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雪围棋公众号 2021-01-08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春雪围棋 作者:冯魁
嘉阳总算拿到了“烂柯杯”的冠军。
这是他的国内首冠。自2018年U20Globis杯夺冠后,嘉阳这两年受的挫折真的不少,有好几回都够到了奖杯,但总在最后一刻悲壮地倒下,自然也有许多他的粉丝,恨他不争气,损他是“万年老二”,我真担心他扛不住这巨大的压力。
而支持他的师兄弟们,却一直在鼓励他,认为对于他这样一个从小一帆风顺的孩子来说,多受点挫折就当是补课了,沒什么坏处。
现在我们似乎可以说:他终要破茧成蝶了,茧愈厚,成蝶愈美!
然而,这还不过是世俗的说法而已。
古时候的棋豪幻庵因硕曾说:"以成败论英雄,愚之极矣。”
力争冠军和高额奖金,似乎是所有职业棋手的奋斗目标,但这样的职业并不值得佩服。
我希望嘉阳能做一个真正的“棋士”,愿意付出自己全部的身心和胆魄,只为追求"神之一手”。
只要做到了这个,即使没有拿到冠军,也不愧是一个真正的"棋士”,做不到这一条,即使数冠在手,也不过是个有名一时的职业选手而已。
更进一层,则是在"棋士"前再加一个"大”字,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大棋士”。
这需要超人的天赋、一生的苦修和时代的造就,象吴清源先生那样的境界不是我敢企望于嘉阳的,然而,不妨把它摆在自己遥远的前方,做指路的明星,岂不美哉?
早有许多棋友让我写写嘉阳。那就从一回俗,借他夺冠之机,写几件他小时的事,给崇拜他的师弟妹和爱他的棋迷看一看。
奇特少年
嘉阳是04年底来到春雪的,那时他刚刚五岁。
一天,围棋班下课后,我等待家长接完孩子准备下班,看到入门班还有个孩子没有接走,为免他一个人呆着没有意思,我邀请他下个吃子练习。
他的招法很让我吃了一惊,我见过无数在吃子阶段的小朋友,不是贴在对方棋子上紧气追杀,就是只顾自己,把子连成棍子,防止对方吃掉,而这个圆脸少年,却在若即若离的张开大网要捕杀我的白子,哪象个刚接触一个月棋的初学者,这样的孩子太少见了!
那时我就留心记住了他的名字。
果然不到三个月,他就提前进入了中级班。学棋一年左右的时候,应该是2006年的三月份,在廊坊市举行的全国“育苗杯”少儿锦标赛中,他获得第12名,受邀参加夏天在武汉举行的首届“炎黄杯”国际儿童围棋锦标赛,竟然一下拿了一个儿童组的第五名,此时,他才学习一年半。
我果断的将他提前从中级班升到了我的高级班集训队,开始重点培养。
嘉阳生在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文武双修曾在警校担任武术教练,是太极拳高手,还是位书法家,她妈妈从事音乐教学,弟子经常在全国获奖。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他们不存偏见,才会把下棋当作是与上大学一样的成才之路。
他们非常配合,马上去与所在的小学联系,每天下午的文化课就不去上了,来围棋学校接受我的单独指导,苦心磨炼棋艺。
突飞猛进
当时那个班有十四五个学生,都是经过层层淘汰选拔出来的孩子。刚进这个班时,嘉阳是年龄最小,也是实力最弱的孩子。
队里实力最强的是张潇亮,他比嘉阳大三岁,其他同学也都比嘉阳大两岁左右。
集训队的第一关对嘉阳就是个难题,我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把《围棋死活1000题》上半册的死活常形熟记,一共十章,每章随机抽取十题进行考核,要求直接摆答案,不给思考时间,正确率达到8成以上算过关。
由于嘉阳学棋时间短,实力还不够强,有些题答案还看不懂,这对他来说就格外困难。
但他小小年纪居然能沉下心,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全部通关了。据他妈妈说,在家里一有时间他就要看棋书学习,不要说动画片,小朋友叫他去玩都不去,妈妈担心他老不活动会影响身体发育,只好强行拽他去和小朋友玩。
三个月之后,嘉阳的实力从倒数第一跃居榜首,师兄师姐们,从那时起就都成了他的粉丝。
要知道他这些师兄师姐都是天赋过人的才子才女,这些孩子后来有十人考入985名校,清华北大就有三个。他们现在基本上分布在全国各地名校读大学,现在嘉阳出外比赛时,总有师兄师姐去给他助阵,大师兄张潇亮,小师姐张熙源都给他记过谱。他和师兄们感情很好,经常不厌其烦地为他们去找国手们要签名。
深藏不露
小时的嘉阳,性格随和,总是笑眯眯的。
围棋课的课间课后,男孩子们都喜欢打打闹闹着玩,难免有人惹他,他也从不计较。
可是有一回,有个同学总是撩拨他,用胳膊抱住他脖子,三番五次想要把他摔倒,终于把嘉阳惹急了,只见他一拧身,反手一抱一摔,就干净利落的把那个同学放倒在地。
原来嘉阳身上有功夫,他爸爸经常在家里跟他练太极推手,锻炼身体素质,同时告诫他要有武德,不能跟人动手。
嘉阳是个听话的孩子,要不是这次被惹急了,也不会显露自己的本事。当然,从此之后,几个调皮的同学自然不敢再去欺负他这个小绵羊了。
将计就计
嘉阳为人憨厚,下棋也四平八稳,似乎不见灵气,其实他的灵气是深藏不露的。
他在棋中体现出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的特点,尤其中后盘,考虑得非常周密,行棋次序的微妙之处,即使是高出他许多的棋手都不易注意到。他的棋路从小就酷似李昌镐,这一点后来俞斌老师也提到了。
但是我没想到他也有鬼心眼,一次,去参加全国比赛回来,他神采飞扬的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得意之作:
“我碰到一个对手,想拿妖刀的骗着来骗我。我看他愚形三角挡我一个,我马上意识到,他是想用骗招骗我了,可是呢,我要是显的很有自信地应呢,他下一招还有回头的余地,于是我假装不会应,苦着脸长考五分钟,才犹犹豫豫的扳了一手,果然他连扳了,我考虑五分钟,打吃一下,又用了五分钟下了一步退,这下他终于上钩了,等到他长出之后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后面我就一秒一步,等他发现上当,已经迟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够如此沉着,在瞬间就能定下一条周密的计划,实施心理大战,还能不动声色,说他老实憨厚,对吗?
报恩棋
嘉阳在九岁生日的前几天就将他的网络账号都打到了9d。这时我让他两子已经力不从心了,关键是他缺乏对手,为了他的前途着想,我不得不狠下心来下了“驱逐令”,逼她妈妈把她送到大城市的围棋道场去训练。
他先后受到汪剑虹九段、王海钧七段、马晓春九段、俞斌九段的悉心指导,尤其是当时的国家队主教练俞老惜才,将他收为内弟子,成了影响他一生的伯乐。
后来俞斌老师来秦皇岛,与我们闲谈,说:“全国一年定段20个人,真正出类拔萃的一年也就一两个人,许嘉阳正是这种全国一年出一个的天才,期待他以后的成就能超过我自己”。
嘉阳的确有罕见的天赋,又付出了超人的努力,我在教他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他的棋几乎隔几天就变一个样,一直没有停顿的时候,论语中有一句“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最能传达我的心情。低段的时候且不谈,到业余5段6段这样的高段水平,进一步难于登天,他也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真是奔逸绝尘的速度。
十岁那年,他第一次在分先对局中赢了我,回去高兴地对妈妈说,今天我报恩了。
妈妈不明白,他又详加解释:老师说过,围棋界的传统,战胜老师是最好的报恩方式。
成为职业棋手之后,我已经无法在技术上给他提供帮助了,每次见面,倒反而从他那里学些东西。
这时我给他的建议就重点放在了精神境界的提升上,我送了他一套《日本剑侠宫本武藏》,希望他能够领悟“万里一空”的境界,让他读吴清源的自传,以“大乘”精神来对局,看淡名利,站在更高的视界来下棋。
成为围甲棋手后,嘉阳迈入了第一流棋手的行列,几年下来,在棋上我已摸不到他的边了。
一次,他回到学校来看我,我正在给高级班的学生讲解我在晚报杯上对世界冠军孙宜国老师的对局。
见他进入教室,我指着挂盘的一个角部变化,问他这里应该怎么下?
他就靠着门看了十几秒钟,过来给我摆了三个变化,局部均可击溃对手,每一个变化都近20步,我惊呆了,要知道,此处变化,我实战时费了不少时间,下完棋还复了盘,摆了半天也没有发现好的办法。
这时候我们的差距已经是天渊之别,无法能够想象他的境界了。
善良敦厚
嘉阳除了下棋外,还特别爱读书,喜欢古典文化,能背诵不少经典名篇。
一次大师姐王磐来秦皇岛玩,顺便给嘉阳当陪练,嘉阳爸爸摆酒给王磐接风洗尘,嘉阳为大家背诵唐诗《春江花月夜》和辛弃疾的《破阵子》,让大家见识了他的诗词底蕴。
嘉阳从小善良敦厚,特别能为他人着想。他赢了棋,复盘时一定要说些谦虚客气的话,让对手不感到过于难受。即使成名以后,与爱好者下指导棋也是如此。
他对老师的感情非常深厚,10岁时与我一起去海口下全国的晚报杯赛,由于赛场与住的地方不在一起,中间有一小段露天的路要走,中间有一天,不巧赶上比赛前下上了雨,嘉阳知道我没有伞,打着雨伞在宾馆门口等我,冒雨的那一段路,他只管照顾我,而不顾自己的半边身子都挨了雨淋。
现在也是这样,每次与我外出下棋或吃饭,总要多走一段路把我送到家门口,再回自己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