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棋魂中的小小细节 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关于御城棋

来源:新浪博客  转自贪婪大陆  2007-01-24 17:54:19

关于御城棋


(一)

    上文提到,小光看了两本佐为的棋谱,一本是《秀策棋谱》,一本是《御城棋》( 如图,就是黄色的那本书啦),下面,就和大家谈谈“御城棋”的由来和本因坊秀策在御城棋战的表现吧。看了以下的故事,大家还会知 道“本因坊”和“名人”这个名字的来历。嘻嘻,我也是看了这些资料才知道,“本因坊”和“名人”竞是来自同一个人呢。

    说到“御城棋”,首先要谈谈上文提到的围棋“四大家”。十六世纪中叶,日本出 了一个叫做日海的小和尚。年纪轻轻便以棋艺名动天下,连当时日本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织田信长都对他佩服不已,称他为“名人”。 (塔矢名人,你的头衔原来是从这儿来的呀。)

    织田信长于战场死掉,日海整整一年闭门不出为他祈求冥福,连棋都不下了。这件 事让当时的织田派的大将丰臣秀吉知道后,十分佩服,于是拜日海为师,同时为他立下了一个“棋所”,作为第一国手的荣誉,拨给米粮 。(相当于官方认定的第一国手耶!!!)

    这个“棋所”,就是日后四大家争夺的关键。也就是说,谁当上棋所,谁就能独揽 棋界天下!这样一个宝座,怎么能不争得你死我活呢!(如果佐为在,你们就不用争了,嘿嘿嘿~~~~)

    后来,日海在秀吉的帮助下扩建了寺庙,自己也改了法号,不叫日海了。改了什么 法号?大家猜猜看!

    什么!你猜不到???当然……当然,就是本因坊啦!!!!!

    原来本因坊是一个和尚的法号啊,怎么……老觉得怪怪的呀,汗~~~~~后来, 至第二十一世本因坊退位后,本因坊不再世袭,成为一个比赛的名称,这便是现在日本的“本因坊战”,其冠军则称为本因坊。

(二)

    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上台执政,而德川同他的前辈秀吉一样都是棋迷。加上当 时的天皇也爱棋,一天到晚拉算砂和尚(就是本因坊啦,那是法号,算砂是名字)进宫下棋,没说的,围棋自然成了“国技”。由于举国 上下皆尊棋道,自然生出许多围棋门派,之中以本因坊、安井、井上、林这四家为主,即人们常说的“棋院四家”。

    那时的围棋分段可与现在大大不同。九段是最高段位,却只能有一个人,也就是“ 名人”。一旦晋升为九段,就意味着随时会被任命为“棋所”,因此,二者可看作是同义词。

    插上一句,不同时代的事情真的是不能同日而语呀。记得不久前看到一张报纸上谈 到的一件事,据说是我国的马晓春九段一次在日本时,旁边有一个他不认识的人,他本想问问对方的段位,后来心有顾虑而没有开口。后 来才知道,那人竟然是个九段,不由得庆幸幸好没有真的去问。汗~~~~竟然还有马晓春不知道的九段!可见日本现在的高段位者泛滥 到了何种地步,据统计,现在日本有129位(是这个数字吗?请原谅我这记性~~~反正不会差很多啦,大概就这个数左右吧)九段。

    不夸张地说吧,对于现在日本绝大多数的九段,有没有秀策那个时代七段的棋力, 这一点我感到很怀疑。因为在当时,棋院四家的家长都常常只有七段的段位,许多棋力高超的人,包括有的一家之长,费尽无数心力想得 到八段的段位,却一生未能如愿。八段都可说是凤毛麟角,更何况是九段!有些年月间,整个天下也没有一个九段的人。(天啊,好严苛 !!!不过……还是比现在九段泛滥的好。)

    呼————
    总算把大致的背景交带完啦!现在正是开始向大家介绍让本因坊秀策大出风头的 御·城·棋 !

    从德川时代开始,四大家的棋士们每年一度聚会于江户城(东京),在天皇或将军 面前对局,这就是“御城棋”制度。御城棋又叫天览棋。比赛规定,每年十一月六日报名,由四大家协议,决定对局者之间的比赛标准, 是最隆重的盛会。

    当时,由于四大家对外实行技术保密,平日轻易不与别家的棋士对弈(因为这个, 不知道有多少名谱流失,门户之见的错过呀~~~),所以除了争棋外,御城棋便成为公开较量的唯一场所。对参加御城棋比赛的棋士来 说,对局胜负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本门一门荣辱,甚至与日后棋所宝座归谁家所有有关。大家可以想见这项棋战的重要程度 吧!棋赛本身代表的天下最高水准,棋赛背后蕴藏的家族兴衰……天!!!

    因此,对局者无不全力以赴,比赛紧张酷烈的程度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也着实下出 了许多精彩绝伦的好棋。而在御城棋的历史上,最光辉耀眼的大宗师便是:本因坊秀策。


(三)

    幕府年间,四大家出奇制胜,常常有所谓“秘藏弟子”,非到高段或上手地位不公 之于众。桑原秀策(本因坊秀策)便是当时的本因坊秀和的秘藏弟子。(为什么这些人的名字都差不多?道策、秀和、秀彻、秀策、秀哉 ……汗,你们又不同辈,干嘛这么多人都用差不多的名字,害我开始看的时候头大如斗~~~~~)

    在谈到秀策在御城棋的表现前,先插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上面大家已经知道了秀策 与幻庵因硕的“耳赤之局”的典故,也知道了名人棋所的由来。可是大家却不知道,幻庵可不是第一次吃秀策的苦头了,呵呵。早在秀策 十四岁那年,他在与秀策的老师秀和下争棋的时候,就曾吃过秀策一个大亏!!!

    争棋,顾名思义,这可是为了争夺“棋所”的宝座下的棋!当时的幻庵可是唯一的 八段!幻庵上书之后,本因坊家和井上家经过一番明里暗里的斗争,最后元老们批示:按古例,进行争棋!

    第一局棋整整下了九天一夜,堪称精彩绝伦,其间幻庵思虑过度,二次吐血(看过 笑傲江湖中的“呕血谱”吗?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呕血谱”!!!),秀和的黑棋四目胜。这局棋被日本棋坛称为“献身的争棋”。

    第二局棋共下了三天,亦是从头到尾绝无冷场的精彩好局,也是幻庵毕生之代表作 。日本棋坛称之为“失棋所的名局”。可怜幻庵本可下做和棋,打个平手,最后关头一时误判,被提了六子,而终局后正好输了六目!( 这人怎么这么背呀~~~~~~~~~)

    秋去冬来,第三局棋开局。幻庵自知此乃最后一搏,赛前已破釜沉舟,准备孤注一 掷。他自请执白子,开局之后果然气势汹汹,下至中盘的时候,幻庵布下了一个极其精巧的陷阱!白 122、124 是所谓“鬼手”,声东击西,暗暗布置罗网。当幻庵下到了白子的第136手时,只要秀和的黑子照惯例顺手一挡,右上的一条大龙就要 全部被白子吃掉!秀和果然上了当,不假思索拿起黑子便要挡,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听得旁边“啊呀”一声,有只杯子被打翻了!

    大家猜到是谁了吧。那就是咱们的秀策!!!

    当时的秀策十四岁,身为秀和的弟子坐在一旁为老师记谱。眼见老师就要中计。情 急智生,马上装作失手打翻了杯子,(啧啧,聪明的小孩!!!)秀和瞪了这个“毛毛躁躁”的小弟子一眼,这一眼可救了他的命!看见 小弟子一脸的惊慌失措,似乎另有蹊跷。秀和何等精明,马上知道有文章。回到棋盘上,定睛一看,惊出一身冷汗!于是黑 137不下挡而上扳,之后更是下得固若金汤。幻庵的妙计全盘落空,最后输了四子。他的心情就不用再描述了,从此之后,名人棋所的 雄心付之东流。(你也是天才,奈何生在巨星的年代!时也,运也!唉~~~~~~~~~~~)

    秀策一出道,凭着“耳赤之局”名闻天下,幻庵大败如斯,绝非偶然。事实上,连 他的老师秀和那时也让不了他了。嘉永元年(1848),二十岁的秀策升为六段,并被立为坊门迹目(本因坊的继承人)。翌年(18 49)正式参加御城棋赛,由此进入了他一生最光辉的时代。

    秀策为何被尊为“棋圣”?最重要的原因:参加御城棋赛前后十三年,共经十九战 ,创造了御城棋赛的全胜纪录!!!

    当时,弈风之盛已到了空前地步。一般显宦豪商,以请棋士来家教棋为时髦,并经 常举行棋会、研究会等,请好手下棋,指导费也相当高。那个时代,是围棋的黄金时期,连贩夫走卒都会几手棋!(就像我国宋朝词风最 盛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可张口来上几句。)

    十三年,十九局御城棋赛。位子是天皇座前,棋赛的结果关系到个人前程,门户荣 辱。在这样的情形下,即使你身为名人棋所这种官方认定的第一国手,有谁敢说不出一、二局岔子?围棋之中,一子一地的得失都至关重 要,即使你的目数只比别人少半目,那也是输!何况对手全都是当时第一流的高手,若非旷世奇才,怎能够有此战绩?秀策当真不愧被后 人尊为“棋圣”!!!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