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13:51 新浪体育
中国棋院杭州分院的棋文化展品
中国棋院杭州分院 2017年度棋文化研究“8+X”课题招标公告
为进一步夯实棋文化研究的基础,以研究带动棋类运动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和经营,实现棋类运动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棋院杭州分院决定开展2017年度棋文化研究“8+X”课题招标工作。本次课题招标,坚持问题导向和规律导向并举,寻求以个性问题的突破带动共性问题的研究,强化以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办法开展细致的定向研究,力争为我国棋类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课题
本次招标的棋文化研究“8+X”课题包括:
1。棋文化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本课题旨在探究棋文化对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外交、军事等各方面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探求棋文化在“实现中国梦,绘就棋类工作者的新篇章”这一宏观叙事中的发力路径。
2。棋类运动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本课题着眼于以史为鉴、温故知新,回顾总结棋类运动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科技、军事等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经验,以探究棋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实现中国梦所能起到的资政启迪作用。
3。“棋琴书画”等文化类别的内在联系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以“棋琴书画”四艺为重点,并拓展至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清代八雅(棋、琴、书、画、诗、酒、花、茶),以探究棋与中国其它传统技艺间的互生共融关系。
4。棋类运动比赛规则和比赛赛制现代化的研究
本课题旨在解析棋类运动专业比赛、业余比赛的规则与赛制的现行制度,提出棋类比赛规则和赛制的现代化改革建议。
5。专业棋手选拔、培养以及退役出路的内在规律和体制机制的研究
本课题将关注专业棋手的职业生涯和成长规律,同时留意其退役后的发展问题,就进一步推进专业棋手培养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6。中国和世界棋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本课题寄希望摸清中国及世界棋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研究当下棋文化培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棋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提出建议。
7。棋类运动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大背景下的发展问题研究
本课题需要分析棋类运动与“信息经济1.0”的四大业态(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即时通讯),和“信息经济2.0”三大业态(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的相互结合问题,立足于发挥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于棋类运动的磨刀石作用。
8。棋类运动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研究
本课题既坚持了棋类运动的事业属性,也首次将棋类运动的产业属性放至同等重要研究地位,旨在探究棋类事业和棋类产业的双重发展问题,希冀能够实现棋类运动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高大众百姓的棋文化生活品质。
9。棋文化研究其它相关课题
二、资助办法
为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棋文化研究的积极性,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拟对参与招标的课题组或个人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1。资助对象:以课题组或个人名义均可参与研究课题投标,但同1人参与投标的课题不能超过两项。已接受其它各类资助的课题不得参加申报。
经分院组织的专家组审定通过后,可获得相应的棋文化研究经费支持。
2。资助层级:根据课题难易程度及工作量,分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三个层级。其中:
重大课题可获得贰万元(¥20000元)经费支持;
重点课题可获得壹万元(¥10000元)经费支持;
一般课题可获得伍仟元(¥5000元)经费支持。
注:以上经费均含税。
3。资助管理:资助课题立项以中国棋院杭州分院官网公告为准。双方需签订课题资助协议书(见附件3)。
三、研究标准
经审核给予立项的课题,需按照《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棋文化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见附件1)规定开展研究,并符合如下学术要求:
1。科学性。课题研究能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科学系统地研究棋文化,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2。创新性。课题研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与观点,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论述精辟,具有较高的创新性。
3。前瞻性。课题研究能在一定范围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引领作用,或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4。实践性。课题研究能立足中国国情,针对中国棋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特征,坚持理论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施的有效性相结合,提出具有较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意见或建议。
四、结题要求
1。课题结题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必须原创,且未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
2。获得资助的课题组或个人至少要有1篇论文提交给第五届(2017)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
3。论文字数要求为5000~20000字。格式参照学术论文一般格式,繁简体不限(注:若课题成果正式出版,则需提供简体版),语言不限。
4。研究成果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但分院保有以任何形式推广(如出版、数字化)、转载授权之权利,不另行通知及支付报酬,原作者不得异议。
5。未按时提交研究成果者,或经专家评审,成果鉴定为不合格者,将按照课题协议书启动违约程序。
五、奖励办法
1。论文经专家组审核通过后,均提交给第五届(2017)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根据组委会统筹安排,进行大会报告或小组发言。
2。经过专家评选,符合出版要求的论文编入《钱塘棋会——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每位作者获赠《钱塘棋会——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一本。
3。根据《棋文化全书》编纂出版进程,由分院组织专家挑选部分优秀研究成果编入《棋文化全书•研究文库》。
4。所有提交峰会的论文均参加第五届(2017)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优秀论文评选。优秀论文评选办法另行公布。奖励标准如下:
一等奖论文可获得叁万元(¥30000元)奖励;
二等奖论文可获得贰万元(¥20000元)奖励;
三等奖论文可获得壹万元(¥10000元)奖励;
优秀入围奖可获得贰仟元(¥2000元)奖励。
注:以上奖励为税后金额。
六、申报须知
1。请如实填报课题招标申报表(见附件2),并于2017年1月15日前发送至邮箱gjqwhfh@126.com,或邮寄至中国棋院杭州分院。
联系人:
高婷珊,电话:0571-28057353,18626875250
张远博,电话:0571-28176127,13486195060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钱潮路2号中国棋院杭州分院 410室
邮编:310020。
2。若有抄袭、模仿、改编或顶用他人名义之申报者,分院将取消其申报资格;已经受资助的,则追回款项。构成侵权的,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申报者请详阅招标公告,一经申报,则表示其同意公告所述各项要求。
4。本公告解释权归中国棋院杭州分院。
附件1:《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棋文化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棋文化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现中国棋院杭州分院(以下简称“分院”)棋文化研究课题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深化棋文化研究,强化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细致的定向研究,为我国棋类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提出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参照《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并根据分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分院开展棋文化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是:通过10年努力,形成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杭州特征的棋文化研究体系,形成棋文化研究的杭州学派,把杭州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棋文化研究中心、交流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
第三条 分院棋文化研究课题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强调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实行公开招投标模式,择优立项,确保质量。
第二章 组织申报
第四条 分院根据棋文化研究总体规划和历届峰会共识,如第三届(2015)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杭州共识等,确立棋文化研究的年度招标课题,并以《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棋文化研究课题招标公告》和《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论文征集公告》等形式公开发布。
第五条 申报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申请人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或相关工作经验,能够胜任课题研究任务;
2。以课题组或个人名义均可参与研究课题投标,但同1人参与投标的课题不能超过两项;
3。已接受其它各类资助的课题不得参加申报;
4。申报课题的主要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亦包括研究报告、著作、译作等其它学术成果,但均须原创,且未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其中译作须经原作者本人或授权委托他人书面同意后方可参加申报。
第六条 申请人根据相关公告要求,认真填写《棋文化研究课题申报表》并提交至分院。申报人需对所填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三章 课题评审
第七条 分院棋文化研究课题实行专家委员会评审制。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棋文化研究课题招标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和把关,其成员均为行业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第八条 课题评审坚持民主、科学、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
第九条 根据课题难易程度及工作量,中标课题分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三大类,并赋予相应层级的资助权限。
第十条 课题评审程序:
1。资格审查。分院棋文化研究科按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等内容进行资格审查,合格者提交专家评审。
2。专家评审。专家主要以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集中评审,如具体工作需要可实行通讯评审。专家根据统一制定的评估指标写出评审意见并评分。根据专家意见和评分,提出投标课题是否中标及其资助层级的综合意见。
3。院务会议审议。专家评审综合意见提交院务会议进行审议,并最终确定受资助课题。
4。公布评审结果,签订《课题资助协议》。评审结果在分院官网公布,受资助课题均签订《课题资助协议书》。课题名称、完成时间、资助金额、最终成果形式以及各方承担的责任均以《课题资助协议书》中的规定为准。
第十一条 课题评审标准:
1。科学性。课题研究能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科学系统地研究棋文化,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2。创新性。课题研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与观点,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论述精辟,具有较高的创新性。
3。前瞻性。课题研究能在一定范围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引领作用,或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4。实践性。课题研究能根据国际趋势,立足中国国情,针对中国棋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特征,坚持理论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施的有效性相结合,提出具有较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意见或建议。
第十二条 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本年度课题的申请人不得作为专家对本人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以确保评审过程公平、公正。
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十三条 根据分院院务会议的审定结果,中标的课题组或个人得到相应的经费支持。
第十四条 签订《课题立项协议书》后,由分院统一拨付课题经费,前期研究经费按资助总额的60%拨付,结题后拨付余下的40%经费。对未按时完成课题的,根据延期情况,在预留经费中作一定比例的扣除。
第十五条 课题经费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与课题无关事项支出。课题资助经费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资料费、国内调研差旅费、小型会议费、计算机使用费、劳务费、印刷费、办公用品费、管理费等。
第五章 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
第十六条 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课题最终成果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后方能验收结题。鉴定的形式主要有会议鉴定和通讯鉴定,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第十七条 获得资助的课题组或个人至少要有1篇论文提交给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并参加峰会优秀论文的评选。所有符合要求的论文编入《钱塘棋会——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同时根据《棋文化全书》编纂出版进程,由分院根据专家意见挑选部分优秀研究成果编入《棋文化全书•研究文库》。
第十八条 研究成果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但分院保有以任何形式推广(如出版、数字化)、转载授权之权利,不另行通知及支付报酬,原作者不得异议。
第十九条 未按时提交研究成果者,或经专家评审,成果鉴定为不合格者,将按照课题协议书启动违约程序,追回资助经费。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解释权和修改权归中国棋院杭州分院。
附件2:课题招标申报表(点击下载)
附件3:课题资助协议书(点击下载)
中国棋院杭州分院
2016年12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