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赛季英雄榜系列之六:1994-1995赛季 春风得意马蹄疾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8-12-16 17:39 编辑

大方无隅  大方聊围棋  2018-12-09

  1994年,随着中国围棋陷入战绩惨淡的低谷,市场化成为了当时棋界内外寻医问药的良方:如今后无数名将诞生的摇篮“新人王战”、旅美韩国友人车敏洙个人出资的“友情杯”、当时特火的由《新民围棋》特别策划的“聂马七番棋”,等等。棋界内外一派厉兵秣马,舐血待起的景象。
  但幸福来得有些突然,当日韩陷入胶着时,突出重围领跑的居然是一匹中国马儿。先看赛季积分、奖金榜:


  复苏,再度从福地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始:1994年,第九届,被国产曹刘双闸----刘小光、曹大元先后以两个三连胜终结。之后,马晓春分别在中日天元、名人对抗赛上击败了林海峰和小林光一,取得天元三连胜,打停名人对抗赛。到1995年1月1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职业棋手等级分制开始实施,早于韩国十年。让我们翻看1994至1995年职业棋手入段名单:孔杰、古力谢赫、邱峻、刘星、黄奕中……当时11岁的古力,还在美国旧金山夺得了应氏杯少年赛少年组的冠军。

  言归正传。1994年10月,第6届东洋证券杯就在这样一种复苏的氛围中开始了新一届的征程。前两轮,武宫正树、徐奉洙继续沉沦,早早一轮出局,中国双平次轮表现抢眼,聂卫平完胜李昌镐;钱宇平病愈复出后战胜车敏洙,杀入8强。11月的8强战,山城宏成为黑马,连克赵治勋、刘昌赫,首入四强;聂卫平复仇家依田,钱宇平不敌曹薰铉,马晓春力克王立诚。 
  1995年3月,刚刚结束了聂马七番大战的两位对局者,在第五届东洋证券杯半决赛三番棋中分别击败山城宏、曹薰铉。均是先胜一盘,被对手扳平后取得了决胜局的胜利。中国围棋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就这样提前成为了现实。
  紧接着4月,刚刚初冠的中国围棋,出征新一届富士通杯。女子个人赛冠军参赛的资格被取消,遣出聂马刘曹俞几乎最强阵容。台湾方面名额被缩减,15岁的周俊勋首次亮相。韩国凭借免选种子,韩国队增至七人,小将崔明勋伴随着天王们入选。
  这一年,日本棋坛格局动荡,赵、小林时代瞬间瓦解:小林觉爆冷战胜赵治勋夺得棋圣,是为“一年王朝”,并同时摘走了林海峰的小棋圣;武宫正树高龄“复辟”,小林光一加冕名人;依田纪基、王立诚零封大竹英雄、赵治勋,柳时薰险胜小林光一,分获十段、王座、天元,三人均为的首次获得头衔。因此,这一届富士通杯日本也主打年轻牌,老牌强手身边,出现了小林觉、依田纪基、小松英树3张新面孔。


  首轮,中国军团延续了东洋证券杯的好调,刘小光激斗崔明勋中盘胜出,聂卫平再度战胜“半目仇敌”依田纪基,马晓春轻取老将石井邦生。日韩方面,李昌镐轻松战胜周俊勋,梁宰豪不敌小松英树。
  次轮,几盘重量级交锋中,卫冕冠军曹薰铉陷入低谷,面对张弛有度的日本新棋圣小林觉,继十天前以二十目半大败于马晓春后,又十五目半大败!老棋圣小林光一重拾王者尊严,与棋风近似的李昌镐大斗官子,恶战319手后一目半小胜。韩国唯有刘昌赫孤身进入八强,不可思议地半目逆转聂卫平。
  清点8强战果,中国尚余马、曹、俞三人,韩国刘昌赫,日本新老天王占据四席位。
  
  1995年5月24日,第七届东洋证券杯决赛五番棋演进到第四局,马晓春执白六目半胜聂卫平,以3:1的比分夺得了中国围棋首个世界冠军。时年三十一岁的马晓春捧冠时不能自已:“我太幸运了!第一次进入世界大赛的决赛就拿了冠军……”这一幕因为是中国棋手的内战而冲淡了站在他身边的聂卫平的悲情。三入决赛一无所获,四十三岁的聂卫平再也无力重现十年前的擂台神话,从此彻底告别巅峰。
  图为马晓的自战解说:


  十天后,富士通杯八强战首次安排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桂林。四场对决,两场完败,两场焦灼:俞斌旧仇未报,又添新恨开局仅十几手便下错定式大损, 137手速败,五连败于赵治勋;小林觉局部战役被刘昌赫击溃,129手投子,赛后刘昌赫更是抛出了“日本围棋过于看重棋形”的言论;曹大元则第三度败于老牌超一流的半目天堑,大赛四强的门槛从此关闭;马晓春张弛有度,6年后复仇林海峰。
  入夏,8月,两盘半决赛精彩至极。马晓春遭遇了本届赛事最艰苦一役,轻灵转换辗转腾挪之余,加上一点点运气,半目送别赵治勋;另一盘,小林光一布局施出局后被盛赞为“平成时代经典妙手”的愚团三角,优势后安全运转,执白六目半完胜,一洗去年惨败之恨。对于小林光一而言,四进四强终于能登上巅峰的决战,却在自己国内头衔尽失之际,不知喜耶悲耶?
  决赛象征着一代新人换旧人。面对亦师亦友的昔日苦手小林前辈,马晓春布局选择新手,抢占小林心爱的实地。双方基本无误的艰苦拉锯战中,小林光一仅仅因为年龄的原因迟钝了半拍,形势遂向年轻的一方倾斜。决定胜负的大劫引爆前,马晓春在读秒声中找到黑199的妙手,“灵光闪现”,七目半的胜利也就这样注定。季军战赵治勋无心恋战,不敌刘昌赫。在富士通杯历史上首次出现中日韩分割前三名。


  回顾马晓春本届夺冠历程,连续五局执黑,四胜日本超一流。中国围棋以日为师,从聂卫平开始,到马晓春为止,终于满师出徒,自立门户。马晓春超越小林光一屡败屡战的不屈故事,已成为中国围棋一段不可忘怀的珍贵记忆。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马晓春就在国内瓜分聂卫平的冠军头衔直至超越。但外战仍只能由聂担当,因此马晓春始终不被正视为国内第一人,背下“外战外行”的名头。几经锤炼,马晓春终于在1995年双线丰收。中国围棋的马晓春时代的彻底确立。中国围棋霸主这种“攘外必先安内”的发展轨迹,也被后来的常昊、古力们继承着。
  这一年也无愧誉之马晓春之年。两夺世界冠军之余,马晓春在国内卫冕天元、棋王、大国手,名人七连霸,再夺CCTV杯快棋赛冠军,是无可质疑的国内第一人。东洋证券杯夺冠的间隙,马晓春2:0击败柳时薰,为中国取得了中日天元对抗赛四连胜。1995至1996年,马晓春五胜曹薰铉,连续两届以两个2:1阻挡曹薰铉进入东洋证券杯决赛,第三届中韩对抗赛主将胜全队胜。对照二人的年龄与战绩,坊间流传起“马晓春全面取代曹薰铉”的呼声。马晓在历史总积分榜、奖金榜上也分别大幅跃进,杀入前四:



  双夺世界冠军的中国围棋,也在1995年充溢着对胜利的喜悦与未来的憧憬。在这一年,新星常昊崛起,中日擂台赛上连胜三村智保、森田道博、柳时薰、小林觉、林海峰五人。“擂台英雄”在师徒间传递的同时,人们也发现常昊与马晓春的年龄差距,恰是马与聂相差的十二年。三位“领头龙”的出现,也成为棋界上下一时欢快的话题。
  在“领头龙”的率领下,中国围棋在1995年的第二届中韩对抗赛上9:5大胜韩国,去年主帅负(聂卫平负曹薰铉)全队负的一幕业已雪耻。与同期进行的中韩新锐对抗赛一样,1994年首届败绩后,就连胜到底。放眼日韩,本赛季日本颗粒无收,韩国仅由曹李师徒克杀聂马包揽了亚洲杯快棋赛。
  马晓春夺得本年度的富士通杯冠军后,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在庆功会上说:“更巧的是今年正好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更有历史意义!现代中国的围棋事业也可说是一场抗日战争……一代又一代艰苦奋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打败日本。”显而易见的,这在战略上,忽视了更为年轻的强敌----韩国的存在。中国围棋快心的1995,转年就要笼起阴霾。马晓春个人更不能预料到,自己与前辈大前辈们殊死鏖战十年方才破壁建立的时代,竟被一个那么没王者风范的瘦小年轻人,瞬间占领。
  最后说回本篇的主角马晓春本人,更似魏晋士人,个性柔中见刚,目高于顶。傲骨外显,傲气满满,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他有旷远棋士风骨与境界,却不擅直线杀伐,摧锋正锐。日后长达5年“既生春,何生镐?”的悲情史,都是在1995年的荣光下铺写的。


注:部分文字资料摘自网络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