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22-3-27 20:24 编辑
作者:陶老师班公众号 2022-03-27
转自公众号:陶老师班
上个月,中国(围)棋坛发生了两件“大事”。我认为重要程度都高于火出圈的“赛后言论”。当然,重要的事未必是热门的事,这很正常,既如此更是该说一说。至于隔了许久再讲倒不是要炒冷饭,毕竟对于身处上海重灾区的我,每天的首要任务是混迹各种买菜群。
第一件事当时也引起不少讨论,就是增设业余8段与放宽业余6段。很多棋友都在纠结业6会变得太水,协会就是借机捞钱。这点我之前也讨论过关于放宽业6以上个人的一些想法,还有些没在文中发出来的话,这次一并贴上。其实我觉得这更代表了业余体系的一种集权,虽然比想象中推进的还要慢些。
“那些强业5的成人,就算升6赛放到地方了,还真未必有多高比例的人愿意去下比赛(估计就是教棋的兴趣大些,说出去好听),且他们就算升6了本来也有跟现在业6抗衡的实力,算不得“水”。如果按现在这种对于升段赛很“严格”的标准(2%),兴趣学的那些娃(家长)会买账吗?某种程度还要看各级围棋协会愿不愿意推。毕竟对于大部分不懂行的家长,认知就是业5“到头了”。我为什么会觉得这个政策里有种莫名的意味?现在业5水,各省也是天差地别,每个省都是各自为政,各设标准。中国围棋协会不去,可能也无力去改变这些。业6这次中国围棋协会设好了标准(假设近些年不会放宽),那各级协会又有多大意愿呢?
其实各级的关系与连接,我觉得才是当下中国围棋最亟需解决的问题,至少是之一”
我甚至感觉,在实体化之后,中国围棋协会与地方(省)棋协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天子与诸侯”。这碗水太深,根本不是我一个圈外人所能知晓的。但我想,如果很多精力都扯在这方面,行业也很难向前看了。
说完了业余段位体系,第二件事有关职业体系。相比业余体系的层级化管理,职业层面的事务基本是中围协全权在做。这里我想先说下,之前国手们成绩不佳,很多棋迷的矛头指向了中国棋院(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实际上是认错人了!在中国围棋协会实体化之后,原由棋牌中心负责的围棋业务、职责,全部交由中国围棋协会负责。这是国家围棋行业、事业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历史性的变革。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国家队的训练、管理、竞赛等事务。有兴趣可以阅读下--改革方案获总局批准 中国围棋协会实体化改革迈出决定性步伐
职业赛事这两年在疫情的影响下缩水严重,了解职业棋坛的爱好者应该清楚,每月更新的等级分对于职业棋手是很重要的。2月份职业棋手等级分(公示版) 谢科进前十 这是最新的等级分排名,2月不是比赛旺季,本平平无奇。可能只有很少的人才会注意到--这个月新增了大量的“不活跃棋手”。有排名的棋手从1月的439人锐减至307人,而不活跃棋手的数量突破500。这也是有等级分制度以来,首次不活跃棋手人数超过半数。
其实,因为疫情这已是迟来的削减了,要按一年无正式对局便划为不活跃棋手的规定,早该有此一幕。可以预见这两年不活跃棋手的占比仍会猛增。我国的职业(专业)段位制度自一九八二年开始实行,今年正好是第四十年,也可以说进入了新的阶段。毕竟我们不像日韩那样多数职业比赛都是“公开赛”(预选赛无限制且有对局费),大部分“老”棋手的参赛欲望确实不强(有资格参与邀请赛的除外)。
职业与业余制度未来会何去何从?如何继续发展?应该是管理者们操心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借此我把这四十年定段的棋手资料又整理了一遍发出来。个人搜集,错漏难免,大致一观。
一九八二年第一次设置段位,头两年是先按历史战绩推荐段位,成绩合格后通过。
共统计了919人,肯定有所错漏,绝大部分应在内。之前写过一些分析文章,这次仅统计下地区。地区标准不算严谨,因为是按祖籍、出生地、还是成长地也很难统一,大致一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