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棋手专访 | 许嘉阳:少年有惑,向阳而行

作者:围棋天元  2019-07-05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围棋天元

看到许嘉阳微信头像的那一秒,小元元以为自己花了眼。

一张再普通不过的风景照,无论是构图、色彩、内容,都无甚特殊。

这可能是大家通讯录中长辈常用的头像风格,安逸,平和,无欲,无求,很难将它与不满20岁的许嘉阳挂上钩。但是这种反差,随着我们渐入佳境的视频专访和密集的问答解构,出现了异样的萌感。

这个少年,真的有点不一般。



耿直男孩


刚刚结束的亚洲杯电视快棋赛上,许嘉阳不敌申真谞,止步首轮。丁浩连续击败一力辽、金志锡,并在决赛中与申真谞鏖战276手,遗憾告负,摘得亚军。

亚洲杯前夕,天元围棋频道邀请到了许嘉阳,做了一个长达半小时的专访。


一般棋手输棋后,都会情绪低落,许嘉阳的采访就是在他1-2不敌江维杰,进账2019年度他的个人第二个亚军奖杯之际。出乎意料的,输了棋的许嘉阳对采访相当配合,面对镜头落落大方。

他十分坦然地聊到了亚洲杯,对中国棋手出征亚洲杯的“前景”也有自己的预测。谈对手申真谞,他非常真诚地将小申列入到当下世界最强的棋手之列,丝毫不掩饰对小申棋才、棋感的赞美。


镜头里的许嘉阳穿着一件薄荷绿的长袖衬衫,高高瘦瘦,有些腼腆。他的性格很温和,讲话慢条斯理,言语真诚又质朴。但是,有些应答,耿直得令人捧腹,简直是一个被围棋耽误的“宝藏男孩”↓↓↓

“如果输棋,你会怎么排遣痛苦?”

“我还没找到,现在是靠时间疗伤。”

“能分享下小时候学棋的趣事吗?”

“啊,我想不起来了。”

“那为什么业余比赛过这么久了,还能记忆这么深刻?”

“因为当时赢了很多钱。”

“能透露下有没有找女朋友这方面的打算,你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

“能透露,因为现在什么也没有,当然能透露。”

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对答不禁令人想到2014年初夏Mezzion杯中韩新锐对抗赛开幕式上的场景。

当年许嘉阳、谢尔豪和李钦诚与卞相壹、闵详然和申真谞组成的韩国阵容进行团体对抗赛。赛事主持人跟许嘉阳互动:“不到长城非好汉,济州岛对于韩国就如中国的长城一般。”谁料,许嘉阳不假思索地回复:“我还没去过长城!”现场爆笑。


请给女主持的表情配文字说明,笔递给你



这个时代,很多人执念于“少年感”,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式文案屡屡刷屏就可见一斑。不过,少年感越使劲就越抓不住,纯粹,简单,自然,用力雕饰也就失去本真了。

耿直的许嘉阳却是实打实的“真少年”,无论是性格或是言语应对,可能不够完美,但却够本色,而且多年以来,一直未变。



快与慢


CCTV杯、龙星战都是快棋,许嘉阳半年进账两座快棋赛亚军奖杯,但他却把今年快棋赛取得的成绩归功为“运气”。



“有时候会下得非常离谱,失误非常多。好的时候还可以,坏的时候实在是没法看”。许嘉阳说。

看许嘉阳的快棋直播,经常要为他捏一把冷汗,27秒抓子,29秒落子,生怕他一个手抖,超时。第10届中国围棋龙星战决赛第3局,许嘉阳没来得及拍钟用完了最后一次读秒的时间。

他个人更偏好慢棋。他表示,落子慢绝非故意,更谈不上“独门神技”,只因为没有想明白,判断清楚,只能在最后关头慌乱落子。

许嘉阳出生于1999年11月,与同龄人赵晨宇被媒体并称“99双煞”。



不知道是不是联想到射雕英雄传的缘故,提到这个称号,许嘉阳立刻嘿嘿笑了几声。在金庸的小说中,从桃花岛叛逃的陈玄风与梅超风,号称“黑风双煞”,二人一个修炼了催心掌,一个钻研九阴白骨爪,出招阴狠毒辣,横行江湖。

“额,这个称号,我觉得感觉那个“煞”字,配在我身上有点不是太贴切(笑)。但是,可能两个人就为了凑个巧,也就这么叫了,也可以吧。”许嘉阳说。

和温吞的性格类似,许嘉阳和赵晨宇下棋都很慢。更有意思的是,当许嘉阳、赵晨宇二人慢棋对决,那么 这盘棋的记谱员一定会收获同行“同情”的目光。如果不是钟表在走,你会觉得棋谱宛若静止。


“我平常下棋本来就很慢,我也想改变一些,但这是习惯问题,不太好改。我跟赵晨宇下棋,两个人都会比平常更慢,总会出现很多未知的情况,有很多搞不明白的东西,必须一直在想。”



冲段、师徒及过往


在入段之前,许嘉阳在业余棋圈已经小有名气。可当兴趣与消遣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和无数个道场冲段棋手一样,许嘉阳也是在懵懵懂懂的年纪,离家赴京求学。初到北京,肯定心有惶然。


那时他是再普通不过的小朋友,从秦皇岛到北京聂道学棋。

“去北京大概8岁还是9岁吧”,许嘉阳说,“刚开始经常哭,特别想家,特别想回去。觉得怎么在家里上学上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跑出来学围棋啦?过了很久以后,才适应了一点,在北京好像也待习惯了,跟同学们也都熟了,就觉得挺好。”

许嘉阳“适应”北京生活,应该跟他的师父俞斌总教练也有关。“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俞老就开始教我。俞老很耐心,包括很细节的方面,棋以外的东西,也都会教我。很多时候,自己不知道怎么训练的时候,俞老会给我指明方向。”许嘉阳说。

李昌镐在他的自传《平常心》写过与悉心培养了自己七年的师父曹薰铉在棋盘上争斗的心情,内心矛盾,充满负罪感,同时又无法压制因胜利从内心迸发出的喜悦。当喜悦遇到老师败北的痛苦,转而生出惶恐的情绪,领奖过程像一种短暂的苦刑。不过,即便如此,二人在对阵时却分毫不让。

龙星战小组赛有盘棋,就是俞斌与许嘉阳师徒对决。许嘉阳倒没有李昌镐那么敏感多思,“跟老师下棋,总要发挥出好的水平吧,让老师看到自己这些年的进步。”想了想,他补充了两句,“可能慢棋会想一些,但快棋,肯定是来不及想别的。”


资深围棋记者曲江给小元元补充了这对师徒相处时的一个小细节。

2012年“百灵杯”职业女子与业余强豪擂台赛,13岁的许嘉阳6段先是战胜了於之莹二段,接着又拿下王爽初段,获得了二连胜。

赛后,华学明张罗着发放对局费,每局获胜方为3000元。俞斌总教练怕许嘉阳带现金回道场不安全,对他说:“你要回去的话,对局费先放在我这里吧。你自己打车回去,有打车的钱吧?”随后,俞斌教练又细细叮嘱了路线之后,才放许嘉阳离去。


曲江老师提到的那场比赛,许嘉阳记忆非常深刻,“因为那会儿觉得奖金特别高,一盘赢了好多钱,所以印象特别深。”他的语气突然变得兴奋,眉梢眼角都是笑意。

一说到入段前的业余比赛,许嘉阳的分享欲十分充沛,语气像在拉家常:“我大概下了有三、四届晚报杯吧,越下越差。前两届感觉还挺满意的,后面几届,下完以后就觉得,我的妈呀,下的啥呀!后来又参加了黄河杯,拿了亚军,所以有资格下百灵杯业余豪强与职业女子擂台赛。我赢了两盘,也算是不错了。”

他原本打算用“正常”来评价,但斟酌一番,硬生生咽掉了“常”字,换了一个更妥帖的词汇。

采访长达半小时,一开始,许嘉阳还微微有点不适应,但没多久,就十分放松了。

不过,在面对一些“送命题”,他的自然就被打破了。因为这些问题是小元元向棋迷征集的而来“送命题”。

“你觉得崔精和於之莹谁是当今女子围棋第一人?”一听到这话,许嘉阳神经立马紧张起来,不自觉拍拍腹部压惊,苦笑着感慨这个问题太难。不过,他的回复非常得体,包括怎么看待AI影响下,棋手的招法趋同失去个性这类有点尖锐的提问。




少年有惑,向阳而行


职业棋手情绪的两极是赢棋与输棋。输棋后会情绪低落,会不甘心。

在棋迷和观众眼中,决胜局败退和在赛程早期出局,二者同样未达巅峰,但是前者带来的遗憾和不甘心可能要比后者大一万倍。因为距离最终的胜利只有一步之遥。


2018年,第5届GLOBIS杯U20世界新锐战,许嘉阳夺冠



有人形容过决赛坠落的心情:你把自己放在山顶的高度,然后砰,你就摔下来了,肯定很疼。如果压根就没把自己放在高处,比如在山腰,摔一下反而不会疼成这样。

但是,当我们问他“是输在决赛还是输在小组赛更遗憾”时,许嘉阳的反应很有趣,先是一怔,身体向背后的凳子一仰,困惑的眼神看向记者,得到确认无误的讯息后,继而讪笑几声,仿佛刚刚的提问不过是开了个不合时宜的玩笑,“输掉决胜局,好歹打到决赛,多下了几盘。小组赛没出线,就没了。”


其实,像他这个年纪的普通男孩子,困扰他们的问题大多是坚如磐石的学业瓶颈、朦朦胧胧的情感困局,或者是跟家中父母的剑拔弩张。

许嘉阳的困惑不在学业,不在情感,依然在于围棋。


4月浙江平湖的CCTV杯快棋赛决赛,许嘉阳的对手是丁浩。第10届中国围棋龙星战决赛,他的对手是江维杰。

非常类似,这两大决赛的棋局中,并未出现突然的逆转。

令他耿耿于怀的大概是第4届棋圣战半决赛与柯洁的对局,在前半盘大幅领先的情势下,在官子阶段被柯洁半目逆转。


柯洁,是许嘉阳至今未能击败的棋手。

“对上柯洁的时候,有点太想赢了。前两年的星锐战决赛,还有第3届百灵杯8强赛,真的太想赢了,实力和心态上应该都有些差距,所以战绩才这么差。”



他提到battle鲜有胜绩的,还有他口中的“老米”芈昱廷以及江维杰。非常巧,许嘉阳与江维杰又闯入了第32届名人挑战者决定战,争夺番棋挑战芈昱廷的机会。

棋院6月初公布的等级分,许嘉阳位列第9,刷新了个人积分排名的最好记录。但是这个月以来,他的状态不稳,围甲胜少负多,亚洲杯与申真谞的那盘棋,在关键时刻不够坚决,缺乏信念,机会稍纵即逝,遗憾错过。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在快速冲刺的时候又尽赏风景。

在北京的多数时间,许嘉阳都在研究围棋。他并不是擅长呼朋引伴的人,“平时,大家只有训练时在一块儿嘛。我又比较宅,也不怎么和大家一起出去吃饭、玩儿什么的。”

许嘉阳自嘲毫无运动天赋,他唯一喜欢并坚持下来的业余爱好是乒乓球。

球撞在拍上时发出清脆的响声。“乒!”“乓!”最紧张刺激的时刻,是双方激烈对峙之时,暴风骤雨般,你来我往,直到一方选手露出破绽为止。双方选手在电光火石之间作出反应,攻防切换,见招拆招。


不过,许嘉阳并没有特别喜欢的乒乓球手,也不甚关注赛事,“解说用的词汇我也听不懂。”许嘉阳有点“憨”,话来得慢,但聊起乒乓却语气笃定,“我打了这么多年,也没进步。不过我就是喜欢打乒乓,跟水平没有关系。”


说这话的时候他眼底放光,和聊到围棋时散发的光芒,一模一样。

“慢性子实力派”许嘉阳的故事平静不汹涌,他讲述的口气也很寻常,寻常到他故事中的有些小片段,有些小情绪里,其中一定也有属于你的时刻。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