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世界大学生赛花絮:多面打之大师风范·方圆圣地

2015-7-14 16:46:26


林海峰九段多面打指导大学生棋迷



  “多面打”之大师风范

  《体坛周报》记者谢锐新竹报道 世界大学生围棋锦标赛最后一个比赛日有一个职业高手“多面打”的活动,著名旅日棋手林海峰九段、华以刚八段、俞斌九段、华学明七段和台湾本土棋手周俊勋九段、王元均七段指导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棋迷。结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即便是让先(黑棋不贴目)对局格,也有不少学生战胜王元均等职业棋手。

  参加“多面打”的学生自愿报名,然后在7月12日上午统一抽签决定对局位置。73岁的林海峰九段以一对三,棋迷自己选择让子数。林九段除了腿脚略有不便外,精神矍铄,眼光有神。十多年前,他不慎在浴室摔倒,大脑一度陷入昏迷,他就一遍遍地回想自己的对局,硬是凭借打谱一样的唤醒记忆方法,让脑子清醒了过来。但的腿脚却留下一点后遗症,走路多少会受些影响。

  日本棋界盛产高龄现役棋士,95岁的杉内雅男九段至今还在参赛,还有战胜20岁年轻棋手的纪录。林海峰至今仍参加所有比赛,在一个月前的龙星战预选赛中,他还战胜了比他年轻16岁的片冈聪九段。

  近两届比赛,林海峰都来到现场,参加对学生的指导棋。他还特地穿上主办方统一制作的T恤。与三位学生对弈,前两位学生很快就下崩了,最后一位学生棋力不弱,中盘时间还吃掉了白棋中腹数子,手段之妙令林九段不住频频点头。临近中午12点,主办方通知林九段用餐,但他依然就像进行职业比赛一样,兢兢业业,坚持收完最后一个单官。其实,他盘面都已领先10目以上了。

  华以刚八段的最后一盘指导棋被小对手在白棋空里机敏出棋,无中生有地造出一个共活,白空目数大减,最终败北。局后华以刚夸赞小对手还能发现这等手段。兴之所至,还给小对手们进行复盘讲解,着重地提及围棋中的厚与薄差异所在。华老在电视与大盘前讲解太多,打开话匣子,各种典故案例信手拈来,深入浅出,着实有一番讲解功底。

  俞斌九段以一对六,竟然输了两盘。局后他大发感慨:“这些大学生们确实很聪明,棋力比去年要强出不少,明显感到他们在进步。”棋局结束得早,俞斌一一给小对手复盘,耐心耐烦地讲解棋理要点。他的讲解朴素易懂,佐以通俗风趣比喻,相信小对手们受益匪浅。

  感觉到大学生棋迷们水平明显提高的还有台湾王元均七段,他输了两盘让先棋。“有些难下,各种招他们基本都会,不太容易让得动。”

  如果不是世界大学生围棋锦标赛,我们也很难相信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们棋力提高得如此之快。代表中南大学参赛的杨烁拥有业余5段棋力,但在业余初段-4段的B组,他仅仅3胜3负。“凡是中文名字的我都赢了,不是中文名字的我都输了。”让世界大学生们有个属于自己的比赛,有一个一年一会的对弈乐园,这大概就是世界大学生围棋锦标赛的意义所在。

  奕园弈也 方圆圣地

  《体坛周报》记者谢锐新竹报道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有个非常特殊的地方,每个喜爱围棋的人都会去那里走一走。方圆之地,却遍布围棋大师们的题词题名,还有他们的经典棋谱,这便是“奕园”。

  奕园位于台湾清华大学南校区自然生态园内,依着山势与湖景兴筑。从清大南校门进入,在生医工程科学与环境科学系停车场旁小径前行即抵奕园。入口“奕园”二字,是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好友金庸所书,路径上矗立中日韩六位国际围棋大师墨宝与经典名局立牌,依序是吴清源“中和”、木谷实“仁风”、林海峰“玄妙”、陈祖德“超越自我”、曹薰铉“无心”和聂卫平的“冲天”。

  奕园里有6座石碑,上面刻有6位围棋大师自选的经典名局。吴清源自选的是1933年他对秀哉名人的特别对局,即名扬天下的“三三、星、天元”开局;聂卫平自选棋局是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最终局,他执黑胜日本名誉棋圣藤泽秀行之战;曹薰铉选中的棋局稍有点意外,一般人猜不到,他选的是首届应氏杯决赛第一局他执白3点胜之局。

  沈君山常说,自己死后要把骨灰撒在清华大学校园里,建个亭子摆上棋盘,这样当学生下棋时,他可以在那里欣赏学生的棋艺。沈君山分别于1999年6月、2005年8月两度缺血性中风,2007年7月第三次中风,至今仍昏迷中。2013年聂卫平九段去看望他时,发现他的手指微微抖动。

  现在要说到“奕园”中的“奕”字了,1988年版《辞源》中写道:在古文献里,可能是此二字的字形非常接近,在互相传抄当中常被混同,于是,“弈”和“奕”二字的各义项就全部互通了,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奕者胜”。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