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2014年12月02日 08版) 本报记者 李元浩
“我最敬重佩服的两个人,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在两千年的中日围棋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位棋士与吴清源先生并肩。不仅是因为他的天才,更由于他将这门以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升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在现代围棋灿若星河的大师国手中,能让笔下尽是豪气纵横,快意江湖的金庸如此推崇,吴清源的至臻棋艺和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北京时间12月1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在现代围棋史上具有里程牌意义的著名围棋大师吴清源于11月30日凌晨去世,享年100岁。随后,日本棋院和吴清源的家人证实了这一消息。据悉,吴清源的告别仪式将会在12月5日举行。
吴清源本名吴泉,1914年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一个盐商家庭。受其痴迷围棋的父亲吴毅影响,吴清源从小就学习围棋并表现出极高天赋。14岁时,吴清源东渡日本,从此开启自己波澜壮阔的职业棋手生涯。
“吴清源之所以能够得到围棋界如此尊重和推崇,除了其前无古人的出色战绩,还有对于围棋理论革新的坚持”,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棋盘内的骄人战绩,是吴清源逐步走上围棋巅峰的根基。来到日本后的吴清源棋艺精进,屡创佳绩——1933年,年仅19岁的吴清源运用自创的“新布局”,对阵日本围棋名人本因坊秀哉,翻开了围棋史上的崭新一页;从1939年至1956年,日本乃至整个围棋界进入“吴清源时代”。这17年间,吴清源凭借个人之力,空前绝后地战胜了全日本最顶尖的7位超级棋士,几乎囊括了日本国内所有大赛的冠军,被誉为“昭和棋圣”。尤其是在由《读卖新闻》主办的10番棋大战中,吴清源和10名日本顶尖棋手逐一对阵,竟将所有对手击败,成为围棋界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吴清源对围棋的巨大贡献,近年来的围棋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一是提出新布局理论,使围棋布局理论焕然一新;二是革新旧下法,提出了以“大雪崩内拐”为代表的许多吴清源定式;三是提出“二十一世纪围棋”概念,提倡余地更大的序盘下法,拓宽棋手思路。
中国围棋队总教练俞斌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吴清源大师强于别人的并不单是技术本身,更在于他的开放性思维。他心中的围棋不是传统循规蹈矩的棋理,而是一种打开新世界的棋理。”
虽然一生中3次改变国籍曾引起争议,但吴清源专注于加强中日围棋交流,促进中国围棋发展和围棋国际化的努力,却让他在中日围棋界都赢得极高声誉。中国人民对外友协还曾专门授予吴清源“和平发展贡献奖”。“在我心目中,吴老师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对围棋始终抱着一颗纯净的心,远离世俗功利。”被誉为“纹枰魔女”的名将芮乃伟如此评价吴清源。
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围棋界曾涌现出不少名家强手,但能被公认为“棋艺与人性俱佳”的大棋士却为数不多。1987年,日本杂志《围棋俱乐部》曾征求加藤正夫、武宫正树、林海峰、赵治勋、小林光一和大竹英雄6位超一流棋手的意见:谁是围棋史上最强者?本因坊道策、秀策和吴清源成为他们的一致选择。其中,本因坊道策和秀策均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大棋士,是古代日本围棋黄金时代的代表棋手,而吴清源则是现代围棋界的唯一入围者。
半年前,吴清源迎来百岁华诞,棋界同庆。当时,精神矍铄的吴清源曾豪情自语:“100岁之后我还要下棋。200岁之后我在宇宙中也要下棋。”如今斯人已逝,但他所谱写的围棋传奇已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