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赛季英雄榜系列之四:1992-1993赛季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8-12-16 17:39 编辑

大方无隅  大方聊围棋  2018-11-30

  所有试图描述现代竞技围棋史的笔者,都不会忽略1992-1993赛季。日式围棋终于在胜负的制高点上,被韩式围棋取代。自吴木谷、坂田藤泽、六超以来50余年的风华绝代,遭遇了岁月的无情。即便这样,逐渐从顶峰滑落的六超仍然能在有限的机会里阻挡后来者的脚步,为日本围棋挽回阵阵余晖。

  上回说到,1992年1月,李昌镐从年长自己三十三岁的林海峰手中接过衣钵,成为史上最年少的围棋世界冠军。紧接着2月,作为日方主帅的林海峰虽将李昌镐打下擂台,但在一日双赛的快棋中输给徐奉洙,之后再胜中方主帅聂卫平,在曹薰铉未出场的情况下,为韩国队取得了SBS杯三国擂台赛的首届冠军;3月15日,中国棋院正式成立,中国围棋职业化从此迅猛发展;8月,中韩建交,中韩围棋新一代的代表马晓春与刘昌赫通过电视屏幕对弈(马胜一目半),见证着两国围棋交流的新里程。

  先看图表:



  本赛季从1992年4月第5届富士通杯开始,期间经历第2届应氏杯、第4届东洋杯,到1993年8月第6届富士通杯落幕,共计决出了4个世界冠军。从大竹英雄捍卫日本最后的尊严,到“野草”徐奉洙、“业余天王”刘昌赫如陈胜吴广般在棋界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韩国围棋进一步证明了,除了“海归”曹薰铉和他的入室弟子,本土势力也在野蛮生长。

  第一章:最后的“英雄”

  第五届富士通杯照例在4月打响,日本依旧是豪华军团出征,韩则是曹李刘徐“四大天王”, 而中国则是聂马刘及车泽武
  对,就是这辆名气最小的“战车”,爆发出强劲动力,连下李昌镐、小林光一两城,闯入八强。世界围棋前后两代统治者被“无名刺客”横路拦截,翻遍整部围棋史,这一幕都未见重演。日媒称“车姓棋手总在富士通杯上有好运”。在他的带动下,中国棋手也创造了富士通杯前两轮的历史最好战绩,四人打进八强。而且八进四过程中淘汰了两名强敌——赵治勋和曹薰铉。这一仗,再次把跃跃欲试的韩国人打成了四强里的看客。


  但日本围棋几十年的厚度在最后时刻显现了,大竹英雄和王立诚联手发威,阻截中国棋手于决赛之外。8月1日,第五届富士通杯决赛,面对在日本棋坛地位崇高的“执鞭者”,善于逆转别人的王立诚布局即取得领先。但过浓的忧患意识与平常对局的惯有心理,使他后来依然招法激烈,终显过份,被大竹追上后,胜负一直在半目之间摇摆。这是富士通杯决赛第一次收完了全部官子,也是差距最小的一回。大竹英雄仰仗盘上的厚味与盘外的经验,半目夺冠。是年大竹五十岁,这是世界大赛中最年长的夺冠纪录。在围棋竞技日益低龄化,年过三十就要淡出一线的今天,这一纪录,基本没有了被打破的可能。


  前五届富士通杯产生了四位冠军,都是六超中的人物,他们的强大无可置疑。但当我们放宽围棋历史的视界,大竹英雄却将成为日本围棋夕阳余晖。他于富士通杯决赛战胜王立诚的同日,武宫正树在韩国应氏杯八进四淘汰赛中被徐奉洙逆转。自此以后,日本棋手无法在世界大赛中所向披靡。其背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停滞不前,围棋人口的下降与职业棋士培养传统的中断。日本围棋,就此离开了最中心的舞台。

  第二章:野草

  富士通杯决赛前,第2届应氏杯在7月开幕,参赛人数从16名增加至24名,分配方式为日本8名、韩国6名、中国台湾5名、中国3名、美洲、澳洲各1名。中国对应先生执意邀请旅居海外的江芮夫妇的参赛代表性有异议,集体罢赛,只有少数海外中国棋手以个人名义参赛。规则上与第1届有所不同的是,采取了延时罚点制——双方若用完各自的限时(3小时30分)后,棋局仍未结束,可延时罚点,35分钟为一阶段,罚2点,只能延3次,之后即判超时负。
  卫冕冠军曹薰铉在首轮就遭淡路修三淘汰。同时出局的还有弟子李昌镐,他输给了今后一个时期的苦手--芮乃伟。当仅有徐奉洙和梁宰豪进入8强后,韩国棋界本已对本届应氏杯不抱希望了。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野草”徐奉洙却突然爆发了。在连续战胜藤泽秀行和武宫正树、赵治勋之后,决赛面对日本最后的收关者—大竹英雄。值得一提的是,芮乃伟九段连胜小松英树、李昌镐、梁宰豪,在半决赛中1比2负于大竹英雄,创造了迄今为止女子棋手在世界大赛中的最好成绩。


  11月,决赛第1局,徐奉洙完败于大竹。但第2局立即还以颜色,平分秋色。6个月后,移师新加坡再战,再次各取一局后,5番棋演变为一盘定胜负。决胜局中,徐奉洙呈必败之势。但他的“野性”愈挫愈烈,在成功搅乱盘上形势之后,最终实现逆转。离开对局室后,徐奉洙面对欢呼雀跃的韩国侨民说:“我感觉就像是从地狱走出来。”

  第三章:新番棋之魔

  92年7月底,第4届东洋证券杯紧跟着打响,由加藤正夫、武宫正树、依田纪基、小松英树、森山直棋组成的日本队,仅有依田纪基取得一胜,无人进入八强。其中武宫被金秀壮爆冷,加藤在与刘昌赫前后两代攻击手的较量中被吃掉大棋,小松、森山分别不敌徐奉洙与吴圭哲。虽然林海峰与赵治勋还在八强之中,但在这项比赛里,当时二人并不代表日本。
  半决赛,作为卫冕冠军的李昌镐在第四届比赛中再次战胜师傅曹薰铉九段闯入决赛,而中国的聂卫平却败给了上届四强、日本超一流七番棋之魔赵治勋九段,不得不继续品尝苦涩。李昌镐战胜师傅的两盘棋,加起来赢了2目,要把老师激出内伤的精确官子已经炉火纯青。决赛大李出人意料地以3比0干净利落击败老赵,尤其后两盘执黑执白都半目胜,赵老师也回家疗伤去了。这次决赛有些出人意料,作为老牌的日本超一流和最擅长番棋比赛的赵治勋九段,在年轻的李昌镐面前却毫无机会,很快就以0:3败下阵来,竟然遭到了零封。这是决赛前谁也不曾想到的。但事实就是这样,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当番棋魔老去的时候,新的番棋魔正在冉冉升起。而且,相比于赵治勋,李昌镐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四章:失意的加藤
  
  1993年的富士通杯,是日本围棋保有的最后领地,六超倾巢而出,有世界大赛以来头一回,再佐以上届亚军王立诚和已经连胜刘昌赫徐奉洙曹薰铉的淡路修三。
  反观中韩阵容,相形失色。韩国方面李昌镐未参赛。中国聂马刘,另邵炜刚、张文东作为上年个人赛冠亚军出场,主打年轻牌。而可能是芮乃伟在应氏杯中勇进四强的刺激,中方还特别派出了上一年的全国女子个人赛冠军,也是男女同场竞技的王位战亚军杨晖。这是出现在富士通杯的首位女棋手。
然而,中韩在首轮即送走了前冠军林海峰和武宫。送走武宫的,就是这位女将杨晖。这是有国际大赛以来第一次性别大战女子淘汰超一流高手(芮乃伟在第二届应氏杯半决赛中赢过大竹英雄一局,但未能改变番棋失利的结果),当年的杨晖巧目盼兮,是少有的棋界美女。我们应当记得首届富士通杯第一轮,武宫半目战胜曹大元后一路走向冠军,杨晖此局更成为为夫君复仇的一局。后来,性情洒脱的武宫正树在美女棋手面前总不能乘胜而归。尤其是到了快乐围棋年纪的新世纪,武宫连败于铃木步、梅泽由香里,留给棋界无数的佳话与谈资。
  然豪华之师并非浪得虚名,第二轮16强战日方六战五胜,杀的八强中韩国剩下曹刘,中方只余一名新锐邵炜刚,似乎距日本棋手第六次捧杯的荣耀并不遥远。
  6月,八强战。尚显稚嫩的邵炜刚斗力速败于加藤正夫,中方全部出局。但韩国的曹刘战胜小林光一和大竹英雄,挽回了人数上的均势。
  1993年7月3日的日本大阪,半决赛为加藤正夫对曹薰铉,淡路修三对刘昌赫,日本围棋终于要面对从顶峰跌落的现实。终局数目,加藤执黑,淡路执白,竟都输了半目。前半盘,日本棋手占尽优势。加藤正夫杀气毕露,早早将曹薰铉逼入绝境。淡路修三虽有过一段逃孤的煎熬,但刘昌赫一时短路将几十目送死,也成为淡路胜定的一局。但后半盘韩国棋手步步紧逼,竭力觅机,读秒声中加藤淡路接连铸成大错。小官子时胜负形势仍然混沌,只是曹薰铉与刘昌赫均用顽强换回了胜利之神的垂青。


  以两个半目的方式结束了日本围棋对世界棋坛的统治,不由人唏嘘感慨。此后的将近二十届富士通杯,日本围棋仅仅收获了一个冠军两个亚军,再不能复昔日荣光。富士通杯作为“日本围棋的最后堡垒”,将韩流的肆虐生生推迟了两年,也在此日宣告失守。史上最豪华的阵容都未能阻挡历史车轮,天下易主,攻守移位。霸主落日,谁能想到是这样戏剧而无情的一幕?
  首次在韩国棋手间进行的决赛,东京的日本棋院未免显得落寞许多。刘昌赫执黑布下三连星,开局强手妙手的组合取得了大优。年轻人难免略逊沉稳,曹薰铉竭力翻盘。局势几经反复,沧海桑田,精彩非凡。刘昌赫握紧了最后的胜机,以六目半取胜,为韩国围棋夺得了首个富士通金杯。这一年,刘昌赫二十七岁。
  季军战也是首次在日本棋手间进行,加藤正夫满怀无缘决赛的不平之气,满盘追杀,中盘屠掉淡路修三大龙。我们再回头数数前五届富士通杯冠军的名字:武宫正树、林海峰、赵治勋、大竹英雄,加之后来1997年加冕的小林光一,六大超一流威赫江湖,天下宾服,果非虚言。时光之河驶到1993年,无论名气、实力或者过程,加藤正夫夺冠似乎都是理所应当。可是,命运就在这里顿了一步,历史就在这里转了一次弯。
加藤正夫以凛凛的刀锋,刻写了一段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棋界天皇般存在的传奇。倘若“世界围棋元年”提前几个春秋,无论是当年的“杀手加藤”,还是“半目加藤”,都没有让冠军旁落的道理。可是世事无常,盈月有缺,两条轨迹恰巧错成平行线。本届富士通杯后,加藤再没有世界四强的记录。十一年后,斯人遽逝,世界冠军遂成为逝者未竟的一大功业。

  赛季落幕,历史积分榜,林海峰凭借之前的丰厚家底仍旧占据第一:


  而奖金榜,徐奉洙凭借第二届应氏杯的丰厚回报,攀上榜眼:


注:部分文字资料摘自网络。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