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厄尔布尔士山下的围棋故事连载(一)-楔子

2017年7月31日   棋友文采


本文来源于微信号:史啸虎杂谈

前言:《厄尔布尔士山下的围棋故事》连载文章出自《我在伊朗下围棋》一书(华文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的原书稿,里面保留了一些当年因伊朗核问题而未能刊出的故事内容,拟连载此书稿以飨读者。

楔子

1991年12月中旬的一个周末(伊朗的周末一般为星期五)的晚上,位于厄尔布尔士山南麓的伊朗首都德黑兰全城静静地飘着鹅毛大雪。在其北面地势较高的沙黑德街区的一栋平房式别墅里,灯火通明,温暖如春,一个上百平方米的大厅里或站或坐着二三十个衣冠楚楚的男人和女人,他们或低声交谈,或默然静候。大厅的一角还围站着几个人,在低头观看两个人埋头下围棋。除了那两个在沙发上相对而坐的对弈者神情依然有点紧张之外,其他观战者的心情看起来都很平和,似乎他们对这场比赛的结果都已了然于心。这局棋无论谁输谁赢,结局对他们而言早已无足轻重,他们只是在平静地等待一个众所周知但却有待发布的消息而已。

这就是第一届中国、日本和韩国驻伊朗外交商务人员业余围棋争霸赛即将最后结束时的现场情形。那两个埋头下棋者之一正是笔者,当时我的身份是国内某国有大型涉外公司驻伊朗首席代表,在国内业余棋界虽无任何段位,但就在这次比赛当晚早些时候第一盘比赛前却被日本与韩国这两国的一干业余高手们一致公推为业余5段;而另一位对弈者的业余段位虽然只有3段,但其身份却很显赫:日本的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丸红株式会社的社长——春名和雄先生(?)

这场争霸赛从那年十一月中旬起每周一次,已经在德黑兰的这栋别墅内进行了四个回合。这天是其最后一个回合。此时,其他所有选手的赛事都已经结束,只剩下我和日本这位丸红社社长先生的这最后一局比赛还没有结束了。在此之前,我已不知不觉连胜了十一局,真像有神助一般。

比如,第一回合的第一盘棋我就干净利落地赢了这次比赛的最高段位棋手韩国的金镇宇6段。据说,这位金6段前几年曾参加过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并获得过第六名。我能战胜他,实属幸运。接下来我也是连战连捷,一次也未尝过败绩滋味。那天晚上之前,我都是以3段名义被让先方式连续打败了日本和韩国的好几位业余5段棋手,而其他几位3段或4段的日本和韩国棋手,我也都以猜先方式逐一战而胜之。即便是在被现场“荣升”5段后(详见本书第四章《被封5段》——作者注),我也第一次以分先方式执白战胜了日本方面的最强手——佐藤5段。

在这次国际业余围棋比赛中,到那时为止,与我的全胜相比,其他所有棋手都至少输掉过一盘。如日本的佐藤5段。他是日本驻伊朗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在日本选手中实力最强,成绩也是最好的棋手。当晚在与我对弈之前,也是一盘未失。可惜的是,在当晚第一盘他在输给我之后又紧跟着输给了韩国的金镇宇6段,而这位大名鼎鼎的金6段则在上个月第一回合的第一盘中就早早地就输给了我。

因此,比赛结果已经非常明朗:无论我和社长先生的这最后一盘棋是输还是赢,我获得这次围棋争霸赛的冠军都已经是板上钉钉,毫无疑问的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所有已经结束比赛的选手们,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因不知道其他比赛结果,可能只有正在埋头厮杀的我和我的对手除外。

印象中,那位年长的社长先生的相貌和蔼可亲,对我也很客气。只是他英语不行,而我的日语口语也只能对付。所以,下棋前后我和他语言上的交流并不多。可是,这位老先生却在纹枰上给了我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他这个业余3段竟然以半目之微打败了我这个迄今没有败绩并在当晚刚刚跳级被荣升“5段”的“史5段”!让我的这次国际业余围棋比赛的征战历程竟然是以一盘输棋结束的。真让我感到遗憾。

回想起来,那盘棋我的确掉以轻心了。

刚开始,我居然跟执黑的社长先生下起模仿棋来了。要知道,我从来没有下过模仿棋,内心深处甚至还对下模仿棋有点儿反感。模仿棋本身是围棋规则许可的,但模仿的结果必然会减少棋盘上的变化,而这并不符合围棋的创新求变的精神。不仅如此,模仿棋其实是一种心理战法,对模仿者而言也是一柄双刃剑。弄得不好,往往可能伤及自身,尤其是在边角处都已占完,开始争夺中腹时更是如此。这个道理我不是不懂,但不知为何,当时的我,神使鬼差,竟然一直模仿他围起大模样来!而我历来是不喜欢走大模样棋的。

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的心态显然是奇怪的。我虽然没有想到冠军不冠军的问题,但我却对自己的5段不5段的问题在乎起来,而且还老是念念不忘。我始终不晓得自己走大模样棋,是不是因为自己过于看重先前被佐藤等公推为“5段”的结果?但我很快就知道我走这个大模样的模仿棋实在太轻佻了,因为我一下子就吃了一个大亏。

所谓模仿棋就是一方随着另一方在棋盘的对称处落子,形成的棋局在一定手数内可能是完全一样或对等的。倘先行方(即被模仿方)只是按部就班地在边角处占空,模仿其走棋还无妨,最多是一个心理战而已。但是如果模仿子数走多了,比如说棋盘边角处都已走完,模仿方再继续跟着被模仿方围中腹,倘先行方利用先行之利先占据天元位置,那么,模仿方就必然会因天元被占而无法继续模仿下去,而且,对围起来的实空也必然比先行方要小得多。所以,很多对局都是要么不走对围,要么在棋盘边角处棋势还没有定型时,模仿方就率先结束了模仿。然而,那天我就是选择了一种最愚蠢的方式去模仿的。

社长先生很聪明,他以前可能有过走模仿棋的经验。所以,当他看我与他走起模仿棋时,就一直不紧不慢地按照上述次序开始占据边角,然后模样对围,并在走向中腹的最紧要关头率先占据了天元!即便如此,我也没有完全清醒过来,竟然无所谓,又走了一步模仿棋。不过,因天元被占,这步棋无处模仿,竟然走在天元下一格上。社长先生见状便沿天元以降一个大跳,将下面大空隐然笼罩起来了。这时,稀里糊涂的我才发现,自己实在是犯了一个连初学者都很少犯的大错:我模仿对方围起来的模样已经比对方整整少了一路棋,而且对方占据天元的那个子攻守兼备,在棋盘的中央正睥睨四方,熠熠生辉。

那天也许是我赢了佐藤先生后太得瑟了的缘故,边角处模仿完了还想继续模仿下去,而我对模仿棋却一点也不懂。结果恰恰在这最重要的天穹地带下了随手棋,未能及时主动变化以结束模仿,让黑棋一下子占了先机。模样此消彼长,一步棋占先的差别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我的形势一下子就坏了。此时的我摇摇头,心里有点恨自己:一个空头支票似的5段名头就让自己如此神不守舍,太没出息了!

自责让我彻底清醒过来。我现在别无选择,只能拼命。于是,我便将从韩流处学来的翻盘术当做法宝祭了出来。我开始想办法到处生事,或碰或断,或扳或压,以寻求翻盘良机。但社长先生不是佐藤,在大优之下,他懂得什么叫安全为上,见好就收。于是,他避免和我比拼算路,也不厮杀,而是明智地让步,只要守住黑空即可,并不纠缠。这种柔软的妥协对策有利有弊。其利,是指不至于因一次算路不周的厮杀而导致崩盘,输掉此局;其弊,则是指老是这么让步下去,损失也会集腋成裘,就不怕自己最终目数不够吗?但是,社长先生很幸运,先前在模仿棋时建立起来优势实在太大,连续这么多的让步虽然让我在各个局部接触战中捞到一些油水,挽回了不少颓势,但仍不足以翻盘。

棋局没有大的波澜,很快就进入小官子阶段了。而我反败为胜的余地也越来越小,甚至再也找不到了。由于是对围大空的棋,官子几乎是一目了然,没有什么也不需要多少复杂计算和比较的地方。

局势大差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心头。结束时,我已经没有心情仔细数目了,总感到自己输了。于是,便沮丧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静等别人帮忙计目,以判输赢。那位社长先生可能也没有想到能够赢我,所以当时他也搞不清自己是否胜了。我俩都没有吭声,就坐在那里用眼神交流。我给他的眼神是:你赢了。他给我的眼神却是:不会吧?

后来,一位一直在旁观看的韩国的棋手蹲到棋盘边,自告奋勇地当起裁判数起目来。那人仔细地数了两遍,然后判我输了半目。“只输这么点?”我虽有疑惑,但没有作声。而那位头发花白的社长竟然兴奋得像孩子一样,坐在那里就高高地举起了双手,仰头对着周围观战的且已经知道结果的人群交替地用日语和英语不停地大声说道:

“我赢了,我赢了!我赢了史先生,我赢了史5段了!”

社长先生赢我后的狂喜也表明我实在不该输掉这局棋。

可幸运的是,我虽然最后一盘输给了日本丸红社的那位社长先生,出现了韩国大宇建设的金6段与我都是11胜1负的局面,但由于他输给了我,所以虽然我俩同分,结果仍然算我荣膺第一届中日韩三国伊朗围棋争霸赛的冠军,而金6段则屈居亚军。不过,我方的另一位选手——中科院的吴仲谋博士则由于发挥不佳,大约只排位第6名。

那天晚上,我那盘棋是最后结束的。人们可能都已经知道了这次争霸赛的冠军归属,而输棋后的我当时并不知道赛事结果,只是依然沉默寡言地坐在原地发呆。我看到这次赛事的组织者韩国使馆的崔一秘(业余4段,他也参赛了)走到大厅中间,也听到他用发音有点儿生硬的英语说了许多情绪高昂的话,同时还看到他脸上出现一些随着语气做出来的鬼脸,但依然未能听清他所宣布的比赛结果。所以,当大厅里聚集着的几十个人将带着各种心情的目光聚焦到我这个冠军身上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哩。

这时,崔一秘开始向我招手,那架势似乎要我也大厅中间去。于是,我站起来走了过去,虽然我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叫我去。那时的我脑子里就像着了魔似地在想着一件事:“惭愧啊,我怎么会忘了占据天元了呢?”

这时,崔先生从一张桌子上拿过一个长约3尺、宽约1尺的硕大的礼盒,轻轻地打开盒盖,从里面取出一尊高约80-90厘米,满身珠光宝气并被轻薄的黑色沙丽裹着窈窕身材的印度女郎塑像,然后用双手端起来,转着圈子给大家看。这尊印度女郎塑像实在太漂亮了。当现场的所有人,包括我在内,看到这尊塑像,几乎都不由自主地睁大了而眼睛,也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明显带有夸张色彩的惊呼:“哇,——!”(关于这个美丽的印度女郎塑像奖品的详细情况,请阅读本书第五章第四节——作者注)

看到这一场景,崔一秘似乎为他的导演效果感到心满意足,然后就笑嘻嘻地将那尊印度女郎塑像交到我手里,又将我的左手拨弄一下,做成一个搂抱的姿势,使之斜靠在我的左胸前,然后才挤着眼睛,大声地用认真而诚恳的语气说道,

“Mr. Shi,you win the first place of our first international GO championshipin Iran. This beautiful girl now is yours. Congratulations!”(史先生,你赢得了我们这第一届伊朗国际围棋比赛的冠军。这个美丽的女孩现在是你的。祝贺你!)

崔先生的话音刚落,我还没有来得及说声谢谢,就听到“哗”地一声,现场几乎所有人都一边笑着,一边热烈地鼓起掌来。迟钝的我这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获得了比赛第1名,而且是中、日、韩三国第一届伊朗围棋比赛的冠军。!

说自己当时不高兴那肯定是假的,但心情并非那么欣喜若狂却是真的,而且,甚至还有点儿平静。那天,我在中日韩三国棋友们的掌声中将那尊漂亮的印度女郎塑像高高举起,向周围各位棋手和观众鞠了几个躬,嘴里连说了好几个“Thank you!Thank you,everybody!”并没有说出一般人在这种场合都会说的一些有着具体感谢对象的话语,以让自己的感谢更显得真实自然。我不知道当时自己脸上流露出来的是怎样一种神情,但连我太太可能都感到了疑惑。回家后她曾经这么问过我:

“你这次得了第一获奖不高兴吗?”

“唉,叫我怎说呢?都是那个钢铁项目惹的祸吧。”真实原因我说不出口,只好另找理由。(当时我负责在谈的一个钢铁项目出现了强有力的竞争者——一家德国公司,而伊方的态度也开始暧昧起来。为此我那几天的心情一直不好。——作者注)

棋赛结束后,人们开始互相告别,纷纷离去。我和我太太以及吴博士等也步出门外,准备上车,这才发现大雪纷飞,漫天皆白,周围的一切,地面、墙头、树上、屋顶、人行道,甚至街面上,都早已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透过门口和街上惨白色的灯光,我看到无数鹅毛般大小的洁白的雪花从黑暗的夜空里,像晚秋林间缤纷的落叶一样,悄无声息地飘落着,飘落着,……

那天夜里,德黑兰的雪下得真大呀!

以上描述的是二十年前发生在伊朗的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中日韩三国围棋争霸赛上决出冠军前后的故事。作者有幸成为那个冠军的获得者,虽然争夺这个冠军的最后一局是以我输掉的方式结束比赛的。但是,我仍然决定将这盘输局作为本书的楔子呈现给读者。这不是自谦,而是事实。而且,这篇卷首文中无疑还包含了许多有待叙述的故事和有待揭开谜底:

比如,围棋是人类历史迄今最伟大的智力竞技游戏,它还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那么,这场发生在中日韩三国业余棋界之间的围棋争霸赛又是如何能在伊朗这个与围棋几乎毫无关系的国度举行的呢?还有,我这个战胜过日韩各位业余高段棋手的中方参赛棋手为何说自己只是一个无段围棋爱好者呢?为何我后来又能以业余3段身份参加比赛,再后来却又在比赛过程中荣升为5段的呢?还有,为何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社长这样的大企业家也会来参加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国际围棋赛事呢?还有,中国参赛方还有一位名叫吴仲谋博士的棋手,他在本书中又会给读者演绎出一段怎样精彩的故事呢?还有,……

如果读者想要了解上述的那些疑问的话,那就让我在此书中娓娓道来,将当年这段发生在伊朗的一段非常精彩且鲜为人知的围棋故事按照先后次序逐章逐节地写出来,一一地展示给你们吧:

(弈客编辑YK009)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