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21-1-9 12:42 编辑
作者:冯斌 2021-01-08 21:12
一、2016年,人工智能年
2016年是职业围棋世界大赛年,六项世界大赛同时举行,但是这一年,棋坛最轰动的莫过于人工智能突破围棋的事件,从年初的五番挑战李世石,到年末的60局横扫中日韩,人工智能异军突起,将平静的职业棋坛,将柯洁本欲一统的江湖掀起了万丈波澜。2016年,必将在围棋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好像上个世纪的1924年之于日本,1945年之于韩国,1962年,1982年之于中国,1988年之于世界一样,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代。
二、全年综述
2016年367名中国职业棋手,44名业余棋手,24名韩国男女职业棋手,4名日本职业棋手,12名来自宝岛台湾的棋手,19对职业/业余混双选手,共同进行了4330场国内比赛,2860人(对)次参加2169场国际比赛,获得1629场胜利。
今年正式和非正式的比赛总和一共6499局,比去年减少了11.4%(7338局),等级分对局4524局。
表1 等级分对局 | 一月 | 56 | 二月 | 176 | 三月 | 372 | 四月 | 265 | 五月 | 550 | 六月 | 841 | 七月 | 780 | 八月 | 102 | 九月 | 906 | 十月 | 135 | 十一月 | 221 | 十二月 | 120 | 全年 | 4524 |
国家集训队选拔赛不再公布,因此也没有机会加以收录。
全年对局数上,柯洁在12月31日战胜宋圭相一举超越於之莹以89局65胜排名对局数和胜局数双榜榜首。於之莹以79战64胜排在胜局数第二位,对局数与李钦诚九段(52胜)并列第六,但是於女王全年81%的胜率则是无人可及。在超过十局对局数的棋手中胜率超过70的有,柁嘉熹74%(81战60胜),李喆73.7%(19战14胜),柯洁73%,谢尔豪72.7%(77战56胜),范蕴若72%(68战49胜),范胤71%(69战49胜),童梦成70.6%(85战60胜)。
表2 全年对局数 | # | 棋手 | 胜局数 | 对局数 | 胜率 | 1 | 柯洁 | 65 | 89 | 73.03% | 2 | 廖元赫 | 57 | 86 | 66.28% | 3 | 童梦成 | 60 | 85 | 70.59% | 4 | 唐韦星 | 48 | 82 | 58.54% | 5 | 柁嘉熹 | 60 | 81 | 74.07% | 6 | 於之莹 | 64 | 79 | 81.01% | 7 | 李钦诚 | 52 | 79 | 65.82% | 8 | 谢科 | 48 | 78 | 61.54% | 9 | 谢尔豪 | 56 | 77 | 72.73% | 10 | 许嘉阳 | 52 | 77 | 67.53% |
表3 全年比赛胜局数 | # | 棋手 | 胜局数 | 对局数 | 胜率 | 1 | 柯洁 | 65 | 89 | 73.03% | 2 | 於之莹 | 64 | 79 | 81.01% | 3 | 童梦成 | 60 | 85 | 70.59% | 4 | 柁嘉熹 | 60 | 81 | 74.07% | 5 | 廖元赫 | 57 | 86 | 66.28% | 6 | 谢尔豪 | 56 | 77 | 72.73% | 7 | 李钦诚 | 52 | 79 | 65.82% | 8 | 许嘉阳 | 52 | 77 | 67.53% | 9 | 范蕴若 | 49 | 68 | 72.06% | 10 | 范胤 | 49 | 69 | 71.01% |
表4 全年比赛胜率(十局以上) | # | 棋手 | 胜局数 | 对局数 | 胜率 | 1 | 於之莹 | 64 | 79 | 81.01% | 2 | 柁嘉熹 | 60 | 81 | 74.07% | 3 | 李喆 | 14 | 19 | 73.68% | 4 | 柯洁 | 65 | 89 | 73.03% | 5 | 谢尔豪 | 56 | 77 | 72.73% | 6 | 范蕴若 | 49 | 68 | 72.06% | 7 | 范胤 | 49 | 69 | 71.01% | 8 | 童梦成 | 60 | 85 | 70.59% | 9 | 芈昱廷 | 47 | 68 | 69.12% | 10 | 毛睿龙 | 24 | 35 | 68.57% |
表5 国内比赛对局数 | # | 棋手 | 胜局数 | 对局数 | 胜率 | 1 | 廖元赫 | 34 | 56 | 60.71% | 2 | 童梦成 | 36 | 53 | 67.92% | 3 | 张涛 | 24 | 53 | 45.28% | 4 | 谢尔豪 | 38 | 52 | 73.08% | 5 | 芈昱廷 | 37 | 52 | 71.15% | 6 | 鲁佳 | 21 | 52 | 40.38% | 7 | 柁嘉熹 | 39 | 51 | 76.47% | 8 | 周泓余 | 26 | 51 | 50.98% | 9 | 邬光亚 | 28 | 50 | 56.00% | 10 | 许嘉阳 | 32 | 49 | 65.31% |
国际比赛方面於之莹51局41胜两榜最多,对局数平了去年个人对局数,胜局数提高了10局,甚至超越了个人国内对局数28战23胜,堪称国际於。男子比赛柯洁44局31胜,对局数与范蕴若并列第二,但是胜局数大幅减少,胜率下滑到70.5%,与去年的接近85%相比差距略大,国际比赛胜局数排在第二的范蕴若,全年44战34胜,胜率77.3%。胜率方面十局以上檀啸的24战21胜87.5%令人瞩目,彭立峣22战19胜86.36%排在第二,於之莹的80.4%排在第五。
表6 国际比赛对局数 | # | 棋手 | 胜局数 | 对局数 | 胜率 | 1 | 於之莹 | 41 | 51 | 80.39% | 2 | 柯洁 | 31 | 44 | 70.45% | 3 | 范蕴若 | 34 | 44 | 77.27% | 4 | 王晨星 | 26 | 40 | 65.00% | 5 | 唐韦星 | 28 | 37 | 75.68% | 6 | 李钦诚 | 26 | 37 | 70.27% | 7 | 谢科 | 24 | 35 | 68.57% | 8 | 童梦成 | 24 | 32 | 75.00% | 9 | 廖元赫 | 23 | 30 | 76.67% | 10 | 柁嘉熹 | 21 | 30 | 70.00% |
表7 国际比赛胜局数 | # | 棋手 | 胜局数 | 对局数 | 胜率 | 1 | 於之莹 | 41 | 51 | 80.39% | 2 | 范蕴若 | 34 | 44 | 77.27% | 3 | 柯洁 | 31 | 44 | 70.45% | 4 | 唐韦星 | 28 | 37 | 75.68% | 5 | 李钦诚 | 26 | 37 | 70.27% | 6 | 王晨星 | 26 | 40 | 65.00% | 7 | 童梦成 | 24 | 32 | 75.00% | 8 | 谢科 | 24 | 35 | 68.57% | 9 | 廖元赫 | 23 | 30 | 76.67% | 10 | 范廷钰 | 23 | 30 | 76.67% |
表8 国际比赛胜率(十局以上) | # | 棋手 | 胜局数 | 对局数 | 胜率 | 1 | 檀啸 | 21 | 24 | 87.50% | 2 | 彭立峣 | 19 | 22 | 86.36% | 3 | 党毅飞 | 15 | 18 | 83.33% | 4 | 彭荃 | 10 | 12 | 83.33% | 5 | 赵晨宇 | 23 | 28 | 82.14% | 6 | 於之莹 | 41 | 51 | 80.39% | 7 | 周睿羊 | 19 | 24 | 79.17% | 8 | 范胤 | 18 | 23 | 78.26% | 9 | 夏晨琨 | 21 | 27 | 77.78% | 10 | 孟泰龄 | 14 | 18 | 77.78% |
业余棋手高咏梅、方若曦、谷宛珊凭借全国个人赛,女子乙级联赛,均获得了16次参赛机会,是榜上所有业余棋手里面参赛最多的选手。而高、方与业余天王之一的王琛的8胜,也是业余棋手里面的最多胜局。
表9 业余棋手全年职业比赛对局数 | # | 棋手 | 胜局数 | 对局数 | 胜率 | 1 | 高咏梅(业余) | 8 | 16 | 50.00% | 2 | 方若曦(业余) | 8 | 16 | 50.00% | 3 | 谷宛珊(业余) | 7 | 16 | 43.75% | 4 | 汪美成(业余) | 6 | 16 | 37.50% | 5 | 丁明君(业余) | 3 | 15 | 20.00% | 6 | 王琛(业余) | 8 | 12 | 66.67% | 7 | 王星昊(业余) | 7 | 9 | 77.78% | 8 | 马天放(业余) | 5 | 9 | 55.56% | 9 | 郑璐(业余) | 4 | 9 | 44.44% | 10 | 周尧(业余) | 3 | 9 | 33.33% |
围甲外援方面,崔哲瀚19战13胜最多对局,金志锡18战13胜与老崔并列最多胜局,朴廷桓15战分别获得11胜,胜率最高。
表10 围甲韩国棋手对局数 | # | 棋手 | 胜局数 | 对局数 | 胜率 | 1 | 崔哲瀚(韩) | 13 | 19 | 68.42% | 2 | 金志锡(韩) | 13 | 18 | 72.22% | 3 | 姜东润(韩) | 7 | 17 | 41.18% | 4 | 朴廷桓(韩) | 11 | 15 | 73.33% | 5 | 李东勋(韩) | 9 | 13 | 69.23% | 6 | 申真谞(韩) | 7 | 13 | 53.85% |
团体赛上其他外援对局数方面,许家元丙级联赛七战全胜,为中日友好队以第一名的成绩升到乙级立下汗马功劳。而李世石和卞相壹虽然都在乙级联赛达成8战7胜的好成绩,但是两支队伍成绩却大相径庭,河南亚太第三名升甲,辽宁新城第十三名堪堪保级。女子外援,新秀崔精、吴政娥和老牌九段朴志恩都完成了7战6胜的任务,但是升级只有朴九段的芜湖队。
表11 团体赛外籍棋手对局数 | # | 棋手 | 胜局数 | 对局数 | 胜率 | 1 | 许家元(日) | 7 | 7 | 100.00% | 2 | 卞相壹(韩) | 7 | 8 | 87.50% | 3 | 李世石(韩) | 7 | 8 | 87.50% | 4 | 崔精(韩) | 6 | 7 | 85.71% | 5 | 朴志恩(韩) | 6 | 7 | 85.71% | 6 | 吴政娥(韩) | 6 | 7 | 85.71% | 7 | 一力辽(日) | 6 | 7 | 85.71% | 8 | 林士勋(台) | 6 | 7 | 85.71% |
三、国际赛场,世界百冠诞生,中国全面压制韩国,日本缓慢崛起
一月,第2届Mlily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柯洁
二月,第20届LG杯朝鲜日报棋王战,姜东润(世界百冠)
十月,第8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唐韦星
十一月,第1届新奥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八强,中7韩1;第21届LG杯朝鲜日报棋王战半决赛,党毅飞、周睿羊
十二月,第21届三星车险杯世界围棋大师赛,柯洁;第3届百灵杯世界围棋公开赛,陈耀烨;第11届春兰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半决赛,檀啸、朴永训
2016年六项世界大赛全面展开,加上去年延续到今年年初的第二届梦百合杯决赛,第20届LG杯决赛,现存七大世界大赛均在2016年留下足迹。全年一共产生了五个世界冠军,韩国仅获得一个席位。柯洁延续双冠,年头的梦百合与小李苦斗五局,终于半目让传奇谢幕,年尾在疲累中重新挺起腰身卫冕三星杯,虽然在接下来的百灵杯中卫冕失利,也取得了不弱于去年的成绩,突破三冠,成为中国棋手仅次于古八冠的第二人。陈耀烨在百灵杯上的夺冠,成为又一个突破一冠群的中国棋手。而在他之前非著名棋手唐韦星,硬是在全世界不看好的情况下,从韩国第一人手中“拼”来了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中最重的“应氏”杯。第20届LG杯虽然被韩国棋手包揽冠亚,同时也获得了历史上第100个世界比赛的冠军,但是第21届党毅飞、周睿羊立马回敬了一个包揽,虽然冠军还是要等到明年。传统的春兰杯也决出了决赛对手,昔日的名人檀啸与韩国老将朴永训也将在2017年上演冠军争夺。新开的世界大赛新奥杯走到八强中国更是以7比1将韩国棋手逼入绝境。
三月,第17届农心辛拉面杯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中国队
五月,第5届天台山农商银行杯世界女子围棋团体锦标赛,中国队
六月,第6届黄龙士双登杯 世界女子擂台赛,中国队
九月,第28届亚洲杯电视快棋赛,李钦诚
九月、十一月,第18届农心辛拉面杯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范廷钰七连胜
十一月,第7届苏州穹窿山兵圣杯 世界女子围棋赛,吴侑珍
亚洲杯,已经成为职业棋手八年,却屡次在段位赛上铩羽,转而放弃了段位赛上升段的努力却在新规下被升上二段,新人王赛上饱受质疑的最强初段李钦诚用三盘胜利,分别战胜了日韩中坚和新秀三人,令人无可挑剔的称为新一代亚洲快棋之王,从二段直升九段,这也是中国职业围棋有奖励段位以来最大的跳升幅度。农心杯,柯洁再胜李世石,完美收官,中国第五次夺冠。新一届擂台赛,范廷钰怒火七连胜,第三阶段还没开始日韩就只剩下主帅光杆司令。中国女将在擂台赛和团体赛上大放光芒,於之莹双杀崔精,中国女队获得两项团体冠军。不过韩国女将终于在第七届兵圣杯上获得补偿,新婚的王晨星内战击败於女王,为韩国棋手扫清了最大的障碍,却在决赛不敌吴侑珍,为新人加冕做嫁衣裳。
二月,第4届CCTV贺岁杯中日韩围棋争霸赛,柯洁
三月,第2届 中日龙星战冠军对抗赛,柁嘉熹
十二月,第18届,阿含桐山杯中日对抗赛,柯洁
其他方面的国际对抗,贺岁杯柯洁继续辗压李世石;中日阿含对抗,柯洁卷土重来,换了对手,但是换不去胜利;第二届龙星对抗姗姗来迟,但是柁嘉熹的胜利永远不晚;
二月,淮安世界智力精英运动会,团体:韩国;女子:於之莹;双人:朴廷桓/崔精
精英赛换了方式,缩短了赛程,减少了人员,格局却没有大的变化,国际於获得自己第四个智力运动会冠军(国际3,国内1),而韩国队也在团体上和混双上获得两个冠军。
四月~十二月,第4届利民杯世界围棋星锐最强战,芈昱廷(2017)
四月,第3届GLOBIS杯世界新锐围棋锦标赛,李钦诚
二月,四城市新锐对抗赛,中国队
九月,第2届Jastec杯国际新锐围棋对抗赛,中国队
十月,第3届福荫杯 国际新锐对抗赛,中国队
新锐方面,中国少年棋手们更是四面出击,不论个人还是团体,满载而归。第四届利民杯星锐最强赛,从四月份开赛,到年底总决赛,洋洋洒洒,最终于2017年完赛,芈昱廷获得冠军。第三届GLOBIS杯李钦诚胜许家元夺冠,最强新锐名副其实,在中韩争冠已呈常态的今天,以许家元为代表的日本新锐已经吹响了向国际比赛进军的号角。时隔四年Jastec杯再次举行,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第一届是个什么结果。中国队终于在第二轮就锁定冠军,在与韩国队的强强碰撞中战而胜之。本来应该是去年举行的第16届四城市新锐对抗赛,迟至2月才在首尔开战,中国队重新夺回两年前失落的冠军,至此四城市新锐对抗,中韩各得八次冠军,势均力敌,平分秋色。第三届福荫杯新锐对抗赛,中国队终于没有被奇怪的赛制所影响,决赛中3比2战胜劲敌韩国,获得失落了两年的冠军。
一月,晶环稀土杯世界围棋双人赛,聂卫平/常昊
四月,第4届庐阳志邦杯中日韩三国围棋名人混双赛,唐韦星/於之莹
六月,围棋之源•圣尧杯国际大师邀请赛,徐奉洙/权孝珍
七月,第2届 世界围棋混双赛,柯洁/於之莹
八月,第3届国手山脉杯混双赛,常昊/於之莹第四名
十二月,横琴国际围棋嘉年华名人混双赛,聂卫平/於之莹
双人赛方面,於之莹全面进击混双赛,搭档唐韦星,柯洁,老聂分获三次冠军,最惨的是搭档常昊,获得国手山脉杯历届最差成绩垫底,但是常昊却与老师一起击败韩国曹李师徒获得双人赛冠军,韩国棋手收获也收获一项圣尧杯。
二月~六月,第2届韩国女子联赛,於之莹/王晨星/李赫/芮乃伟
三月,厦门农商银行杯两岸世界冠军特别对局,马晓春
三月,第4届陕川郡中日韩英才战,廖元赫胜大西龙平,负朴种勋;中韩英才对顶尖棋手战,廖元赫胜朴廷桓
五月,第5届 SG韩国围棋混双赛,王磊/芮乃伟,第一轮;中日擂台赛纪念赛,马晓春负武宫正树;厦门围棋大会世纪围棋名人特别对局,常昊负李昌镐
七月,第6届金立智能手机杯海峡两岸围棋冠军争霸赛,唐韦星;奥能曹妃甸综保区杯中韩大师特别对局,聂、常师徒分别负于曹、李师徒
八月,第3届国手山脉杯团体赛,韩国队;正官庄杯中国韩国棋王传奇对决,常昊负李昌镐
九月,第3届明月山杯中日韩围棋邀请赛,常昊胜依田纪基、李昌镐夺冠;盐城东方集团杯中韩围棋团体名人锦标赛,中国4:5韩国
十月,红谷滩杯中日韩三国围棋精英赛,申真谞
十二月,台北队交流赛,中国棋院54:26台湾棋院
2016年中国围棋队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三国之间第四届陕川郡英才战吸收了日本棋手,廖元赫1胜1负。红谷滩杯三国精英赛,家乡主场作战的新晋九段棋手李钦诚没有获得好成绩,申真谞两胜一力辽夺冠。明月山杯不再是单纯的元老赛,而是邀请中年世界冠军参赛,常昊连胜依田纪基、李昌镐两年后再次夺冠。
中韩方面,於之莹、王晨星、李赫、芮乃伟以外援身份参加韩国女子联赛,共出赛35局,胜26局,与日韩棋手交手34局胜25局,但是王晨星,於之莹,芮乃伟三人四次全败于吴侑珍值得警惕。中国英才廖元赫战胜韩国顶尖朴廷桓。王磊/芮乃伟受邀参加第5届韩国SG围棋混双赛,第一轮负于赵汉乘/金惠临。聂常师徒在奥能曹妃甸综保区杯中分别负于曹李师徒,厦门围棋大会、正官庄传奇对决,常昊两负李昌镐,国手山脉杯团体赛中国队在决赛中三战皆负,韩国队夺冠。盐城东方集团杯,三国名人聂/马/常对韩国徐/刘/李,三轮团体较量,轮番上阵,最后韩国队5:4胜出。常-李本年度非正式比赛中交手五次,常昊2:3。
中日之间,擂台赛纪念赛马晓春负武宫正树
两岸之间,厦门农商银行杯,马晓春胜周俊勋,金立智能杯世界冠军争霸赛,唐韦星蝉联冠军,年末台湾棋院组队8人进行交流赛,四天八轮,而中国棋院更派出上至包括男子李钦诚、檀啸,女子於之莹、王晨星等冠军级别,下至新初段在内的28名棋手积极应战,获得了54胜的成绩。
2016年的国际棋坛,虽然还是中韩对峙的格局,但是中国棋手已经全面展现了压制寒流的态势。同时我们也看到日本棋手的崛起,不仅仅是井山裕太在有能力参与的国际比赛中越来越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一力辽、许家元等新锐也从国内赛场上出发,更多的在国际赛场舞台上挑起大梁。中韩争霸,终于要回到三国鼎立,我们更加期待,欧美群雄加入这个战场,围棋的国际化才有更大的意义。后面这一段延续去年的综述,今年同样有效。不过欧美对于围棋介入的崛起,看来要以人工智能做为一个突破,既然人脑不能击败东方的棋手,也要做一个程序击败你们。
四,国内赛场,天元连霸,段位改革
2016年,相比国际赛场红红火火,风光无限,与日韩国内棋战相似的,中国国内棋战日益缩减。满打满算,所有有职业棋手参加的比赛算起来只有26个,这与前几年的火爆市场相比大大缩水。名人战千呼万唤,终于在年底开赛,挑决由三番改单盘,决赛由五番改三番,业余棋手的参赛资格也被取消。电视快棋赛,终于找到新的赞助,预赛之后直到亚洲杯结束,才进行决赛。元老杯、双人赛均只有一项比赛。理光杯、新人王全面停赛。而改革之风涉及方方面面,升段制度大幅度改革,减少段位赛的对局,龙星杯实行复杂的分组方式,围甲酝酿扩军,摘牌,倡棋杯取消网选,如此等等,职业棋坛不断地在创新中引来新生。
团体赛
四月~十二月,第18届金立智能手机杯全国围棋甲级联赛,528局,61人,苏泊尔杭州
四月~十二月,第4届中信置业杯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180局,26人,江苏
六月,惠山古镇杯全国围棋团体锦标赛,788局,158名职业棋手,乙级:建桥学院;丙级:中日友好,女子乙级:芜湖华益阀门。
职业联赛重中之重的围甲,最后一次由12支队伍参加,528局,61人参赛,最终苏泊尔杭州蝉联冠军,亚军云南保山永子,柯洁独揽三项个人大奖,最有价值棋手,最优秀主将,最多胜局。最佳新锐珠海万山谢尔豪,最具人气苏泊尔杭州连笑。浙江云林棋禅降级。
女子围甲迎来第四届比赛,於之莹一骑绝尘,18轮全胜,带领江苏队四连冠。
团体赛,158名职业棋手参赛,佟禹林、郑宇航、袁亭昱、乔然不败。高又彤、陈文政、李羿蓉、孙力、严欢不胜。乙级八轮过后上海建桥学院、广东东湖棋院、河南亚太携手升上甲级。丙级联赛七轮后中日友好队、北京青兰弈通队升级。女子乙级七轮成绩,芜湖华益阀门、中国平煤神马升入女子围甲。
非限制个人赛
一月,第7届 龙星战,芈昱廷
一月~十二月,第30、31届同里杯中国围棋天元战,215局,215人,陈耀烨
二月~十月,第13届倡棋杯职业围棋锦标赛,209局,206人,柁嘉熹
四月~九月,第18届阿含桐山杯围棋赛,248局,231人,柯洁
四月~十月,第6届衢州•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196局,197人,芈昱廷
七月,奉化溪口杯全国围棋段位赛,549局,125人
九月,明仕杯全国围棋锦标赛,862局,172人,男子甲组:范胤;男子乙组:杨一(河北);女子组:李赫
十月~十二月,第8届四维数创杯中国围棋龙星战,158局,163人
十二月,第29届嫘祖杯中国围棋名人战,第二轮结束,196局,204人
本来就不多的全部职业棋手都可以参加的比赛,日渐稀少,规模也在不断的缩减。30届天元战年初结束了最后的比赛,陈耀烨顽强的将连胜纪录改写成八连胜,继续向前辈高川的九连霸记录进军。年末天元预赛如期而至,214名职业棋手将发起向天元新一轮的挑战。名人本就命途多舛,第29届比赛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204名棋手角逐挑战者,挑战新名人连笑的宝座。
第七届龙星战年初结束,芈昱廷2:0陈耀烨获得冠军。163名棋手在年末又展开了新一届龙星战的争夺。
倡棋杯改网选为公开预选,206名职业棋手经过209局比赛,柁嘉熹2:0连笑六年后二次加冕。
231名棋手参赛的阿含桐山杯已经是参赛人员最多的比赛,柯洁重新夺回了失去的桂冠。但是烂柯杯却拱手将冠军交给了芈昱廷。
全国围棋个人赛,范胤和河北杨一分获甲乙两组冠军,女子组在於之莹不参赛的情况下,成名已久的李赫第一次举起冠军奖杯。
段位赛分成四组,名副其实的成为低段棋手的盛会。九轮过后20人次升段,6人凭借奖励分升段。而在新规下,全年共有84人次升段,两人跳升九段,25名新初段诞生。
限制性杯赛,邀请赛
三月,第15届棋城杯西南王,15局,16人,杨鼎新
六月、十一月,第1届象屿杯中国电视围棋快棋赛,63局,64人,芈昱廷
八月,第2届洛阳白云山杯围棋世界冠军邀请赛,7局,8人,唐韦星
八月~十月,第12届威孚房开杯中国围棋棋王争霸赛,31局,32人,黄云嵩
八月~十一月,第14届建桥杯中国女子围棋公开赛,45局,44人,鲁佳
限制性的比赛,西南王还在连续举行,杨鼎新收获冠军。电视快棋赛在中断一年后重开,芈昱廷决赛中半目战胜已经成为亚洲杯冠军的李钦诚九段,获得冠军,这个比赛前后算来29届除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马老的两次卫冕,居然到现在也没有成功卫冕的棋手。洛阳白云山杯,唐韦星大胜柯洁夺冠。威孚房开杯棋王争霸赛,黄云嵩战胜芈昱廷,老聂的再次出战,令人敬佩。建桥集团虽然停止了新人王的赞助,但是建桥杯仍然继续,鲁佳异军突起,半决赛战胜芮乃伟,决赛2:1胜李赫,时隔七年再次捧杯,三获建桥杯的殊荣仅次于建桥女王张璇的五次夺冠,将一众新秀老将都抛在身后。
元老赛
十一月,太平书镇杯中国围棋元老邀请赛,聂卫平
今年的元老赛只有一项,王、华、罗、聂,聂老当仁不让的获得冠军。
双人赛
七月,奥能曹妃甸综保区杯混双赛,汪见虹/张璇
国内棋手参与的双人赛也逐渐减少,汪见虹/张璇新搭档获得冠军。
其他比赛
三月,假日杯中国上海争霸赛;京华杯北大清华对抗赛
四月,中国围棋天元战30周年特别对局
五月,天台山农商银行业余棋王世界冠军挑战赛,於之莹
七月,农心杯选拔赛,柁嘉熹,连笑,范廷钰,范蕴若,12局,16人
十月,第6届陈毅杯 ,陈翰祺
十二月,深圳龙华世界冠军大师赛,古力
其他方面的比赛,多为地方性的邀请赛,国家队内部的选拔赛制有农心杯还可以些许的透露出来,国家集训队选拔,大赛的女子选拔赛,是在也不会有任何消息了。比赛形式日益丰富,不再局限于混双或者双人,队际赛,城围联红红火火,也许围棋的普及更要走上“全民健身”的道路,围棋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本来是应该一件很“雅”的事情呢?现时代的要求,是不是还是要深入群众,扎根泥土,成为一件很“俗”的比赛呢?当一个“艺术”“好玩起来”的时候,它本身的魅力还在么?
表12 部分中国棋战对局数和参赛人员数 | 比赛 | 对局数 | 参赛人数 | 人均对局数 | 围甲联赛 | 528 | 61 | 17.31 | 女子围甲 | 180 | 26 | 13.85 | 个人赛 | 862 | 172 | 10.02 | 段位赛 | 549 | 125 | 8.78 | 乙级团体 | 256 | 64 | 8 | 丙级团体 | 392 | 112 | 7 | 女子乙级 | 140 | 42 | 6.67 | 阿含桐山杯 | 248 | 231 | 2.15 | 建桥杯 | 45 | 44 | 2.05 | 倡棋杯 | 209 | 206 | 2.03 | 30/31天元战 | 215 | 215 | 2 | 衢州•烂柯杯 | 196 | 197 | 1.99 | 象屿杯 | 63 | 64 | 1.97 | 8龙星战 | 158 | 163 | 1.94 | 威孚房开杯 | 31 | 32 | 1.94 | 29名人 | 196 | 204 | 1.92 | 西南王 | 15 | 16 | 1.88 | 洛阳白云山 | 7 | 8 | 1.75 | 农心选拔 | 12 | 16 | 1.5 |
最后的话
综述了这么多,其实2016年是很多棋迷心灰的一年,在人工智能横扫职业棋坛的新时代,就连收集数据的热心棋迷们都有了“这些数据还有收集的必要么”的]感慨。诚然,技术上人类要承认自己的失败,但是这只是人类棋手的失败,不是围棋的失败。人工智能的胜利只能是围棋之花开放的另一片领域,怎么下都能赢,不代表怎么下都“对”,这个“对”是对人类而言的,如果离开了人,正确与错误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收集的数据是人类的一段历史,正确地、准确地记录和还原一段历史就是收集数据的本来意义,当然历史有没有意义,正确的历史有没有意义就另当别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