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谈谈业余围棋段位证书

来源:转载

  (偶然间看到一篇谈段位的文章,转过来!不过现在运动员认定标准与段位没太大关系了,那么以段位是否放水的争议还有多少意义呢!)

  对于业余段位,我的观点,既要发挥普及围棋的作用,也要兼顾段位作为“棋力符号”的原始内涵。低段区(1~3段)主要作用于普及,高段区(4~7段)作用于实力阶梯。
  中国现行业余段位制度大概是在94或95时制定、后来2005年重新修订过的。制度对5段的定义是职业高段让3~4子,以下一子一段,直至业余初段大概是7~9子棋。发放权限大概是省级单位5段,地级单位3段。就这个定义和发放权限的规定本身而言,我觉得相当合理。
  然而后来逐渐出现段位证书泛滥。如上所述,低段区泛滥,有好处有坏处,大家评述不一,我以为,在级位梯级不为人认可的情况下,把低段区作为花了三四年时间学棋者的勉励,应当是好处居多。但高端区4~5段泛滥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同为业5,差了三四子,强业5和职业世界冠军的差距,都没有和同为业5的弱业5差距大,这的确很难说得通,那么段位在“棋力符号”这个意义上就完全失去作用了。于是现在涉及实际棋力时,大家都改用弈城段位来描述了,现行段位制在“棋力符号”这个段位的原始涵义上、可以说已经基本失效。
  那么应该怎么改进高段区的段位制度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
  一、高段区的金字塔结构的斜率关系
  我以为,作为“棋力符号”,段位结构必然是金字塔状的,并且要相邻段位之间的人数比例关系要维系。比如,业余7段,20人,6段200人,5段2000人,4段20000人,每十个4段中出一个5段,相邻段位以“十里挑一”维系。这样的金字塔,各级斜率就是合理并且统一的。这样,“棋力符号”的功能就能保持,大家就会渐渐回到用现实段位来评价棋力的传统路子上。
  二、高段位证书比赛的数量和每次比赛发放的数量
  现在的业余高段区为什么会泛滥并且金字塔结构失衡,6~7段因为控制得严格没有问题,5段则大量泛滥,直接导致5段人数百倍于6段而破坏了相邻段位斜率关系。
  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制度设计时没有对执行层面进行控制。包括两个方面。
  (一)比赛发的段位证书,要么比赛数量没有得到控制,要么每一次比赛的发放数量没有控制。要控制,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职业段位的经验。
  职业段位搞得显然是严谨的。一年放进来多少初段,事实上考虑职业棋手容量的问题。大致地,不算女子围甲、围乙、围丙可以容纳200个棋手,加上“竞争上岗”的考虑,边缘再容纳暂时打不上团体的再给100个,那么市场可以容纳300个“当打之年”棋手。现在一年放20个(不含女子)初段进来,假设大部分职业棋手“当打之年”在15~30岁之间,那么20*15=300人在容量和门槛的匹配上,就趋于合理。当然,考虑到有一些优秀职业棋手职业生命较长,事实上20人稍稍偏多,也许将来每年入段人数会控制在15~20人之间。
  业余高段的发放,也应该考虑高段棋手存量和门槛的匹配。比如某个省“当打之年”业余5段是60个,业余4段700个,业余棋手“当打之年”大致在20~35岁也是15年,那么一年就只能放进来约4个业5,40个业4。如果省里一年搞一次段位赛,各地市(算10个)也搞一次,那么可以省里比赛发4个业5,10个业4,各地市发3个业4。如果一年搞两次,那么每次发的人数减半,保证两次的和不变。总之,比赛数量多了,每次发的数量就要相应减少,最终控制全年发放数,从而控制市场存量。
  (二)另外一个是,发段位证书还有一个口,就是直接鉴定为业余多少段。原本中国围棋协会开这个口,除了创收之外,制度本身可以理解为没有什么时间参赛的人的一个快捷通道,如果这样就应该更严才对。首先是门槛要更高,比如原本职业高段让3~4子定业5,现在就要把门槛定在2子,其次是总量一定要严格限制,比如一个鉴定棋手,一年只能发1个业5,5个业4。
  三、建立业余段位名册
  现在,中国连业余6段有哪些人都没有一个官方的名册(只有围棋年鉴上一个不完整的名单),更不用说5段以下了。段位质量是一个方面,但是没有名册,给人的感觉是这事做的很不规范,客观上损害了段位证书的权威性。我认为中国围棋协会应该做一做这个工作,至少在业余高段区很有必要。
  另外,业余段位还可以冠以地方前缀。早期业余段位就是有地方前缀的,比如上海4段、北京5段。我觉得可以恢复这个前缀,一段时间后业内就会形成共识,哪里的段位质量较高,哪里的较低。这反过来又会促进地方上对段位质量有所控制。但是这个是辅助措施,前述的“每年发多少证书”才是根本。

  也许有人会担心,高段区的控制是否会打击围棋爱好者的积极性。我觉得恰恰相反,高段区中都是业余棋界“千里挑一”的业余强者,比普通爱好者要更珍视段位的质量,大多数人宁可要一个质量受到认可的业4,也不会想要发传单似的业5。想想1999年联众4d所受到的尊重,比之现在弈城弱9d高得多,就很说明问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