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明于机先,知行合,激流勇退智者见。
项青,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退休老师,退休前是这所著名学校的语文教研组组长。他围棋下得也很好,曾获得1973年全市冠军,并代表常州参加了73年全省围棋比赛。他今年已经90岁高龄,年轻时曾投身革命,是一个随大军渡江南下的革命干部。
上篇:不战而屈人之兵
项老师围棋水平高,知者甚多,但是在1973年前,认可他的人却不那么多,为什么?这要从当时常州围棋的主流棋风说起。
60年代的中国,科技很落后,老百姓也很穷,家里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机,更没有电脑。新华书店里高质量的围棋书籍凤毛麟角,非常少见。一般棋友大多从当时的本地高手棋中吸收营养,增长棋力。屠蔼堂在常州围棋界独占鳌头几十年,早已成了围棋爱好者心目中的偶像。他的棋充满了阳刚,充满了战斗,攻杀犀利,屠龙爽快,让人看起来有一种惊涛裂岸,乱石崩云,热血沸腾的感觉。因此,常州的围棋都以此为仿效,凡摆开棋盘坐下来对弈,往往寥寥数手,棋盘上便战火四起,杀声隆隆。不管有理无理,战;不管有利无利,杀。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围棋的技法很多,但是绝大多数的人都认定了唯战才是围棋,那么这种暴力围棋也就成了当时常州围棋界的主流棋风。
可是,项老师的棋却不这么下。他的棋,佻达轻灵,任由对手怎样用强,他都淡定从容,正是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的棋,善于转换,绝少恋子而背上包袱,从而陷于泥潭不能自拔,正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总之,他的棋,很少与对手大杀大砍,尤其是决成败于一役式的作战,凭着比较强的对大局的控制能力,巧妙地和对手在盘上保持平衡。这和当时常州主流棋风大相径庭,格格不入。因此,给一些棋友讥讽为“书房棋”,意思是没有战斗力,只是文人墨客亲戚朋友间消遣休闲玩玩的棋。
这么评价,有一定道理,因为项老师下棋确实不是那种拼命争胜负的风格;但却失之偏颇,有点管中窥豹,只见一斑。项老师乃文人,虽然他曾经是一名革命干部,但骨子里清高、自傲、不随众、不媚俗的中国文人传统本性是改不了的。他的棋正是这种文人特征的反映。“我下棋为什么要和大家一样,乱杀一通?斗力者始终是下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才是上乘。”所以,我认为项老师他追求的应该是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追求的应该是不战而屈人的那种使人心往神驰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