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柯洁第一课观后感:关于未知 关于“人定胜天?”

2017年09月03日15:55 新浪体育


柯洁与AlphaGo大战



  柯洁第一课观后感优秀征文九

      -醉雨泼袍带:一些话,关于柯洁,关于未知,关于“人定胜天?”。


  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有哪些看似很傻,实则很帅的行为?”,于是想到了柯洁九段曾经在《朗读者》里说过的一句话:

  “我非常渴望胜利,我非常渴望我能把它(AlphaGo)零封。”

  还有那一句,或许很多不甚了解棋手本人的路人也熟知的,“就算阿法狗战胜了李世石,但它赢不了我。”

  有人用两个成语来形容叫做“口出狂言”和“自不量力”,但我想这或许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全力以赴”。

  现在我们谈到“全力以赴”,普遍更加关注过程中的努力、奋进、不留后手。讲究谦虚、审慎时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者”为君子。

  行动固然是比语言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些对自己热切渴望的目标的沉默不语,反而成了放任自己退缩的借口,甚至逐渐演变成“反正我也没有将目标公之于众,就当我已经达成了好了”的惰性心理。

  因为没有说,所以不用为之负责。

  因为还未退到“死路”,所以不必“全力以赴”。

  但是你看,有人用他人眼里的“年少清狂”堵死了自己的后路,执子棋落间,人类终究是最大的赢家。

  我向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也在阅读科幻小说的过程中领略到由人工智能带来的不可名状的刺激感与对于未知的恐惧。

  很多时候,恐惧来源于不可控性。

  来源于猜想中那千万分之一最阴暗的可能性,来源于明知结局却只能睁眼看着事情坠向糟糕境遇的无力感。越是想要掌控,就越怕事情逃离掌心向着离经叛道的方向发展。

  若是时光倒回到六十年前,有谁会料到渺小的人类也会有逃离这个蓝色星球拥抱宇宙的那一天?而短短几十年时间,短到一个普通人还未走完他的一生的时间里,人类已经向更加广袤的星辰大海一次又一次远征而归。

  那些并不沉湎于蔚蓝色的摇篮,而怀抱着征服星辰大海的热望的人,他们眼前是漫漫迷雾,在未知的背后,会是幽暗险峻的万丈深渊,亦或触手可及的银河垂悬。

  无人可知。

  这不是一个关于“人定胜天与否”的命题,而是一个有关愿不愿意撞破南墙殊死一搏的问题,哪怕头破血流。

  而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有人愿意迎接来自未知的挑战,而且,我们要赢。

  于是在IBM深蓝击败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象棋手二十年之后,又是一年花添繁景的五月,在承载着无限可能性的棋盘之上,上演的是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不可复制也无法估量的一战。

  烟雨朦胧的江南古镇,碧水摇曳着岸旁的粉墙黛瓦,远离尘嚣的小镇留住了春天的尾巴。

  而在同样是黑与白的交错纵横中,对局室内的空气却宛若凝滞,人与机器之间的纠缠与交锋,终究是在感慨与叹息声中落幕。

  但是如果我们意欲估量这场三番棋所带来的影响,又岂是简单的输与赢可以衡量。

  当四方媒体与普罗大众作为第三方围观者,为这场较量所透露和展现的信息与可能性而感到惊心动魄或是感慨万千,又怎会比得上亲身参与对局的棋手所深思与为之震颤的一切。

  少年踏在十九岁的尾巴上,已然立于不败之巅,而有人却要在这时告诉他:

  你的头顶是触手可及的青天,天外却有着不为人熟知的另一个世界,你曾已知的可能会在一夜之间被推翻,你曾抓紧的,或许不堪一击。

  当年哥白尼推翻地心说,告诉世人地球并非一切的中心,人类也不是宇宙的王者。

  这颗蔚蓝的星球不过一如既往地在浩瀚宇宙中的孤独一隅转动着,一如她曾经走过的四十六亿年生命中每一个时刻。

  而在之后的千载岁月中,这样类似的推翻与重组不断发生。

  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辙,何其相似,“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曾经人们以为自己只会被环境所覆灭,而谁知我们亲手创造的,现在还被称之为“工具”而将来也可能被定义为“物种”的人工智能将有可能一次又一次的在各个领域击败我们。

  但我也不愿轻信某些危言耸听者的“末日论调”,在柯洁九段的身上我也能够看到,有很多真正发自内心与灵魂的东西,是机器尚不可企及和运筹帷幄的。

  正如他所言,“而我们人类最可贵的,就是鲜活的情感和灵动的思想。”。


  我不认为这是所谓“人类为了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而自欺欺人的托词”,这样的说法,听起来或许感性而太过飘渺,但对于这一点,我宁愿自己乐观一点,“玄学”一点。

  我不否认所有胜负分明的赛果,但若因为一场比赛的结果来否认棋手,否认人类的创造性、生命力与伟大之处,这很可笑,也同样可悲。

  输与赢,是用来结束比赛的,而不是用于定义历史与未来的。

  既然时代的洪流去向已定,不必怕,何必怕。

  怕,又能怎样?

  《开学第一课》上短短五分钟左右的演讲,台下的观众也大多是懵懂的稚童,少年所能表达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而语言如此苍白,谁又能真正将内心所想阐释得明晰而彻底。

  我也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竭尽所能地让我的理解与感受接近现实而不过于偏颇。

  再一次,向人类棋士@棋士柯洁 与所有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致敬。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