要感谢光一。”小林彼时是何心情?沧桑还是欣慰?
  
  中日名人战留下的烙痕太深太深,所以小林光一在其他比赛中对中国棋手的狙击倒是平淡了许多。作为“最不易被爆冷的超一流”,小林的世界大赛成绩相当稳定,但是中国的钱宇平和车泽武曾经在富士通杯上分别淘汰过这位王者,成为中国围棋在艰难跋涉岁月中难得的亮点。与藤泽秀行、武宫正树经常公开为中国棋手打气加油不同,小林光一一直用自己的高超技艺严格把守着中国棋手前进的关隘。在失落棋圣、名人头衔,又经历了丧妻之痛后,小林光一没有沉沦,他不但在日本国内再称“五冠王”,国际比赛上也仍然可以过关斩将。那时聂卫平已经颓势尽显,连马晓春都在登顶后飞速下坠,丧失了锋芒。小林光一在世界大赛上又成为包括聂马双雄在内的中国棋手的苦手,他还在后期的中日天元对抗赛上出场,与年轻两辈的常昊激战两届,各胜其一。此时的小林不再是中国棋手最恐惧的对手,但他的精神更加让人感佩。
  
  二十余年,小林光一作为划时代的巨星,消磨了无数中国围棋的豪杰。他是中国围棋的“大敌”,他也是中国围棋的恩人。
  
  没有小林光一的围棋时代是不完整的,光一君是围棋的骄傲。

TOP

相逢意气为君饮——赵治勋
  
  任何年代任何人编写世界围棋史都不能漏掉赵治勋,他征服弈林的不仅是罕有人匹的战绩,也不仅是那一串后人难以企及的纪录,他的传奇故事和他的人格魅力都使围棋这个项目更有深度,也更易感染普通的民众。能与赵治勋共处同一个时代是一种幸运,他的棋冷酷严厉,他的人和蔼有趣,这样的结合体现着造物的无比神奇。

  赵治勋第一次执掌日本棋界大三冠时只有二十几岁,但他那时的实力是公认的“最恐怖时期”,有把王立诚、山城宏和小林觉打到让两子的实绩,据此被推算出棋力达到了“十三段”。彼时的中国围棋还只是处于冲击日本围棋的状态,用不着赵治勋这样的超级高手出场应付。但最强者也要偶尔拔剑作立威之战,1984年,中国代表团访日,当时聂卫平在与日本强九段的交锋中已经占据了相当明显的优势,日方要遏制聂的势头,搬出了如在云中的超一流棋士。于是一场“中日围棋超级对抗”隆重上演,赵治勋与聂卫平的三番棋决战充满古角斗场的雄浑壮烈气息。

  两盘棋都以赵治勋的胜利告终,聂卫平随后又败给武宫正树一局、加藤正夫两局,尝到了久违的惨败滋味。超一流的防线如此坚固是他始料未及的,就在同一次比赛中,他与两位日本强九段酒井猛和桥本昌二过招都轻松取胜,难道超一流的压力更多是在棋力之外?

  回国后聂卫平对几场败局进行了全面反思,分析的结果是,几盘棋自己都大有机会,赵治勋并不像传言中那么强大,他的大局不如武宫正树、藤泽秀行般清晰明快,只要心态摆正,自己完全有能力战而胜之。聂卫平的反思和由此得来的信心都是非常珍贵的,这也是他日后能往更高处攀登的根源所在。不过客观说来,那时的聂卫平的技艺还未达到擂台赛时期任何局面都能掌控自如的地步,他对赵治勋的分析更多是从理论上去求证,而没有把赵的个性和风格考虑进去。确实,赵的棋有时让人感觉很“拧”,很苦,不遵循棋理,怎么看怎么不像个“高棋”,但那只是表面化的理解。赵治勋对棋的深刻认识可以说是超越了当时的所有棋手,他绝非缺乏大局观,他只是更愿意探索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谁说围棋只能空灵悠远?促狭紧凑也是人生必然要面对的境地。赵治勋缺少的不是对手,是知音。宇宙流大师武宫正树与他鏖战多年,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勾勒出最优美的画卷,他们才是真正惺惺相惜的英雄。

  赵治勋的棋如烈酒,一入喉就是辛辣感觉弥漫全身。这样的酒或许不高贵,但这样的酒才是朋友该饮的酒,江湖意气,豪客胸襟,相逢一笑,快意天下。

  高高在上的赵治勋不会经常出现在中日对抗赛这样等级的赛事中,他的韩裔身份也限制了他在擂台赛中出场,所以中国棋手真正与赵治勋拔剑相对是在世界大赛的战场上。第一届富士通杯第一轮,年轻的俞斌“有幸”抽到了赵治勋,这也成了关于俞斌的“青春葬送在赵治勋手里”这一名言出典的开始。

  俞斌是中国棋手中受赵治勋“迫害”最多的一个,但他在日后仍有数次堂堂正正的反击,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赵治勋并没有恐怖到让中国棋手闻名色变的地步。第二届富士通杯的刘小光、第一届应氏杯的聂卫平都以几乎完胜的姿态推赵治勋于悬崖之下,而数年后马晓春首夺富士通杯也是在半决赛上半目淘汰了赵治勋。尽管赵治勋对这些对手赢的更多,但不是一以贯之的全线压制,使他并没有背上被中国棋手“痛恨”的恶名——赵是当然的强者,不过赢赵一盘棋的机会比赢小林光一显然要大——这是当时中国棋界的客观想法。

  事实上有个被很多人忽略的纪录——赵治勋对中国棋手保持着番棋不败。抛开那次与聂卫平的对抗赛不谈,从第一、第二届中日天元对抗赛两个2比0击退刘小光,到后来的第四届东洋证券杯半决赛零封聂卫平,再到后来的NEC对抗赛让邵炜刚、罗洗河无还手之机,直至精力已经衰退时仍能在三星杯半决赛上快意完胜胡耀宇,这位“番棋之魔”不仅七番棋所向无敌,三番棋也成为中国棋手不能突破的魔障。真希望他能有机会与中国目前的“三番之王”古力来场对抗,看看究竟谁能占据三番胜负的最高山峰。

  在小林光一横行天下几无禁忌的年代里,赵治勋成为唯一一个可以遏制小林旋风的城堡。正是他在日本国内头衔决战中屡屡狙击小林,尤其是本因坊决战连续三年拒强敌于城下,让小林无法达成真正的“大一统”,牵制了小林的大量精力,才使得那个时代的最强者小林光一一直未能在国际大赛中登顶,这也是一种“平衡”吧?而赵治勋本人在外人眼里是对小林“怎么下都能赢”,事实上他的压力一样巨大无比,他也只能固守着自己的国内疆域,没有余力开拓新的领地。

  所以留在中国棋手和棋迷心目中的“毅力的治勋”,更多是那个在七番胜负中韧性惊人的“魔鬼”,他的传奇我们更多是从旁观者、欣赏者的角度去了解、去传诵。当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活生生走到我们身边,与我们进行面对面的角逐,除了一些惶恐,我们肯定有着特别的兴奋和战而胜之的雄心。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赵治勋尽管再次独揽“大三冠”,而且持续了三年,但要论威慑力其实是不及八十年代前期的。加上韩国围棋的崛起,曹薰铉和李昌镐成为赵治勋在国际棋战中的大苦手,赵治勋似乎没有让中国围棋特别难堪的时刻。他在各种场合幽默而直爽的言论让我们欣喜,如果不是他不时还会有些抢眼表现,比如把自己在日本国内的夺冠数字刷新一下,比如在世界大赛里突然凭借外卡参赛却最终夺冠,只靠他这几年的总体胜率和与中国棋手交锋的战绩,我们已经会把他列入与武宫正树一样的“过气天王”行列中了。我们对赵治勋保留的尊敬很多时候是言不由衷的,我们的媒体仍然盛赞他的顽强,但我们的年轻棋手私下里说不定已经把“老赵”当成了一道好菜,也许有类似于“世界大赛要是能抽到武宫正树就好了”这样的言论加在了赵治勋身上。他今年打破王立诚的五连霸梦想夺取十段位,我们也更多是从精神上而不是技术上进行褒扬,而精神,实在是个虚无的东西,在你衣食无忧时是无上的珍宝,在你饥寒交迫时,连一块烧饼都比不上。

  如此传奇的赵治勋用奇妙的方式和中国围棋进行着交流和交接。在他的围棋生涯里,中国棋界不会是重点,他从来不在意对手来自何方,他其实一直是在和自己搏斗。所以他在名人卫冕战上三连败于大竹英雄时会哭,在应氏杯上被聂卫平淘汰时也会哭。他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和虚弱,作为棋盘上最坚强的斗士,在棋之外承受着太多的痛苦回忆,儿时去国离家的无奈与凄凉,在异国街头看不到熟悉面孔的绝望与忧伤,这个人选择围棋究竟是幸运呢还是不幸?

  也许我们从来没有真正读懂赵治勋,但他一定可以成为我们很好的朋友——心灵的朋友。相逢是一种缘分,中国围棋更多是作为一个局外人感受着这个围棋巨匠的悲与喜,而他却可以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直刺心底的感动。

  擎一杯酒,治勋,为你而饮。
  
  椎心一局——第四届东洋证券杯半决赛第二局,赵治勋执黑中盘胜聂卫平

  除了第四届富士通杯决赛钱宇平弃权,赵治勋没有和中国棋手在世界大赛决赛中相遇过。虽然他曾多次让俞斌感叹“既生俞何生赵”,但真正让中国围棋遗憾乃至失落的还应该算是他在第四届东洋证券杯半决赛上淘汰聂卫平。那时聂卫平雄心犹在,仍是中国围棋的当然领袖,他奋力杀退对中国棋手“欠债”多多的依田纪基和林海峰,闯进四强。如果聂在半决赛中胜出,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他的决赛对手将是李昌镐。这是个多年后让我们无数次猜想的假设命题——在聂的全盛期,与李昌镐做番棋对抗,胜算如何?可惜,赵治勋打破了假想,用与自己棋风不符的大模样战法战胜聂卫平后,他在决赛上0比3完败给李昌镐,围棋的新时代正式开启了序幕。

TOP

气吞万里如虎——依田纪基
  
  把依田纪基放入主篇并不是因为他拿过世界冠军。事实上,夺取首届三星杯时的依田还未完全脱去“愣头青”的痕迹,更多是凭气势压人,而气势总是有鼓也有泄。这几年依田纪基在国内夺取名人又失去,挑战棋圣、本因坊都未果,国际战绩也并无特别亮眼之处,但他不经意间显示出的气度已经是大家风范,当年的“虎痴”终于成为了日本正统围棋堂堂正正的代表,他魁梧的身躯端坐枰前,一种叫作“棋道”的感觉逐渐弥漫开来。

  依田纪基进入中国棋手的视野甚早,他作为日本围棋的希望之星一直倍受推崇和期待,在早期中日围棋交流中就有着上佳表现。1981年,由于中国青年棋手技艺飞速进步,引起了日本棋界的重视,推出中日围棋新秀对抗赛,双方各出五名青年精英进行角逐。日本方面第二个出场的就是当时只有三段的依田纪基,他以2比1击败了中国的钱宇平。与依田同时出战的日本棋手有“青年三杰”片冈聪、小林觉和山城宏,日本棋界对依田的定位可见一斑。1984年,升为五段的依田纪基随同藤泽秀行先生访华,与中国青年才俊激战四场,全部获胜,当时他的对手是杨晖、曹大元、刘小光和马晓春。

  少年依田就以自己超人的气势和对胜利的执着追求让中国棋界大感头疼,不过他似乎只适合做“急先锋”的角色,离坐镇中营的大帅还差距甚大。所以中国棋手虽然屡败于他,内心的不以为然还是显而易见的。料不到的是这位“急先锋”后来带给中国围棋的伤痛会让我们多年后仍然难以释怀。

  一说起依田纪基,我们往往首先想起的是一个“狂”字。日本棋士的“狂”是有传统的,从坂田荣男到大竹英雄,从小林光一的“我代表日本,绝不能输”到依田纪基的“一个人扫平整个中国队”,他们的狂言叫人浑身不舒服。可是前面几位都是超级巨星,他们有“狂”的资本,依田纪基不过是个毛头小伙子,在日本只拿过新锐赛事的冠军,他说出这样的话当然叫我们反感甚至愤怒。

  那就用事实来证明吧,我们要让依田纪基为自己的大言不惭而羞愧。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依田作为“当然”的日方先锋,第一战攻下了中国先锋汪见虹,但是随即就被喷涌而起的“江铸久洪流”冲得没了踪影。随着聂卫平天神般的表演,中国围棋整个士气高涨,一个狂妄小子依田纪基早已被我们抛在脑后。

  擂台赛很快进行到了第四届,前三届连败的日本队这一次竟然没有加强兵力,反倒遣上了一群“老弱”——羽根泰正、白石裕、大平修三。难道他们已经输的没了信心?只有再做先锋的依田纪基一贯的自信满满,豪情满怀,他,这次能有何样的作为?

  俞斌、陈临新、王群、刘小光、江铸久、马晓春,这是六名当时中国毫无争议的一流强豪,这是个被期待着冲击日本超一流防线的阵容,竟然在一个人的战马践踏下土崩瓦解——依田纪基,这位卷土重来的“虎痴”终于尽显英雄本色,他以一人之威为围棋王国挽回了尊严。也就是从那时起,依田的高大身躯成为中国围棋的又一道阴影。

  尽管后来有聂卫平的力挽狂澜,尽管最后终结聂卫平擂台不败神话的是“拣了个便宜”的羽根泰正,但依田纪基扭转了擂台赛的流向是不争的事实。此后的中日擂台赛受关注程度明显下降,既是因为世界大赛的相继推出,中国队的失利让日本人找回了平衡也是原因之一。

  其后的擂台赛依田纪基仍有佳绩,第七届他战胜了郑弘、张文东,第八届更是力擒中国主帅聂卫平,终于实现了自己“亲手终结一届擂台赛”的愿望,为日本队把总比分扳成4比4平。他也是日本方面在擂台赛上获胜局数最多的棋手,在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擂台之上,依田纪基充分发挥了自己剽悍、敢于放出胜负手的长处,让逐渐习惯了日本本格派的中国棋手措手不及,被依田多次在大劣势下逆转。论技艺,当时的依田并不高出刘小光、曹大元等人,他更多的是凭借一口气去冲杀,刚刚在对日战绩上有了突破,开始有了享乐太平思想的中国棋手被依田的战法抓住了软肋。

  中日擂台赛是依田纪基带给中国围棋噩梦的开始,但不是终点,另一座擂台上,依田纪基同样有惊人表现——三国擂台赛,有了韩国人的独揽全部冠军金杯,我们往往忽略了其他棋手的功绩,而依田纪基正是日本棋手中最有威胁的一位。

  1993年底打响的第二届真露杯三国擂台赛是大起大落的一届,先是韩国的徐奉洙四连胜气势逼人,随后,依田纪基出场了。他再度掀起狂飙,五连胜!尽管败在他手下的有三个是韩国棋手,但因为中国队的主将聂卫平和副将马晓春都折在他阵前,就此造成了中国队一局不胜就全部出局的惨剧,而且聂卫平的“捍卫荣誉之战”与第八届中日擂台赛最终局一样,都是只输了半目,两局相隔仅一月有余,这样的惨痛让聂卫平本人和中国棋界难以承受,依田纪基几乎耸立成一个巨大的魔影,笼罩着凄风苦雨的中国围棋。

  足够了,有些伤害只要一次就已经足够。那是中国围棋自感可以和日本围棋一较短长以后最黑暗的两年,各项国际赛事一无所获,连叹息声都被指责为缺乏血性。曹薰铉、李昌镐师徒带给我们的伤痛还不算残忍,依田纪基奋力把棋子拍在棋盘上,仿佛要拍出一个全新世界的气势更如同落井下石。

  那时的依田纪基还算不上超一流,而那些老牌的日本超一流已经对我们失去了最初的威慑力。那是个日本围棋断层的年代,我们不甘以当初对待超一流棋士的姿态去仰望依田纪基,可是他下出了很多超一流也走不出手的狠辣过分招法让我们无以抵挡。一个你本来不怎么放在眼里的对手陡然之间强大起来,比起开始就是你前进路上的高山更加让我们难堪——我们的追赶还没有完成,敌人的“反追赶”已经跟了上来。中国围棋与其说是技术上出现了障碍,不如说是本来一帆风顺的心态突然遭受了重大挫折,我们一度茫然无措。三国擂台赛战胜聂卫平后,依田纪基又快胜刘昌赫,在和曹薰铉的激战中杀得天昏地暗,让观战室里的中国棋手惊呼“原来围棋应该这样下!”我们的固有观念在受着强劲的冲击,而这正是下一个飞跃的必由之路。阵痛是不可避免的,某种意义上,依田纪基“伤口上撒盐”的行为更快促进了中国围棋的觉醒,这就是强敌存在的价值。

  此后的依田纪基依然强悍,但调整好心态的我们不再惧怕这只老虎。世界大赛上,中国棋手没有“望虎而逃”,聂卫平、马晓春、俞斌等人多次在重要场次打虎成功,聊解当年的郁闷。依田仍有中日NEC对抗上零封常昊的佳作,与世界最强者曹李师徒对冲也毫无惧色,不论高潮低潮,他的气势从来不减,万里关山,他虎吼一声,飞跃而过。不过他的战绩倒不如当初那么扎眼了,不知不觉中,依田纪基好象内敛了许多。他的豪言壮语还有,但更多的是对对手的赞赏。打他的棋谱也会蓦然发觉,这只老虎的行棋竟然是如此堂堂正正,几乎可见美学棋士大竹英雄的影迹。那个落子超高目视若寻常、拍下无理手眼皮都不眨一下的依田老虎呢?难道这只是多年来我们的错觉?

  终于轮到日本围棋的风雨飘摇了,在中韩争霸棋坛的热烈时刻,日本棋士不知所措的茫然着。他们需要新的领袖,从王立诚到山下敬吾、羽根直树,他们期望着然后失望。现在是张栩来了,这个优秀的年轻人被看作日本围棋的拯救者,可是怎么总感觉张栩的气质与日本围棋不甚符合?日本围棋是厚重的,有着浓烈的贵族气息,虽然没落了,可举手投足间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与优越。依田纪基,只有依田纪基适合这样的气质,他整整衣冠,施施然落座,他说:我是日本围棋的武士,我可以被打倒,但你不能消灭我。

  气势犹在,虎威不改,依田纪基的前面还有万里征程。

TOP

铁马冰河入梦来——曹薰铉
  
  本来不想写曹薰铉,他实在被写的太多了,以致于多数中国棋迷对他的了解超过了对国内许多职业高手的了解。可是没有他,世界围棋就不会如今天这般精彩,中国围棋或许还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氛围中歌舞升平,围棋的理论发展也不会如今天般日新月异。

  一个曹薰铉就能有如此大的功绩?是,也不全是。他只是在合适的历史时机完成了自己应担负的历史使命。

  曹薰铉给中国围棋带来的巨大伤痛其实用不着赘诉了,首届应氏杯,当代围棋绝对的一座图腾。并不是说应氏杯因为奖金比富士通杯高,她的冠军就更有价值,而是因为曹薰铉的夺冠打破了围棋王国日本的统治。

  第一届富士通由两位日本棋院的超一流垄断决赛,被他们视为最强对手的聂卫平获得第三,这是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结果。但是首届应氏杯,曹薰铉淘汰了日本的代表人物小林光一,随后在半决赛上连下两城零封顽强的林海峰,加上另一边聂卫平连过赵治勋和藤泽秀行的关隘,决赛中竟然没了日本棋士的身影。

  现在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形,可是当时却能掀起轩然大波。围棋王国的尊严被践踏了,大度的藤泽秀行和吴清源在自己和爱徒落败时都无法掩饰内心的不服与茫然,他们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失败。如果说聂卫平擂台赛上的神勇让他们知道日本之外仍有高手,那世界大赛上的失利则让他们对自己牢不可破的城堡真正产生了怀疑——小林光一、赵治勋、林海峰、武宫正树全部折在中韩棋手阵前,难道,真要变天了?

  彼时的日本棋界更希望谁夺取应氏杯冠军呢?曹薰铉曾是日本棋院的骄子,与日本围棋有着割不断的情谊,而聂卫平屡屡在关键时刻让日本围棋难堪,他的胜利或许会让日本棋界心理平衡一些?中国棋迷无从揣测日本人的想法,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决赛对手不是小林光一,不是林海峰,冠军已经非聂莫属了。

  每个英雄都有自己自由飞翔的天空。那时我们的消息还比较闭塞,那时我们的眼界还不够开阔,不知道被看做“蛮荒棋王”的曹薰铉究竟有多大的分量。曹氏战车在韩国的威力远胜过聂卫平在中国的锋芒,在日本棋界评选的世界十强中,他的排名一直在聂马之上,日韩双边对抗中他也不落日本顶尖高手下风,韩国棋迷认定曹薰铉夺冠才是最合理的结局。

  那是聂卫平棋艺水平最充实的时期了,客观说来,当时他和曹薰铉是真正的不相上下。习惯了与本格派的日本棋士做功力的争夺,和曹薰铉的柔风快枪一接手,聂卫平感到了不同以往的压力。尽管几年前在美国他们有过一比一的快棋交手,但那两盘棋带给彼此的信息量是极为有限的,这完全可以看做是一场遭遇战,而且是遭遇在棋界颠峰。

  五番胜负到现在为止还是世界大赛决赛最多的番数。先失一局的聂卫平凭借强劲实力连扳两城,在第一阶段以2比1领先,当时中国棋界上下一片欢呼,几乎听不到善意的“比赛还未结束,庆功未值其时”的声音,大概连聂卫平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个满脸剽悍的对手会有多强的反击能力。连当时推出曹薰铉对局集时,我们都介绍此人“打进应氏杯决赛,‘尤其’在与聂卫平的决赛中下成1比2”,以此来宣扬对手的强大,好象我们已经足可以俯瞰天下。

  后面的结果大家自然都知道了。一个英雄冲天而起,另一个英雄在冲顶的最后时刻仆倒在地,他们都是伟大的,而这场决战的意义也已经被我们反复总结:奠定了世界围棋的新格局,一种全新的风格在世界之颠得以张扬,大力促进了围棋的进步……

  曹薰铉自己是怎么想的呢?其实他只是一个渴望冠军的棋士,他代表着自由野性的围棋,他代表着韩国,但是他更代表着自己内心的欲望——为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或许这才是曹薰铉的成功带给我们的最实用启示,所有大道理都是功成名就者回顾自己辉煌时有所夸大的总结,面临名与利诱惑的一瞬,想着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拿出所有招数来比默念几句励志名言有用的多。

  金戈铁马,弹指惊雷,曹薰铉单人独骑趟过了寒冷彻骨的冰河,从此他自己与韩国围棋的梦想随风飘扬——不,他们自己就是风向,他们的梦想在自己手上。

  如同小林光一几乎是为马晓春量身定做的对手一样,曹薰铉的存在就是为聂卫平树立了天敌。起初两人还算是旗鼓相当的绝佳对手,但是夺取世界冠军的曹薰铉在精气神上都逐渐占据了上风。当聂卫平逐步冲破了“林海峰魔咒”,一局局扳平了两人的总比分,“曹薰铉陷阱”却如影随形,让他再也无法摆脱。作为当时中国围棋的旗帜人物,聂卫平一次又一次在曹薰铉阵前的无奈败退沉重遏制了中国围棋发展的势头。东洋证券杯输、亚洲快棋赛输、三国擂台赛还输……一次次的失败后,聂卫平开始强调自己的“大局无敌”,而“只会乱战”的曹薰铉率领韩国群英开始平定天下的暴风之旅。

  曹薰铉当然也是其他中国棋手的大敌,他很快由带点痞气的“棋油子”转变为风度翩翩的大师,看来所谓气质其实主要是由自身的境遇所决定。中国棋手中对曹薰铉成绩较好的是刘小光和马晓春,但是刘小光与曹薰铉的交锋不多,而且不是在最关键的时刻,而马晓春虽然两次在东洋证券杯半决赛上淘汰老曹,但多年后仍能笑傲世界棋坛最高领奖台的却是年长他十余岁的这位可敬的对手。

  中国棋手从未在决赛中胜过曹薰铉,他胜常昊、胜王磊都叫人心服口服。这些中国最优秀的年轻棋手却无法突破白发满头、鼎盛期不再的“老枪王”布下的阵势,除了心痛、茫然,是不是还有一种无法遏制的气馁?

  曹薰铉越来越客气了,他总是夸奖中国棋手很强,自己能赢棋全是运气好。曹薰铉为中国围棋的发展做了很多贡献,他成为中韩围棋界最合格的亲善大使,中国围棋界也早就消除了当年因为屡败于这位围棋皇帝而产生的愤愤之情。一切都往温情的方向发展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曹薰铉是中国围棋所有对手中做得最漂亮的一位——他已经真正赢得了我们的尊重。

  可是——我们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是,在曹薰铉面前,我们是失败者,他在整个中国围棋面前有足够的资格炫耀自己的功绩。他不说,那是他的风度,我们却再也没机会去挽回当初那么多失败的痛楚了。曹薰铉现在是衰落了许多,他不可能再横扫天下,只能偶尔露峥嵘了,但是击败他的是他自己的学生,是在他感召之下超速发展的韩国年轻棋士。他输的非常是时候,我们没有再复仇的机会了。

  夕阳里,曹薰铉纵声长笑,他的身影有点瘦削。看着这个身影,我们曾经的梦想历历涌上心头。回不来了,铁马冰河的岁月,回不来了,那绮丽而凄美的一场大梦……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