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金庸小说与围棋之六:戏列金书十大围棋高手 天地一枰后人谁谱新篇

原创: 老萧  弈道秋声  2018-11-06


  金庸小说与围棋之六:排列座次,十大高手皆非绝品

  戏列金书十大围棋高手 天地一枰后人谁谱新篇

  金庸小说中提到围棋的并不止上述五部,其他书中亦有影踪。如收山巨著《鹿鼎记》第十三回回目便是“翻覆两家天假手 兴衰一劫局更新”,以围棋喻世事。此回目出自查慎行《汴梁杂诗之五》,金大侠信手拈来,很是恰当。查慎行为金庸远祖,乃清朝前期诗坛领袖,对围棋也属内行。(《鹿鼎记》回目全部选自查慎行诗,别具一格。)

  在金庸作品集“三联版”序言中,金大侠提到:“在中国大陆,在这次‘三联版’出版之前,只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一家,是经我授权而出版了《书剑恩仇录》。他们校印认真,依足合同支付版税。我依足法例缴付所得税,余数捐给了几家文化机构及支助围棋活动。这是一个愉快的经验。”可见金大侠对围棋事业确实情有独钟。此外他还曾说过:“我的围棋老师陈祖德先生最喜欢的是短篇《越女剑》。”

  单以金庸小说中人物而论,围棋高手不少,若进行一个棋艺排名,我们不妨戏列一个“金庸围棋十大高手”:

  第十名 陈家洛

  世家子弟,风流倜傥,棋艺不俗。可惜《书剑》一书中未遇合适对手,高度难测,忝居末位。


  第九名 向问天

  博闻强记,但未显棋艺。考虑到他很可能是为了营救任我行而特意去背下“呕血谱”,真实棋力未必很高。


  第八名 袁承志

  观人对弈便成高手,经木桑道长指点后很快超越,棋才难得。只是没有机会与更高水平棋手切磋,估计最终棋上成就有限。


  第七名 苏星河

  守珍珑棋局数十年,遇众多高手挑战仍无人可破。但自己也想不出破解之法,思路未能跳出局外。


  第六名 郭襄

  继承了黄药师、黄蓉的良好基因,自也是棋道高手。大局观清晰,指点何足道勘破迷津。但毕竟是旁观者清,真实棋力未经实战检测。


  第五名 何足道

  “昆仑三圣”有一圣就是“棋圣”,水平可见一斑。只是偏于一隅,眼界尚待开阔。


  第四名 范百龄

  棋力之高,据说当时天下少有人敌,当强于师父苏星河。只是资质所限,难破珍珑,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第三名 段延庆

  棋力高深,不贴目规则下仍令黄眉僧无法抵挡。后指点虚竹破了珍珑,有棋坛大家风范。


  第二名 段誉

  段延庆与黄眉僧对弈之时,指点黄眉僧扳回局面,对珍珑棋局亦有独到见解,棋力应略略强于段延庆。


  第一名 无崖子

  一代奇人,创下珍珑棋局,世人难解。单论棋力,允为金书众高手第一人。只可惜前瞻性不够,被逆徒所害,虚竹破掉珍珑后,又纠结于他相貌丑陋,以行事观棋之品位,可见仍未臻超一流化境。


  此外,黑白子爱棋成痴,对棋力颇为自许,无奈人品一般,格调不高。木桑道长自身棋力不算高强,但是位好老师,适合进行围棋普及教育。黄眉僧与段延庆对弈十七八手后便有失去先手之虞,显然差距甚大。鸠摩智、慕容复等人对棋道浅尝辄止,都不列入十大高手。
  总体来看,金庸小说中的围棋高手皆未达真正国手之境界,算不得棋中绝品,按照现在的标准评判,估计其中最强者能有省级业余顶尖水平吧。

   
  金庸小说博大精深,蕴含大千世界种种,意义早已超出武侠小说本身。金大侠自身乃执着棋迷,围棋作为书中点缀,常有点睛之妙。不过武侠小说,还是要以武功、侠义为第一要务,琴棋书画等雅艺影响不了大局。所以我们也不必纠结于围棋直接在金庸小说中所占比重,倒是可以凭借围棋的眼光宏观去看金大侠作品。江湖上的波诡云谲、人心的善恶一念,都是天地一枰棋中的某一步落子,世间万象汇聚,便成了最为宏大的一张棋谱。
  金大侠数度修订作品,及至暮年又推出新版。但之前的“三联版”已经深入人心,老萧亦未曾拜读新版,本文选取内容都出自三联版,不知金大侠在新版中是否有所修改。
  人生如书,世事如棋,掩卷长思,临枰静默。大师驾鹤而去,但经典长存人间。再精彩的书都不会让后人畏难止笔,再恢弘的棋局总将有新的妙谱颉颃。正是: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此中真意谁可解,枰前忘忧谱新篇。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