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30日 09:57 新浪体育综合
有礼如你——衢州印记
据 一间神奇的教室 公众号报道,作者:郑海玲
今天是我来衢州的第三天,有雨,不大,淅淅沥沥。
早饭后,大高去开会,嘱托我去南孔看看吧,我应着。
一切准备就绪,却临时改了主意,叫了滴滴,向烂柯山驶去。
也许是因为这里是传说中的围棋之根吧,也许是因为刘禹锡“到乡翻似烂柯人”的典故吧,也许是因为自己喜欢爬山的那种感觉吧。都无从知道,反正我是只身一人向烂柯山出发了。
(一)有礼的滴滴司机
一路上,司机师傅与我聊衢州的风景区,聊衢州近几年的变化,聊衢州这几天的天气。
“大姐,你运气很好,衢州这两天温度不太高,虽然有小雨,但也不影响出行。前几天都热到40度了,让人根本就不想出门!”年轻瘦瘦的他边开车边微微侧脸对我说。
我很感动,报以微笑。
也很庆幸,自己来的正是时候。
“烂柯山有多高啊?好爬不?”我接着问他。
“不高,上下也就一个小时吧。”
“这么容易爬!”
我的兴致更高了。
“大姐,你知道吗?烂柯山是有典故的。”他兴致勃勃,很想对我科普一下。
“知道一点点,还是您说说吧,毕竟这里是您的家乡,您比我知道得多!”
“传说很早以前,烂柯山下有个乡村,村里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人,因为他以砍柴为生,人们都叫他王樵。这年春季的一天,王樵拿起扁担斧头上山砍柴。走到山上见有两位白发长须的老人,携手进了烂柯山的桃花洞。王樵很觉奇怪,村里没见过这两位老人,出于好奇,他也就跟着走进洞里。只见洞中流水潺潺,两旁桃花红得鲜艳,有的树上已是硕果累累。两位老人在一块青石的两边坐下,摆开棋盘,下起棋来。王樵见此情景,也就放下扁担,撂下柴斧,蹲在一旁观棋。时间一长,只见两位老人,有时顺手摘下一只桃子吃,有时也送给王樵一只吃。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两位老人下完了棋,起身向洞的深处走去。这时王樵才想起自己是来砍柴的,连忙去捡扁担,扁担已经朽了,再去拾柴斧,斧把也已经烂了。柴砍不成了,只好顺原路出洞回家。一出洞,他已觉得先前的山形林木、道路都好象变了,归途只能依稀辩认。总算到了村里,见往来老乡都是陌生人,他诧异地上前询问王樵的家,人们告诉他,王樵上山打柴,一去不归,至此已有八百年了。这时王樵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神仙,而自己也成了仙。他知道再寻下去也是没用,只好返回山中,又进了桃花洞,其后不知所终。”
他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很是骄傲的那种。
我也真的很佩服他。后来搜索一下,其中的一个传说,竟然与他说的基本完全相符。真不愧是衢州柯城人。
“大姐,下雨了,山路滑,请您注意安全!祝您玩得愉快!”他把我送到景区门口,不忘嘱托,又是让我一阵感动!
感谢这位司机小哥一路上给我带来的温暖与感动。
(二)有礼的山中老人
烂柯山真的不高,没几层台阶,随意溜达着就上去了,没有任何累的感觉。
真好。
这期间,小雨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台阶有少许湿滑,但一点点也不影响前行。也许是因为下雨的原故吧,同行的只有两位年轻的小姑娘,我们没有互相搭话,但她们脸上的微笑,让我感到很美,很暖。
忽然间有点爱上这里的感觉。
山是普通的山,山上的一草一木与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区别,但却处处充溢着围棋文化,像天生石梁、棋隐岩、烂柯小店等。
我悠悠地走在雨中烂柯山的小道上,来到天生石梁下,踏在这块世界第一的棋盘上,不由地感谢大高和小高对围棋的热爱,让我也认识了这项古老传统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化技艺。
上山下山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要数山中的两位老人。
一位是守门人。
要出山了,我开始滴滴搭车,可开启了很久很久,总是搜索不到车辆,如是循环往复了很多次,就是不见有接单的车辆。
于是,我询问坐在门口的老人,这里有没有开往市里的公交车。他说,只有两趟,一趟是早晨七点半,一趟是下午三点半。
我看看表,此刻是北京时间上午十一点。
“姑娘,你走一段到山下试试看吧,那里应该好搭车。今天就我一人值班,否则我就骑车送你到山下了。”
老人说着,站起来,走出门厅,跟我指着下山的路,又送出好远。
我感动地想哭。
此刻,雨又有点大了。我撑开伞,大步向山下走去。
因为感动,所以有力。
虽是快走,虽然天空下着雨,但我也不忘欣赏沿途的风景。
路上基本上没有行人和车辆。刚才的两位小姑娘应该还在山上吧。
忽然,一种树木映入我的眼帘,果子很大,不是苹果,也不是木瓜,似曾相识,但又仿佛从未见过。
它生长在山脚下的院子里,几乎每家院子里都有。
我很想知道它是什么东东,想百度识别一下,但雨在下,手机在兜里,不好操作。
此刻,恰好,前方来了一位老人,没有打伞。
“您好,老人家,我想问一下,这树上结的是什么果子啊?”我上前问道。
只见他呜呜哇哇,说不出话,并示意我到院子里坐下,很是着急的那种。
我瞬间明白了,他是一位聋哑老人。
同时,又有无数感动涌动在心间。
您是想让我去您家里避雨吗?还是想让家里其他人告诉我刚才的问题?
我没有领会,继续在雨中赶我的路。
但我却分明地感觉到您脸上闪过一丝失望。
是担心我淋雨吗?还是怕我迷路?
谢谢您,素不相识的山中老人,让我离开烂柯山的瞬间,依然怀揣满满的感动继续前行。
(三)有礼的偶遇人——郑慧龙老师
沿着山路,继续往前走。不知走了多远,看到了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
心想,这里应该好叫车了吧。
于是,停下来,拿出手机,继续呼叫滴滴。
可是,三番五次,依然没有一个师傅接单。
恰巧,此刻,大高打来电话,问我坐上车吗。
我回答,没有。
他让我发位置图给他,他帮我叫车。(他一直认为我是路痴,到哪里都不知道东西南北,迄今为止,没有走丢就是万幸。)
我想,如果附近没有车,不是谁都叫不到吗!
干脆就没有发给他,自己继续呼叫,继续等待。
几分钟过去了,依然没有车。
此时,我身边也不时有汽车飞过。
有几次,我朝他们招招手,没人停车。
没看到我?还是车里没空?或者对陌生人拦车的防备?
都无从知晓。
正当我有点绝望时,一辆车子从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驶出来,我抱着最后的希望,站在路的这旁,朝他招招手,并用不很大的声音叫了声“老师”。他竟然打开双闪,慢慢靠边停下了。我喜出望外,合上伞,迅速跑过去。
此刻,他已经打开了车窗,等待着我。
感动,无比感动。
“老师,您去市里吗?能带我一程不?”我小心地问。
“快上来吧,下着雨呢!”他声音很好听。
拉开车门,我迅速跳上车,坐在后座上,千恩万谢!
这应该可以叫做雪中送炭吧!
“老师,您去哪里,我就在哪里下车就行,那个时候应该就容易叫到车了,真的非常感谢您!”我再次致谢。
“你这是要去哪里呢?”他问我。
“衢州国际大酒店。”我回答。
“哦,没关系了,别客气,反正我家也在那边,顺路。”他侧脸,微笑。
哦,是一位年轻帅气又显干净利索的老师。
“老师,放假了你们还上班吗?”
“今天学校有点事情,我过来处理一下。”他回答。
我瞬间明白了,这是一位学校领导。
“你来衢州游玩吗?”
“最初我们去上海看儿子了,这几天他来这里开会,顺便捎带着我走走,正好我们也放假了。”
就这样,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从教师的工资谈到房价,从班级人数谈到学校规模,从工作时间谈到老师的辛苦,从语文教学谈到各自的年龄……
原来,他和我弟弟差不多同岁。
侧看,又与我崇拜的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神似。
忽然间,有了很多亲切感。
感恩遇见!
十几公里的路程,即使是雨中,也很快就走完了。
不知不觉,就要到我住的地方了。
聊了一路了,竟然还不知道这位好心的老师姓甚名谁。
“老师,您贵姓啊?我们加个微信吧,回头一并感谢您!”我内心真的充满无法言说的感动。
“好的,我姓郑,微信就是真名。”他依然是微笑的状态。
“这么巧啊,我也是郑老师!”我差点惊叫了起来。
“是吗?太巧了!”他也开心地说,“我们这里姓郑的有很多呢。”
于是,打开手机,扫码,添加。
“郑慧龙”,微信中跳出三个字,这是这位老师的名字。
我想,我会记住一辈子。
“郑老师,在前面斑马线下车吧,对面就是衢州国际大酒店,过马路注意安全!”郑老师戏说道,好像他早就知道我是路痴,到了目的地门口了,还不知自己在哪里。
“谢谢郑老师,我会记住你的!”我飞出这句话,小郑老师开车驶去。
此时此刻,写下上面的文字,我究竟还是不知道,这位好心的小郑老师家住哪里,更不知道他为了送我到酒店究竟多跑了多少公里的路程。
留在我内心深处的只有感动,无尽的感动!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
“一座有礼的城市”
三天前来到衢州,还没有走出高铁站,墙上扑面而来的就是这样的文字。当时,我想,这应该是这座城市的宣传标语或者叫做美好愿望吧。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一座有礼的城市”的真正内涵。
感谢那位滴滴司机,感谢山中同行的两位小姑娘,感谢山中的两位老人,更感谢我的同姓老师郑慧龙。
是您们,给我诠释了“有礼”的真正内涵。
是您们,让我在这个雨天里,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多了一份温暖,多了一份甜蜜,更多了一份爱与美好。
感谢所有,感恩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