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华以刚《棋赛缘》3:全国赛与全运会的性质意义

2019年11月22日 06:30 新浪体育综合


柯洁夺得全运会围棋金牌


  全国赛与全运会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每年有三大赛事:全国个人赛、全国团体赛、段位赛,主办方都是国家体委。个人赛大多数是单独办赛,但也有过“三棋”合办的著名例子。1964 年的杭州“三棋”全国比赛堪称新中国棋类比赛规模最大的一次,在西湖边上的华侨饭店进行了将近一个月,陈祖德(1944—2012)就是在那里首次成为全国冠军。简而言之,国家体委主办的赛事都是政府出资的官办赛事,名声响亮,都带着“国”字,各种规矩制度也多。这些赛事又统称为“体制内赛事”。

  1966—1973 年的特殊时期,棋手下放、转业,比赛中断。1974 年的成都“三棋”全国比赛宣告了这一场噩梦的终结,三棋事业回到了正常的轨道。陈祖德继 1964 年、1966 年之后再次蝉联冠军。

  介绍体制内赛事,绝对不能不提到全国运动会。相信大家对于“奥运战略”恐怕不会陌生,不外乎集中国家所有力量,将目标瞄准奥运会。在体育界,奥运战略又具体化为“奥亚全”战略。这里的“亚”是指亚运会,“全”就是全运会。“奥亚全”属于同一个体系。全运会虽然仅仅处于体系的末端,但它与奥运会、亚运会沾边,其重要性就不容置疑。有些项目将全运会作为亚运会乃至奥运会的选拔赛,其名次或者纪录是上一级比赛的出场依据。奥运会、亚运会的奖牌数,无疑是考核国家体委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而全运会就事关省级体委了。有一个坊间几乎家喻户晓的段子:在某届全运会上,某省体育代表团的金牌和奖牌数都少于上一届全运会。该省体委主任在归途中叫来办公室主任:“这是我的办公室钥匙,请你转交省政府办公厅。我回去后不去省体委上班了,在家听候上级处理。”

  从表面看起来,全国个人赛和全运会围棋赛是一码事:都是国字头赛事,都是同一批人在比。但是正如前面所述,全运会实际是各省之间的竞争,围棋是其中的项目之一。而个人赛纯属某个项目的全国赛,影响仅限于本项目。

  第三届全运会于 1975 年举行,聂卫平幸运夺魁。论实力,那一年聂卫平已有冠军相。但是直接决定冠亚军的那一局,王汝南却因打单劫时,找错了简单的劫材而饮恨。这局棋之所以令人难忘,固然有聂卫平首次登顶、棋局过程富有戏剧性等原因,但重要的还是这是全运会的决赛! 1979 年的第四届全运会,围棋又一次被列为正式项目。

  相关阅读:

  华以刚《棋赛缘》2:棋战与棋赛叫法的区别何在

  华以刚《棋赛缘》1:中日棋院内涵其实完全不同

  华以刚《棋赛缘》前言:还原中国围棋人奋斗过程

  《棋赛缘》华以刚编著,杭州出版社2019年9月,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棋文化全书·围棋全书·围棋丛书。原书印刷数量有限,购买请搜索淘宝网店“杭州棋文化 杭帮菜研究”。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