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脉相承的棋道:吴清源围棋与AI理论竟殊途同归

2018年06月15日 16:36 体育综合


吴清源



  来源:公众号 李劼围棋

  人机大战之后,许多棋手都发出感慨,从AlphaGo身上看到了吴清源大师的影子。吴大师是近百年来公认的天才棋手,统治日本棋坛30年。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同时汲取了中国古棋与现代围棋的理念,思想独树一帜。大师晚年提出“21世纪围棋”的理念时,也颇有争议,甚至有人评论“到底是大师智慧还是故弄玄虚”?

  等到AlphaGO出世之后,我们居然发现,吴老的很多理念和招法与AlphaGo颇有相似之处,而吴清源大师生于20世纪的中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师晚年曾讲过,每日都要研究易经,在2005年的一次采访当中,吴老开门见山:“围棋本来就是解释《易经》的。”一语可谓石破天惊!吴老认为:“因为尧舜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所以,一切就是拿符号比。上古时的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尧造围棋,都是一脉相承”。


  能否这样假设:中国古棋-吴清源21世纪围棋-AlphaGO三者的围棋理念是融会贯通的,中国古棋的理论本身就是暗合天道,只是由于近代中国围棋的衰落与我们的忽视,而没能掌握其中精髓。


  图一(天一生水)  吴大师晚年潜心研究21世纪围棋,认为黑棋第一步应当走在上方星下的位置,这招棋是从易经上悟出,叫“天一生水”因为水位在北方,因此黑1下在棋盘的上边(北方)闲话到此,接下来我们就来论证中国古棋、吴清源21世纪围棋、AlphaGo三者之间的共通之处。


  图二(当湖十局)黑棋范西屏对白棋施襄夏,中国古棋巅峰之作,两位棋圣的顶尖对决。古棋白先,当白1挂时,黑2被认为是当然一手,至白10为流行布局,好比现代的中国流。白11双飞燕,黑12靠压正确,这一下法今天仍在使用。这里先不去计较座子和还棋头规则,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点:1、古人认为星位是“道”,2、起手挂角、3、挂角可脱先、4、双飞燕压一边。


  图三(吴清源21世纪围棋)研究背景是韩国围棋统治时期,韩国棋手喜爱的一种下法(黑5挂角,当时白6基本上都是走7位,黑走A形成韩国流)吴大师从白棋视角提出双飞燕不可怕,白6可以脱先挂角,黑7双飞燕白8靠压,至12白棋不坏。本局可以总结出几点:1、白棋双星开局应对,2、黑挂角可脱先、3、双飞燕压一边。


  图四(AlphaGo自战对局)AlphaGo-Zero黑对AlphaGo-Zero白,最强版本的AlphaGo自战对局,AlphaGo-Zero没有人类经验,完全靠自学成才。黑5挂时,白6选择脱先点角,思路与古棋和吴清源大师下法相似,黑11双飞燕,白12还是选择靠压。从本局也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1、开局占星位最优,相似座子,2、占星后起手挂角,3、挂角可脱先、4、双飞燕压一边。

  从上述可见,中国古棋、吴清源21世纪围棋、AlphaGo对围棋的理念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开局占星最优、起手挂角较好、尤其是挂星位脱先、双飞燕压一边这一理念三者高度吻合。围棋是古人诸多发明之一,我们不可忽视老祖宗的智慧,古人虽然没有AI的计算能力,却因为对于“天道”的把握,总结出了围棋的基本理念,吴清源大师的继承和AlphGo的下法也说明了这一点。本篇从开局的思路进行了印证,仅仅是管中窥豹,古棋理论-吴清源-AlphaGo三者相通之处众多,未尽之言,留待后篇。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从吴清源大师与AIphaGo下棋思路,再看中国古棋之理论(二)-吴清源大师21世纪围棋下法与AI相通



2018年6月16日   棋友文采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李劼围棋

上一篇中的一些未尽之言,本文接着讨论。先说明一下笔者并非研究古棋及规则的专家,只是生平崇敬吴大师,小时便学习过大师所著《黑布局》、《白布局》,成为职业棋手后,又看了不少关于大师的著作,如自传《中的精神》、《吴清源擂争十番棋全谱》、《吴清源21世纪围棋》等等,AI出现后,对于古棋-吴清源-AIphaGo三者之间的联系,很感兴趣,在此阐述个人观点权当抛砖引玉。再次申明:讨论内容限于-古棋-吴清源21世纪围棋-AIphaGo的相通之处,不讨论古棋、今棋水平高低的问题。追求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古人的棋现在还能够用到的不多,但围棋理论方面的著作十分丰富,如《棋经十三篇》、《围棋十诀》、《弈理指归》等等都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AIphaGo是依靠胜率征服人类,文字理论相对缺乏,吴大师有理论有实战研究,并且战绩超群,所以三者结合起来研究。如果能用古棋理论来解释AIphaGo的棋路,不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古棋离AlphaGo过于遥远,需要吴大师在其中承上启下。上篇主要阐述理论,本篇来点干货,重点通过实战下法及AI数据分析寻找答案。我们通过吴大师做为桥梁,首先论证吴清源大师21世纪围棋下法是否与AI相通,再论证吴清源21世纪围棋是受古棋影响。这样就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


论证一:吴清源大师21世纪围棋下法是否与AI相通?相通不代表完全一样,就算是AI下同样的局面,两次选点也会出现不同选择。人的水平即使再高,拿去和AI比也是强人所难了。我们先看一盘实战对局:


图一(2005农心杯三国擂台赛,中韩主将对决)黑棋是韩国传奇李昌镐,当时黑5单关守角的下法还较少,走的最多是A位无忧角。白6分投认为是理所当然,黑7逼住,白8拆二,此时李昌镐黑9立刻点,再11压住不多见,一般是先B挂角,等占完大场回头再走9点,至黑17,当时研究室认为黑棋还不错,白棋略缓,但大问题似乎也看不出来。(本人当时也在研究室,所以印象深刻)


图二(AlphaGo教学工具分析)我们用AIphaGo教学工具分析一下,从本图看下到这儿白棋相比起始胜率已经亏损了20个点!这恐怕就不能说是稍损了。黑棋现在小飞刺一手已经有66.5%的胜率,李昌镐实战选择上方拆边也有59%胜率,(绿色圆圈是AIphaGo推荐,蓝色圆圈是人类棋手下法)短短数手间黑棋就占了20个点的便宜。那么白棋的问题出在哪儿?


图三(吴清源大师研究的白棋应对方法)后来笔者在围棋天地专栏《大师智慧》中看到吴大师研究了这一局,吴老认为白1应当靠黑角,这一招非常罕见,布局就把对方撞厚,不符合现代棋手的理论。接着黑2虎、4立,之后白5拐至黑8先手定型,此时白转而脱先走9位拆又是奇怪一手,一般要走也是10位拆边。接着黑10逼住,则白11点、13爬过,吴大师认为白棋并不怕。

当时看了这一讲解,本人半信半疑,总觉得白1靠把下不出手,实在不敢用。为了证实其他人的看法,又搜寻了那几年同一开局的棋谱29局,其中仅有一局采用了吴清源大师的推荐,我们先来看看是谁用了这一下法:


图四(2010第15届LG杯预选决赛)本局韩国“围棋皇帝”曹薰铉老师执白,大家不要忘了曹薰铉是濑越宪作的弟子,与吴清源大师乃是同门,算吴大师的师弟,显然曹老师认可师兄这一观点,至白20完全按照吴大师的思路,黑21夹,进入战斗。遗憾的是,已过巅峰期的曹老师最终还是以失利告终。

以上说明了吴清源大师“21世纪围棋”下法并非主流,竞技比赛是胜者为王,吴大师年事已高,不能参加比赛,只靠理论大家未必心服口服,少数信服其理念的棋手又不一定能在比赛中获胜,但正应了一句话: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图五(AlphaGo教学工具分析)有了AIphaGo事情就好办了。这个局面AlphaGo完全赞同吴老的观点!白棋现在靠一手黑棋胜率46.2%,多数人选择的拆二黑棋是48.8%。看到这儿是不是有点激动了,我们再往下看。


图六(AlphaGo教学工具分析)至白12与吴老完全一样,AIphaGo没有虎的选择,黑13变招,以下至白26手,黑此时走绿色圆圈最后一手,黑胜率46.1%,说明白棋不坏。简单来说,吴大师的思路即便不是最佳,总比之前的拆二要好得多,大家如有兴趣可以用教学工具看看。为了进一步证实本人又用目前开源的Leela-zoro进行了分析。


图七(Leela-zero分析)Leela-zero的实力已经远超人类,不会比AlphaGo教学工具差多少。本图很直观,Leela推荐了5个选点,吴大师的靠角也是其中之一,虽然不是最高胜率,也仅差1.1%,比拆二明显好。


图八(Leela-zero分析)白8靠至黑15这几招棋,Leela-zero与吴大师讲解完全吻合,黑13与AIphaGo的判断有出入,从胜率显示白棋没有吃亏。至黑15,下一手Leela-zero推荐点在小目的位置。


图九(Leela-zero分析)从本图分析可以看出,Leela-zero点完之后的选点和吴大师推荐的又是完全吻合,这个就有点神奇了,其实白棋先走3位拆,还是先角上点一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所以Leela-zero分析与吴清源大师的吻合度接近100%。


图十(黑不能挡)白棋点的时候黑棋如挡下,白2可以打吃,黑3接,白4再拐,以下都是必然进行,黑棋对杀明显不利,角部被杀不能考虑。

以上分析证明了吴清源大师的下法无论与AIphaGo还是Leela-zero吻合度都很高,即使保守估计也有80%-90%相似吧,要知道吴大师的下法还是AI出现10年以前的,换了现在,要怀疑你有疑似某某行为了!因此可以判断:吴清源大师21世纪围棋下法与AI相通。并不夸大讲,AI出现前的年代,只有吴大师是最接近AI的,只是大师讲的棋很难看懂,懂了也没几个人敢用。用了棋力不到也得不到重视,许多好思路难以发扬光大。最后还是靠AI出手证实了一切。那么吴大师的围棋理论到底源自何处?我们下一篇接着讲:吴清源大师21世纪围棋下法与古棋理论是否相通?


长按二维码或扫一扫,欢迎关注李劼围棋

(弈客编辑YK009)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