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史上的今天:9月2日 理想战胜现实 宇宙流称霸世界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6-9-3 13:48 编辑
来源:知乎 2016年9月2日 丁凡
9月2日
28年前的今天,首位围棋世界冠军诞生。那一天,人们在“第一个世界冠军”的光环下聚焦关注本局,那天以后,本局因为那肩冲星位的一手流芳百世。第一张世界大赛决赛谱,见证了三连星、宇宙流、见证了理想主义者在世界之巅傲然飞翔。
1988年,第1届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决赛,武宫正树执黑中盘胜林海峰。
虽说富士通的举办,有日本自诩天下第一,不愿应氏杯专美于前的成分。但彼时的日本围棋确实也有瞬间张罗起一桌盛宴的家底,并将各项环节办得雍容大气。相较于应昌期先生对韩国围棋的蔑视,日本分别发给中韩各4、3个名额,然后欧美各有1人,再加上日本与关西棋院的5+2人,组成了首个世界大赛的出场名单。
中日擂台赛上的三连败,令志在确认自己霸主地位的日本围棋派出最强阵容。七大战头衔拥有者悉数到场,小林光一棋圣、加藤正夫名人•十段•王座•碁圣、武宫正树本因坊、赵治勋天元,外加名人战挑战者林海峰。在那个时代这套阵容只需念一遍名字便足以把人吓得失去战意。实际对局结果亦是如此,第一轮战罢,韩国棋手与欧美一起全灭,五位超一流与代表关西棋院的白石裕一起打进八强,强势围观淘汰欧洲棋手和韩国张斗轸晋级的聂马,中韩围棋都要到下个世纪才能复制这般压倒性优势。令人唏嘘的是,这第一次的世界大赛,也是日本围棋最后一次在世界大赛八强中占据六席。
能够抗击日本的唯有老聂,八强战淘汰加藤正夫,证明了自己在擂台赛以外的地方照样能够击败超一流后,聂卫平孤身杀进四强,等待他的,是同为华人的林海峰。被一道浅浅的海峡隔绝近30年后,两岸棋手首次在正式比赛中交手。不得不说这盘棋来得太晚太晚,中国棋手听着“二枚腰”的故事,打着林海峰勇斗坂田荣男的棋谱长大,待到真正纹枰对坐,竟发现林先生姜桂之性,愈老愈辣。一盘大杀小输赢之局,双方都有过优势的时候,可惜官子阶段老聂一着不经意的打将被林海峰机敏脱先,在中间大获其利,最后1目半憾负。不过两天后的3、4名决赛,聂卫平收拾心情击败被武宫正树淘汰的小林光一,赢下这盘被视为中日棋圣战的对决。
为了给应氏杯的开幕式让路,决赛等待了两个月前才开战。应氏杯上武宫正树意外不敌江铸久,然后江铸久又被林海峰淘汰。不过这一有趣的插曲似乎对富士通杯决赛并无直接影响。猜得黑棋后武宫正树立刻布下三连星,然后便是一连串除他以外,无人肯下的外太空招法。观战者皆以为执白的林海峰优势,可是左上的复杂战斗中,林海峰却下出堪称败着的白58,被武宫机敏弃子转换。至白68,白棋仅仅后手吃掉数子,增加了左上角些许目数,中央全被黑棋控制。然后武宫下出定局之手,星空下回荡着艺术家的曼声长吟。
黑69,肩冲星位。围棋界第一场世界大赛决赛,成了武宫张扬个性,探索未知的舞台,至此白棋再无机会。武宫这一生有过多少粉丝,就承受过多少非难与嘲弄。哪怕在顶尖棋手层面,对“宇宙流”不以为然者,或是从善意角度认为武宫拘泥于自己开创的“宇宙流”者亦大有人在。若以世俗标准,按照冠军数划分三六九等。武宫的成绩只能在六超中叨陪末座,和早衰的石田芳夫相比也只是稍好而已。但是那又怎么样呢?说出来会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就在围棋跳出日本,跳出国与国双边对抗,走向世界,开启世界大赛时代元年之际,这项古老而年轻的艺术向世人展现其最为动人,最浪漫的一面。
围棋何其有幸,能拥有武宫正树这样忠诚于理想,求道一生的棋手,能见证他挥着理想的翅膀,成为第一个世界冠军。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