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除了比智商 体育圈还有哪些高科技事件?

2016年03月09日14:12    新浪体育


人工智能



  新浪体育讯  从挑战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的深蓝到今天升级为与围棋世界冠军“叫板”的ALphaGO,机器人们的智能级杀伤力似乎越来越强。甚至有人说,机器人迟早能够决定所有体育比赛的结果。

  虽然在智能领域,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和人类比比智商的阶段,但在竞技体育范畴,人工智能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小朋友,即便是发展了多年的机器人足球赛,看起来更像高科技玩具之间的幼稚游戏。

  尽管如此,体育圈的高科技战争还是此起彼伏,丝毫没有停火的意思。科技的发展,让竞技已不单单是运动员体能与技术的比拼,更像是一场人和高科技“厮杀”的战争。

  数据 体育赛场外的厮杀

  五年前的奥斯卡电影节,布拉德·皮特主演的讲述体育经理人故事的电影《点球成金》获得了第84届奥斯卡电影节的六项提名。

  而对于体育迷而言,最吸引他们的恐怕是影片中提出的“棒球统计学”一词。何为棒球统计学——也就是棒球数据分析,可以将球员能力、比赛表现数据化,衡量球员的价值。

  无论在棒球赛场还是其他体育领域,这个词语都不陌生,英超赛场有“数字足球”,甚至还有专门的体育数据分析公司,作为国际足联的数据库供应商,为各家球队提供专业点的数据分析。NBA赛场则流行收集冷门数据,

  在NBA,帕特·莱利在纽约尼克斯担任主教练期间,就特别注重收集一些冷门数据干扰对方出手的次数、篮板卡位次数、投篮角度的变化、机会球的争夺次数。2013年,NBA发布了联盟数据子站,这就意味着篮球迷可以和教练一样掌握NBA赛场的所有历史数据。

  排球赛场,最出名的数据统计就是VOLLEY DATA,无论是国际赛场还是各支国家队,都在利用它统计数据,对比赛进行分析。除了分析比赛表现,数据分析还可以以帮助球队进行打法模式与风格分析,从而提炼出最佳战术的关键点,有助于球员出奇制胜。

  鹰眼 不仅仅是高科技裁判

  除了比赛本身,观看比赛同样是体育重要的一部分。赛场上风云突变,误判,是球员与球迷无法承受之痛,却也几乎成为一些赛事的看点。曾经完全依靠裁判一双眼睛监视的比赛,误判实际上也情有可原。这在其他比赛中也偶有发生,不过赛后引入的申诉、回放的机制,让很多运动员获得了第二次机会,但这也永远无法与赛场上的胜利相比拟。因此高科技助力裁判能在当场作出公正裁决,是运动员也是观众所期待的。

  早在2003年,网球比赛的赛事转播就广泛使用了被称为“鹰眼”的即时回放系统。“鹰眼”的辅助判罚始于2006年的大满贯赛事美国网球公开赛,而如今它已经是网球赛场上裁判权威地位的挑战者。但是为了防止“鹰眼”的过度干预,国际网联也限定了每盘比赛每个运动员只能有2次鹰眼挑战的机会,除非进入抢7,则会增加一次。

  “鹰眼”在网球比赛中的成功应用,推进了它的应用范围。从上届世界杯开始,国际排联开始采用鹰眼技术。巴西世界杯同样将“鹰眼”纳入了裁判团队。

  稍显冷门的羽毛球赛场,在2013年的印尼公开赛上,也采用了即时回放系统。虽然“鹰眼”在各种赛事中的应用毁誉参半,但“鹰眼”在电视转播中,为观众们呈现了更多的比赛细节,不失为一种难忘的精彩体验。

  装备 比大牌还大牌

  数据分析和鹰眼技术之外,赛场上也有不少高科技的身影。观众熟悉下的游泳池中的“鲨鱼皮”、跳高场上的碳纤维杆,到短跑赛场上的黄金跑鞋,再到南非“刀锋战士”带着的碳纤维假肢在奥运赛场上留下的争议,都帮助运动员创造了更好的成绩。

  除了跑得快得不像人类,牙买加飞人博尔特的那双黄金战靴同样火爆——那双英文名为Complete Theseus II型运动鞋可谓鼎鼎有名,鱼鳞纹路的网状真皮鞋面为他的双脚提供了良好的透气性,前掌与后跟都有科学设计的鞋垫以及外部弓垫的配合为博尔特提供了他在奔跑中所需的支撑力,超轻的重量减少了他的体能消耗。除了他的天才和刻苦的训练,这双顶级跑鞋在他成就“飞人”的荣誉之路上,绝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自行车赛道上,紧身衣、弹性纤维鞋罩、航空头盔能减少空气阻力,加上越来越轻的车身,令赛场上的每一块金牌的后面都附加着巨大的科研付出。

  虽然很多人认为高科技的应用已经让很多比赛不再是个人技术的比拼,但能够提供更有看点的比赛,也不失为一种精彩所在。

  (李昕)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