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烁 2013-11-10
本周堪称世界棋坛的重大赛事密集周,第18届三星杯半决赛三番棋、第11届中国建桥杯决赛三番棋、第26届中国名人战决赛五番棋前两局,均在四天之间重叠进行。除了中国棋界的第八次“名人战天元”只是开局阶段,冠军归属要到下一站的深圳揭晓外,对局双方势必会一喜一悲的的三星杯与建桥杯无疑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目光。
本届三星杯是事关韩国围棋十八年来世界大赛,二十一年来国际比赛是否将首次颗粒无收的重大战役。从1995年马晓春夺得当年两个世界冠军以后,韩国棋手没有一年没得到过世界冠军。而自1992年李昌镐首夺东洋证券杯,创下至今无人超越的最年少世界冠军以来,韩国棋手每年都能至少拿下一个国际个人赛事冠军,从无一年失手。即便在1995年,曹李师徒也包揽了当年的亚洲杯前两名。在更早的世界大赛草创年代,1988、1990、1991年每年均只有一个世界冠军决出。僧多粥少,竞争乏力也在所难免。因此,韩国围棋连霸世界冠军的这一经年伟业,或许就是世界棋坛的一座不朽丰碑。
可是进入2013年,一切都变了。在中国棋手周睿羊、时越、范廷钰、陈耀烨连续拿下百灵杯、LG杯、应氏杯、春兰杯,盛况连天之际,韩国棋手元晟溱、朴廷桓、李世石相继在冲冠的最后关头败北。甚至亚洲电视快棋赛也被日本六冠王井山裕太摘走,LG杯韩国军团更被中日联手逐出八强。这样,三星杯就成了韩国围棋在2013年的最后堡垒。“最后堡垒”一词的使用令人不禁感慨今夕何年,可是这一底限真的快要成为一声悲叹了。因为上个月的三星杯八强战韩国大溃败,四对四的中韩集团对抗韩方折损三员大将,仅剩80后的旗帜李世石独擎大厦。三位中国90后齐集一堂对之穷追猛打,难道真的要“宜将剩勇追穷寇,汉江边上擒霸王?”
本届三星杯半决赛似乎就要成为中国围棋“毕其功于一役”,“灭此朝食”的殿堂了,虽然在两个月内十六连胜,李世石仍然如梦游般输掉三番棋首局。可是在中国棋迷心下暗想“赢这种状态的对手是否胜之不武”的时候,李世石用事实证明了:大高手就是在关键时刻有证明自己的力量。不愧是韩国围棋最后的旗帜,盘上鬼魅灵动,对局策略一再改变,李世石终于用他的王者经验将韩国围棋可能的竞技危机总爆发时刻延迟了一个月。虽然下个月的三星杯决赛,李世石依然难言必胜。
同样让人不得不投去敬佩目光的,还有时隔一年再次杀入建桥杯决赛,面对去年负于的同一对手王晨星,在两盘大热战中以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实战手段力取制敌的芮乃伟。还有一个多月,芮老就要迈入知天命之年了。在这样的年纪还能拿下中国女子棋坛的大赛冠军,真是让人感佩到无话可说。要知道,中国女子围棋连续两年包揽世界女子赛事四强,开始向二十年前无敌于世界的盛况恢复,整体实力不可谓不强;要知道,低龄化趋势已经从男子棋坛蔓延到女子棋坛,中国女子棋界90后、95后的知名棋手,李赫、王晨星、高星、於之莹……都为我们耳熟能详;要知道,芮乃伟是在近三十年前确立的世界女子棋坛无敌地位,其间更有过连胜曹李师徒夺取韩国国手战冠军的壮举。而今仍能在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女子棋坛中占有一席之地,且是在去年穹窿山兵圣杯、建桥杯、智英会三项赛事屈居亚军之后的重新奋起……怎不能让人感慨一句:大高手就是在关键时刻有证明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