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日 弈客头条
韩国第10届卢史楚杯最强公开组,姜升旼胜洪性志获冠
8月26日至27日,韩国第10届卢史楚杯全国围棋大会于庆南咸阳郡进行,结果最强公开组比赛姜升旼五段战胜洪性志九段获得冠军,并获得了700万韩元(约4万1000元人民币)的冠军奖金。这届卢史楚杯的最大特点是取消了“业余”二字,即韩国全国性的业余围棋大赛忽然取消“业余”,奖金额最高的最强公开组比赛摇身一变为韩国首个“pro-am”(职业业余混合)大赛,开了韩国棋坛的一大先河。除了卢史楚杯,韩国另一大业余大赛“闻庆鸟岭杯”也将开设“最强公开组”比赛,向职业棋手开放门户。
这相当于中国的陈毅杯或者黄河杯向职业棋手开放,而且不设参赛的门槛限制(如不限等级分排名,理论上柯洁都可以参加),卢史楚杯的这一举措被形容为“主办方和韩国棋院荡起双桨”,也就是韩国棋院正在做“危险的”尝试,其意义不仅深远,而且耐人寻味。
姜升旼和业余棋手们一起抽签
韩国业余群狼的凶悍,中国业余棋界已领教过。去年首届黄金杯世界业余围棋公开赛,韩国棋手包揽前七名,掳走了42万元奖金(冠军200000元、亚军100000元、季军50000元、第四名30000元、第五至第八名各10000元)。韩国的“蟠螭”(未能定段的院生)们混迹业余棋界仍瘦成饿狼,但是韩国业余围棋的这一小片丛林又向职业开放了。
韩职业棋手三十人参赛名单。包括朴珉奎五段等韩联赛棋手
第10届卢史楚杯最强公开组共有三十名职业棋手参赛(这30名棋手足够开一个职业赛),其中韩国棋院排名前100以内的棋手有11名,前50排名内的棋手有4名。排名最高的棋手分别是洪性志九段(第18位)和姜升旼五段(第34位)。在这三十人中,韩联赛棋手有4名,次级联赛棋手2名。这三十人中,大部分是90后棋手(22人),其余8人是80后棋手。而元老级职业棋手和女职业棋手都没有报名,因为“自认”没有竞争力,“不想丢这个脸”。
业余棋手洪根英(左)不敌洪性志九段止于四强
最强公开组比赛包括30名职业棋手共有128人参加,采用“加秒制”(国际象棋通用的比赛用时,走一步加10秒用时,韩国SG杯混双赛首次采用这个规则,韩国今年新设的女子棋圣战也将采用。韩国采用加秒制是受中国城围联比赛启发),赛至十六强职业棋手存9人,业余棋手存7人。而八强战,仍有三名业余棋手存活。而四强只余洪根英一名业余棋手,洪根英途中淘汰了韩国棋院排名第93位的白赞喜三段(2015年出战过农心杯)。洪根英未能闯过韩国棋院排名第18位的洪性志九段这一关,最终姜升旼和洪性志争夺冠军。
如果不是韩国棋院默许甚至鼓励,不可能有三十名8,90后棋手结团队去碾压业余比赛。其实韩国棋院的企图也明显,远景规划围棋项目向国象、高尔夫球等奖金制比赛过渡,淡化职业、业余的分野,或者对现行的职业围棋制度动刀,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韩钟振九段(韩联赛物价信息队主教练):“问一下,有没有弃权的?现在替补参加也可以吧?早知道我报名好了……”
工作人员:“韩,韩老大……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那么,报名出战卢史楚杯的韩国职业棋手们是抱有什么和想法和心态呢?而参赛棋手们不约而同都要求匿名来回答问题。
-下决心出战卢史楚杯的理由是什么?
职业A:出现了新形式的比赛,所以我想尝鲜。
职业B:我一年能打上的比赛还不到十盘,既然有比赛可打,当然要出战。
职业C:一年下棋的机会太少。接到韩国棋院的通知书,我首先觉得有比赛可打了。
职业D:既然卢史楚杯不与其他比赛冲突,我没有理由不参加。
-对于你们出战卢史楚杯,周边是什么反应?有没有感到压力?
职业A:因为第一次出现这种比赛,职业棋手们当然互看眼色。我拿不了冠军没什么,但我希望职业棋手最后一定拿冠军。
职业B:现在业余棋手经常赢职业,所以这次职业输了也不稀奇。对于职业棋手参加业余比赛,的确有持否定的看法。职业棋手间也有“何苦去打业余比赛”的看法。而且,我听说业余棋手们也不欢迎职业棋手来参赛。
职业C:坦率说,我打职业赛成绩并不好,所以也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参加业余比赛,也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一半一半吧。
职业D:卢史楚杯不与其他比赛冲突,我没有理由不参加,但我并没有觉得很光荣。刚开始,大家都会互看眼色吧。但最后还是会有很多职业棋手参加吧。
姜升旼五段获冠
那么,获冠的姜升旼五段是持有什么看法呢?
-定段前,有过业余比赛冠军的经历吗?
姜升旼:小学4年级的时候,打儿童比赛拿过几次冠军。但是5年级成为韩国棋院院生后,再也没有打过业余比赛。
-因为是韩国头一个“pro-am”(职业业余混合)大赛,看法毁誉参半。而出战的职业棋手们负担很大吧?
姜升旼:我还没有和其他职业充分探讨过这个问题,但多多少少都会有负担吧。我想不少职业棋手看着别人眼色游移不定,但下一个比赛很多棋手会参加吧。
-11月18~19日开赛的闻庆鸟岭杯,也会向职业开放。你准备参加这个比赛吗?
姜升旼:“倒是需要斟酌一下,不过还是会参赛吧?这次我拿了冠军,所以哪怕出于礼节,我还得参赛(不是叼一口肥肉就溜了)。”
-也有人担忧,参加也比赛职业的权威会掉价。
姜升旼:“现在的情况是,职业棋手输给院生一点都不奇怪。现在业余顶尖和院生们的实力非常强。这次,韩国棋院院生们因有周末的内部循环赛未能参加卢史楚杯,如果他们参赛了真不一定是什么局面呢。即使韩国棋院院生没有参赛,仍有3名业余棋手进入了八强。因为实力差距并不大,所以我对输棋没有负担。我只是想下围棋,这是我参赛的最大理由。”
-三十名职业棋手出站的比赛,三名业余打进了八强,这的确看起来了不起。但这次卢史楚杯很多职业棋手撞车了,抽签缺运气。再则棋的内容上也是向职业一面倒,事实上职业的实力明显高一层。如果业余大赛充斥职业棋手,那么业余棋手们该怎么混呢?三十岁正当年也打不上老年组比赛,根本就没有了立锥之地。所以有一种建议,业余比赛向职业开放也可以,但是得设置门槛。比如排名50名外或者100名外。不然,业余棋手们没有心气再打业余赛了。
姜升旼:但是我认为,设置门槛也是很奇怪。我觉得还是应该让职业棋手自己来选择打不打这个比赛。如果设置排名门槛,挡在门槛外的棋手不会开心,但是门槛内的棋手心里也不会有什么好滋味吧(被加上标签)?关于实力的差距,坦率说我也没法说不存在这个差距。韩国棋院排名前20的棋手,确实明显强于业余棋手。如果职业参加业余比赛,业余围棋基本没有活路,所以设置门槛似乎也对……总之我感谢给我这次机会参赛。
其实,无论是世界职业大赛(三星杯、梦百合被等),还是国内职业比赛(包括中韩)早就向业余棋手开放了门户。但是业余比赛向职业开放,性质会发生变化。而且不是一项大赛,而是接连两项大赛,这明显是韩国棋院放出战獒来演绎“冰与火之歌”,而对业余围棋界是状如“衣柜入侵”。
韩国棋院究竟是“什么企图”,或者这一举措会形成河中讨论和共识,还要等11月韩国闻庆鸟岭开赛之后。不过,韩国棋迷们已经敏感做出了反应。
卢史楚杯赛场全景
韩棋迷评论
SHIZI:下一届比赛,建议职业让先!
卓别林:我看规程,卢史楚杯是分全国学生最强组、全国女子团体组、全国爱好者团体组、地区市郡团体组、女子最强组、老年最强组。而最强公开组是128强淘汰赛,向职业开放了。这下原有实力拿冠的业余强手吃亏了。即使如此,我希望主办方好好动脑筋办好这个比赛。现在的这个世道,那些冲段少年算不算是业余棋手也是疑问,总之希望多办几届比赛好好摸索。
庶民生活:和围棋最相似是国际象棋项目,其中世界级的大奖赛奖金规模惊人,但同时有无数个小奖金的比赛。国际象棋的最大特点是,职业和业余的分野并不明显,我想这才是大众化的体现吧?围棋划清职业和业余的界限,始作俑是日本幕府时代的围棋四大家。而现在越来越多人通过定段赛成为职业棋手,职业队伍越来越扩大,所以不少职业棋手没法靠围棋吃上饭。什么是职业棋手?是能靠围棋吃上饭的人。吃不上饭就没资格称之为“职业”。不妨看其他体育项目,职业选手一旦离开职业生活,就自然而然沦为业余。围棋现在不是体育了么?难道“一朝职业就永远职业”?
围棋赛,既可以有奖金百万韩元(约6000元人民币)的公开赛,也可以有奖金10亿的公开赛(600万人民币)。如果奖金才百万韩元,超一流棋手自然不会参加,即使业余强手也不会有兴趣参加。当然,这种比赛吸引的是邻里街坊。有一种说法,只有搞好业余比赛,业余棋界才会健全。其实这种说法很可笑,根本歪曲了“业余”的含义。什么是业余?不以此项目为谋生手段,纯粹爱好而为之才叫业余。打个比方,业余比赛没有奖金,德国业余足球就不活跃了嘛?业余,本来就是没有奖金也能活跃猜对。
逆的次序:按你的说法,当初就应该按你说的去搞,现在忽然掉头,哪有什么衡平性?如果要公开,大家一起公开。所有职业赛统统都公开才对。
围棋山脉:职业和业余同场竞技,这是比赛形式得到进化的崭新的事物,应该称赞。希望这个比赛能得到良好的成长,可以针砭当下的职业围棋制度。
袁术郎:业余高手们,明年地址卢史楚杯吧。也不是过气的老职业棋手,而是能打上韩联赛的新锐棋手群起而践踏业余比赛,太恶心了。
万全之计:既然是公开赛,就算朴廷桓出来了你有什么可说的?
玄妙构现:什么叫公开赛?向业余开放才叫做公开赛。如果业余比赛向职业“公开”,那么业余棋手该到哪儿混?
黑白大师:职业棋手们互看眼色,所以只有三十人参加了。如果更多的职业参赛,业余棋手就彻底沦为看客了。
围棋精神:我希望韩联赛棋手多少克制些。
瓦当:再怎么说,韩联赛棋手出战台过分了吧?(韩联赛棋手胜局对局费就达350万韩元,2万元人民币)
BUG:下次比赛,我也想参赛……(此君显然是职业)
小手劫:你爱咋地就咋地,吃撑了也没人拦你。只是你别再撒谎,说“一年下不了十盘”。
蓝烈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