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8日 弈客头条
12月15日,是日本棋院惯例的周四比赛日。大牌棋手或者休战,或者关起门来下没有网络直播的循环圈,棋谱直播的对局都是低级别预选赛中,诸如林海峰、工藤纪夫这样年过七旬的老棋手。他们的对手,大多也是籍籍无名的底层棋手,多半都是一年也赢不了几盘棋的群体,说出名字恐怕也没有几位资深棋迷能够认识。
这一天大竹英雄的对手竹清勇就是如此,作为一位1979年出生,2001年入段的棋手,职业生涯至今没有打入任何一项比赛的本赛。但当点开这盘棋的棋谱,浏览几步之后,恐怕很多人都会停下来惊讶两声,然后在心中默记一遍他的名字吧。
这盘棋开局前十手如下。除了白8还在常识范围内以外,白棋将棋子不先放在角部而是放在边路,完全是异次元的发想。虽然吴清源大师曾在晚年提出,符合“中和观念”的第一手应该是边星位,依田纪基也曾在个别比赛中采取这样的开局,但多手都落子边路而且还是五路,实在令人大呼罕见。
神奇的还有,坐在年长自己三十七岁的大前辈的对面,身为日本棋手的竹清勇竟然没有“这不尊重前辈”的观念,而是大胆采用了这种在人们眼里难免有些“过于失礼”的开局,也让人深感有趣。回到棋盘上,即使是以这种决绝的放弃角空的方式开局,真的拿出力量来真刀真枪厮杀未必杀得过大竹前辈的竹清勇,竟然一直靠虚花花的外势维持着局势的相对均衡,投子认输时差距也不算太大。
类似这样的奇特开局在日本棋坛为数不少,张栩、苏耀国2014年掀起的“五七布局”潮流犹在眼前,大桥拓文、小野田拓弥等也是热衷于空中飞舞的棋手。事实上,这种奇特布局的肇始,也是发源于日本棋坛的“新布局”。只是对于职业棋界而言,下这样的开局的人如果实力强大,就被称为“新布局”;如果实力不彰,则是“怪异流”。新布局时代过后,日本棋坛诸如白江治彦、村松龙一(他们现在仍然在世或现役)等棋手对于高空开局的激情更加英勇,但似乎很难被大众记忆下来。
相对而言,中韩棋界类似的布局创造要少很多。中国棋界这些年来只有一位甘思阳,而且只是固定的两手超高目,韩国棋界也直到今年才在围乙联赛中看到了独特的发想。有人这样总结:在日本,一位棋手无论输成什么样一年都能下至少九盘头衔战,相对于求胜,创造的欲望可能就要强一些。但对于很多中国棋手而言,输掉一盘棋或许就意味着半年,甚至一年没有棋可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