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若白之围棋评论专栏头条号 2022-03-18
转自头条号:若白之围棋评论专栏
一位围棋高手的巅峰期和顶峰期有何区别,笔者的理解是巅峰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爬坡期、顶峰期、下坡期。也就是说,顶峰期是巅峰期的一部分,是一个棋手棋力和战绩的最高峰阶段。
今天笔者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中国围棋泰斗聂卫平棋圣的顶峰期是哪几年,有何亮丽的成绩单来佐证?
经过综合研判,笔者的观点是,聂卫平的顶峰期是1985年至1990年,依据有两个。其一、聂卫平围棋生涯中的主要战绩来源于这一段时间。在1985之前,聂卫平从未战胜过日本超一流棋手,水平自然不能说达到顶峰。
而在此时间段内,聂卫平在1985年至1988年之间的前四届中日擂台赛上豪取11连胜,其中击败的日本超一流棋手有小林光一、加藤正夫(2次)、武宫正树、大竹英雄等四位,为中国队蝉联前三届冠军立下卓越功勋,达成了陈毅元帅早在六十年代就提出的赶超日本围棋的目标,鉴于此中国围棋协会授予他“棋圣”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称号。此外他还夺得两次世界大赛亚军和一个世界第三,依次是1988年首届富士通杯季军、1989年首届应氏杯亚军、1990年第三届富士通杯亚军。
聂卫平棋圣
1991年之后,聂卫平除了偶尔露峥嵘的1995年杀进第六届东洋证券杯决赛之外,在其他世界大赛和三国擂台赛等赛事中再无之前那样耀眼的光芒。很显然,1985年至1990年是聂卫平战绩最为辉煌的时刻。
其二、聂卫平在1985年至1990年期间对其他七位超一流棋手的胜率达到58.3%。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棋界公认的世界八大超一流棋手是赵治勋、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林海峰、大竹英雄、武宫正树、曹薰铉和聂卫平,即日本六超外加中韩的聂曹。那么聂卫平在顶峰时期对其他七位超一流的战绩如何呢?笔者收集资料后列表如下: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六年时间内,聂卫平与七大超一流一共交战24局,结果是14胜10负,胜率达到58.3%,应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单。其中他与加藤正夫和曹薰铉的对局数量较多,说服力也比较强,具体数字分别是8盘和6盘,胜率依次是75%、50%,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战绩。对其他五位超一流的对战数量均少于或等于3盘,偶然性要大一些。
聂卫平在顶峰期内有两大遗憾。一个是没能拿到世界冠军头衔,首届应氏杯五番棋决赛他在第一阶段以2:1领先于曹薰铉,按照原来的计划五局比赛是一次性下完的,如此的话,聂卫平很可能乘胜追击拿下曹薰铉,登上本届应氏杯的冠军领奖台。在这关键时刻,韩国方面强烈提出异议,要求后面两局棋不要放在中国大陆举办而是移师别处,甚至不惜罢赛。在此情况下,赛事主办方委曲求全,将后面的比赛安排到新加坡,时间是三个月之后。得到喘息之机的曹薰铉,最终连扳两局逆转了比赛。
聂卫平九段
另一个遗憾是在这个时间段里没能战胜林海峰。假如聂卫平能够在首届富士通杯半决赛击败林海峰的话,他接下来面对武宫正树或许会好一点;倘若在第三届富士通杯决赛获胜的话,聂卫平就会直接拿到世界冠军头衔。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1991年以后,曾经风光无限的聂卫平因为种种原因,竞技状态逐渐下滑,至1995年在第六届东洋证券杯上最后一次闯进决赛(最终负于马晓春)之后,他的巅峰期彻底结束。再以后,聂卫平几乎在世界大赛上销声匿迹,其重心逐步转移到围棋推广、开办聂道场和担任教练等事务上面。
如今70岁的聂卫平依然担任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依然在为围棋的推广竭尽全力。让我们向他致敬,为他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