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压倒“韩流”——回眸2006年中国围棋外战
2006-12-19
【TOM棋圣道场】
外战:“中国风”压倒“韩流”
2006这一年,中国“龙虎”集体爆发,打破韩国长期独霸的世界围棋格局。所谓缺乏领军人物的问题也不再困扰中国围棋,随时随地与韩国“天王”打起遭遇战,“龙虎”兄弟中的任何一位都会给周围带来爆棚的信心。风向变了——2006年是“中国风”压制“韩国流”的转折。
早春二三月间,首届中韩擂台赛从开战到闭幕仅历两个月时间,中方主将古力没来得及上阵一展身手,常昊便以四连胜结束了“演出”。连续将曹、李师徒二人放倒,常昊轻叹自己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对曾经饱受曹李师徒“摧残”的中国围棋而言,何尝又不是一次大快人心的胜利!先锋之战,小将陈耀烨将李世石九段斩落马下当记一大功。“小强”打出了士气,打出了信心。
5月初,第5届CSK杯亚洲团体赛,中韩上演最后的对决。李昌镐对常昊、李世石对古力、崔哲瀚对谢赫、朴永训对丁伟、高根台对孔杰,龙兄虎弟大战号称“梦之队”的韩国之师,结果中方3比2胜出折桂。赛后,一向谨慎的王汝南院长表态:我们真的进步了。
团体赛胜利的效应远不及个人世界冠军夺魁后来得强烈。回头看,年初罗洗河九段喜捧第10届三星杯是一次最经典的“大反攻”。当“小猪”打破“石佛”李昌镐的种种神话时,大家尚在揣度:这是天才“小猪”一次偶然的回光返照吧?随着2006时光的推移,当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接踵而至,人们才相信,我们真的强大起来了,“韩流”不再可怕。年底,第11届三星杯的两位决赛者登上舞台,常昊对李昌镐——一场令人期待的对决。胜负揭晓之前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常昊本人的信心指数以及对他的支持率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
9月底第6届春兰杯八强赛大捷将中国围棋2006年的辉煌推向了巅峰。包揽世界大赛的四强,这是“韩国流”肆虐时代的疯狂写照。龙兄虎弟关起门来笑谈春兰,此时此景过去不敢想像,未来还可期待。在2006年前十个月,国内二号人物谢赫七段“外战”成绩为13连胜,此亦羊城春兰杯期间的一大“发现”。对手李世石对谢赫的评价超过了古力,姑且不论这一评判的准确性,让人甚感宽慰的是——眼下国内能在世界大赛挑起大梁的棋手远不止古力、常昊二人。
4月第10届LG杯世界棋王赛决赛,古力3比2胜陈耀烨拿到了自己首个世界冠军,不过是去年结下的硕果。第11届LG杯八强赛11月大爆冷门,李昌镐、古力等强手惨遭淘汰,中国棋手仅胡耀宇八段进军2007年一月举行的半决赛,对手为赵汉乘九段。另外一场半决赛在中国台湾棋手周俊勋九段与韩国洪旼杓五段之间进行。早在八强赛刚结束时就有“本届LG冠军归胡耀宇”的预测,这句玩笑话不妨视为龙虎辈棋手强大的写照。
8月第18届亚洲杯电视围棋快棋赛,王檄在决赛中战胜李昌镐夺冠。消息从日本传回,棋院领导笑称“有点突然”。李昌镐是三届亚洲杯得主,在对手最强大的领域将其击败,王檄的夺冠同样是一次重大突破。凭此胜利,王檄五段摇身一变为“王檄九段”。这对其他对国内段位赛持“轻视”态度的一线棋手来说,也是一大利好消息,达到“入神”境界有捷径可走。
富士通杯决赛周鹤洋九段败给了韩国朴正祥六段令人扼腕叹息,丰田杯集体萎靡也纯属“意外”,呈上升趋势的中国女子围棋岁末还遭遇“大理韩流”的侵袭,全速前进的中国围棋这艘航母也会有触礁时刻。从走势看,“韩流”会有回潮的时候,但严冬时节已然远逝,正如吴清源大师早年所预测——未来世界围棋的中心在中国。(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