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南:对围棋要有敬畏感-晚报杯专访中国围棋协会前主席王汝南
2018年2月2日 人物访谈
在往届 " 晚报杯 " 赛场上,总能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围棋界的人亲切的称呼他为 " 王老 "。只要有时间就会泡在比赛现场,看棋手对弈,与老友或棋友交谈,精神矍铄的他总是温文尔雅、面带微笑。
王汝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辽沈晚报 · ZAKER 沈阳记者王冠楠摄
2017 年 12 月 29 日,王汝南正式卸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当很多人猜测他还能否出现在本届晚报杯的赛场时,记者又在赛场看到了王老的身影。当记者提出采访他的想法时,王老亲切地说," 我们就赶在午饭前聊一聊吧!"
关于晚报杯:" 见证它的成长但不把它当孩子 "
由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和中国围棋协会共同发起的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在各家晚报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 31 年。
"31 届晚报杯,除了有几届出国有事情没能参加剩下都参加了,怎么也能有二十五、六届了,一晃就这么多年过去了 ",作为赛事的发起者,回忆起晚报杯的成立、当初创办比赛时的情景,王汝南感慨良多。
(网络图片)
" 当初因为下棋的人很多,而且大部分还是业余的,可是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业余棋手的比赛。所以各个地方一些业余高手也好、爱好者也好都提出来希望通过国家体委发一个文来办比赛 ",王汝南回忆说,当时并不容易,因为公家也没钱,个人也没钱。
而在与报社记者打交道的过程中,王汝南萌生了通过晚报来办赛的想法," 当时想晚报都是非常贴近市民的,平时也经常登一些琴棋书画什么的相关文章,就找来了当时北京晚报一起牵头,让他们去找几家晚报商量下。"
第一届全国只有 8 家晚报一共十几支队参加,而近几届参赛队伍都在 50 支以上,王老对 " 晚报杯 " 如今能有如此规模和影响力感到非常高兴。现在的晚报杯虽然名字叫业余锦标赛,其实已经相当职业化、专业化了,很多职业高手都是从晚报杯成名的。
(网络图片)
当记者问王老看着 " 晚报杯 " 一路成长,是不是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长大时,他给出的答案却是否定的," 这个问题之前也有人问我过,我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从来不觉得这个事业对我个人来说是怎样怎样的,我把‘晚报杯’当成一项事业,只能搞好,不能搞坏,对待围棋事业,热爱是一方面,还要有敬畏感。"
关于小孩学棋:" 不能只跟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下棋 "
近年来,围棋越来越竞技化,冲段少年也越来越多,但是王汝南认为,对于刚刚学棋的孩子来说,还是要提倡 " 快乐围棋 "," 我现在提倡的就是快乐围棋,我以前做棋院院长的时候不宣传这种说法,因为我那个时候就是要带着队员取得好成绩,但是做了围棋协会的主席之后,我在全国到处都传宣扬快乐围棋。"
王老解读说," 快乐围棋 " 包含两个方面,成年人,工作压力很大,要有一个好的爱好,一个可以精神修身养性的地方。对孩子,不是一定要把孩子教到什么水平,而是孩子在下围棋的过程中,让孩子喜欢它。
" 水平进步应该是引起孩子喜欢围棋的诱因,但是不同水平有不同的乐趣 ",王老强调说,小孩千万不能只跟水平高的下棋,因为那样孩子天天就是被打击,被蹂躏,跟水平高的下棋是为了学习、找自己的毛病,跟不如自己的下棋,可以提高信心和乐趣。"
王老强调,围棋虽然是分胜负的,但下围棋的本质不是为了拿成绩、拿奖金,而是一种精神文化," 对于孩子,围棋是一种素质教育,不是一味地去要求孩子做到什么程度,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在学棋的过程中,知道得失、利弊、大小。"
关于下一个柯洁:" 天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
本届晚报杯,柯洁也来到昆明,参与了论坛。很多小棋手的家长都渴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称为下一个柯洁。
当记者问到王老如何看待 " 下一个柯洁 " 的话题时,他给出的答案是," 天才是可谓而不可求的。"
"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有这个愿望,不能去责备,但是要淡化 ",王老认为,只有自身具备条件又喜欢围棋,真的是出类拔萃了,这个时候再加以培养才是比较合适的,而不要一开始就抱着这个思想,否则孩子的压力会很大,家长也容易失望。
" 我都 72 岁啦,该退休了,但是以后不会离开围棋 ",王老感慨说,做了一辈子的围棋工作,也离不开围棋了。
辽沈晚报 · ZAKER 沈阳记者王冠楠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