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的围棋人生

微信公众号:道弈(微信号:daoyi6666)  2018-08-26

我六岁时学会了围棋。我报名参加在宁波慈城举行的围棋比赛,参加的都是大人,只有我一个是小孩。

比赛结果我获得冠军,我误以为围棋是这样简单的竞赛,大家都夸赞我是天才少年,自不量力当以为真。

数日后有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当时的围棋高手,他授我六先我还一败涂地,我才知道棋力还有比我高的。我的脾气倔强,不肯轻易认输,到上海虹口的内山书店买很多围棋书,日夜研究,而棋力稍有进步,已有二三级棋力,后来迁台后取得日本棋院业余六段荣誉段位证书。

我认为围棋是很有意义的竞赛,不但其内容,而且从黑白二种棋子在盘上展开复杂的变化,且没有严格的规则,历经四千年未见衰退,至今业已推展至全世界,逐渐普遍。

几千年来万物干变,衣物与房屋,显有改进,因有缺点才有需要改革,万物都要进步,事实上是有了进步,但只有围棋没有改变,一直保持原状。

每一颗子都是自由、平等,也没有象棋将卒之分,可在全局飞跃,行动客观不存在限制,实是自由、平等、民主的公平竞赛。

不论东洋西洋,甚至言语不通以同一规则、同一观念争胜员是最大的魅力,古代中国人把围棋称为“手谈”,有道理、有意思。

天下没有像围棋这样好的东西,我从小酷爱围棋,起因在此。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从上海到台北,创立中国围棋会,当时是民间组织,一九七二年改组为财团法人,并发行围棋杂志达三十年之久。

从一九七四年起我着手改革规则,这就是曾在日本围棋俱乐部及棋道杂志发表多次的“计点制规则”。

另外,我发起新闻棋赛,目前所进行的有新生报的“名人赛”、民生报的“棋王赛”及自立晚报的“国手赛”。新闻棋赛之外,也举办多次国际友谊比赛,诸多围棋活动在近三十年来有惊人之发展,我为了国内围棋之发展与普及努力不懈,但我认为还不够。

我的年龄还不算老,自以为还有行动,但万事总要接棒长流,而决定做最后的一件大事。

说是创立“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作为围棋工作的永久机构,以推进围棋的普及与发展。“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已于今年八月二十六日在国宾大饭店二楼举行成立大会,由前总统严家淦先生担任名誉董事长,董事长一职由清华大学理工学院院长沈君山博士担任。

基金会的宗旨为全国国民的围棋教育、提高棋艺,加强国际围棋交流及推行计点制规则等。

基金会的工作范围是与政府合作在各学校进行围棋教育。发掘天才儿童、接着优秀少年棋士、强化并发展新闻棋赛及电视快棋、推行计点制规则及合乎基金会宗旨的一般事业。

人一定要用脑筋,不用会銹,学生们单看书是没有用的。运动是不坏,但修养心身、陶冶性情,围棋的功能更大,也更有益。某一些国家把围棋并入体育科目,增进学生们的智力与体力,有益于心身锻炼,无人能予否认。教导学生们弈棋,经过报纸、电视之媒体可以大事宣传,围棋自然普及,围棋人口也会增加。当然,在短期间实现是有困难,但花费十年、二十年总有实现之一天。从小学生开始学习围棋,将来做一个堂皇的社会人士,定能贡献国家甚至全世界,学生们专于围棋,不会成为不良少年,社会也由此而安定、繁荣,也非言之过甚。

为了发展、普及围棋,我们还需要做很多事情。第一是供应合于规格的棋盘与棋子,我二十年以来不断设计制造良质良型的棋盘、子,有讲究的围棋工具,才能保持高尚的风格,提高弈棋者的品性,也不被门外汉所指摘、误解。第二是完成计点制规则,如果没有完整精密,毫无缺点的规则,则纠纷迭起,为初学者所畏惧。我研究了十年总算完成。第三是改善对局环境,在幽美宁静的房间,适度的光线,没有高声谈话,在友谊气氛之下切磋棋艺,在这样的环境,不作宣传自然会来。使用高级棋盘棋子及完整无缺的计点制规则,在良好的环境里弈棋,各界人士对围棋定有更深的评估与认识。

我不要名,也不要利,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做有益于发展围棋的每一件事,这是我的梦,我的一生没有虚度。


作者:应昌期
发布于应氏围棋网《应昌期传》电子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