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等蒋介石在台前站稳后,请愿队伍的总领队喊了一声“立正!”蒋介石轻轻点了点头,算是还礼,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
“你们大老远地从天津跑到南京来,辛苦了。”这是蒋介石的开场白。
“但是国家的事有中央政府来办。你们是学生,学生应当好好读书,将来为国家效力。
好好读书才是爱国。现在你们放下书本不读,浪费大好时光,跑来请愿,这个是……,这个是,不相信政府!”
他在训斥学生。吴炎一开始还认真听他讲话。可是听着听着,吴炎觉得好委屈。
“正因为我们满怀一腔爱国热忱,才大老远跑来请愿,表达我们的爱国之心和对政府的信任。怎么反倒说我们不好好读书,不信任中央政府呢!”
愤怒的话真想冲口而出。这时,一位带东北口音的学生大声开口了。
“你这样说不对!”
他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礼堂,
“正是因为我们信任中央政府,所以才来请愿的,你怎么能说我们不信任中央政府呢!”
这也正是吴炎心中的声音。
“如果我们不信任中央政府,我们就不来请愿了。”
“……”
蒋介石听这位同学一驳斥,有些吃惊,一时语塞。但是,敢于指责蒋介石的话“不对”,实在是勇气可嘉。吴炎佩服他的口才,更佩服他的胆量。
蒋介石重新振作了精神,连声说:
“你说得很好。你们既然相信中央政府,就应该相信中央政府能够处理好国家大事。你们就放心回去吧,好好读书。”
接见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蒋介石转身离开会场,吴炎一行人也回到了金陵中学。
一路上,大家都在议论那个学生的发言,有人担心那个学生会不会被抓走;也有人认为他并没有辱骂蒋介石,不至于有什么危险。
第二天,他们参观了中山陵。中山陵是孙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城的东面,规模宏大。孙中山在六年前的1925年走完了他59岁的人生旅程,去世前不久还到过日本。那一次,他还就日本是做西方霸权主义国家的走狗,还是做守护东方王道的卫士这一主题作了演讲,向日本政府提出了质问。而现在看来,当时挑起九·一八事变、并不断派兵侵略中国的日本,简直就是走帝国主义西方霸权之路的疯狗。
吴炎一行人再次坐上火车,回到了天津。这次请愿虽然见到了蒋介石,但是请愿的目的并没有达到,感觉只是免费旅游了一次而已。
此后,全国各地的学生开始络绎不绝地到南京请愿抗日,行动越来越偏激。12月中旬,聚集到南京的学生人数达到三万人,他们与警察发生了冲突。警察向学生开枪,致使学生死三十余人,伤一百余人。还有许多学生被捕,抗日爱国的请愿活动遭到了政府当局的严厉镇压。
对学生采取镇压手段的蒋介石在不断高涨的抗日呼声的压力之下,一度下台放弃了权力。
天津也发生了一起大事件。
10月8日夜里,天津发生了有上千中国人参与的骚乱,并与中国军队发生了冲突。这次事件被称为“天津事件”。这是奉天特务机关头目土肥原贤二策划的一起阴谋。是他提供资金和武器挑起了这场冲突,目的在于乘乱把当时住在天津的宣统皇帝溥仪带出天津。十日晚上,在一片混乱中,溥仪钻进了汽车的后备箱,逃出静园,不久踏上了满洲的土地,并且坐上了执政日本傀儡国伪满洲国的宝座。
日本在中国的军事行动越发频繁。
1932年1月,日军进攻张学良大本营的所在地锦州,2月份又侵占了北方城市哈尔滨,几乎把整个满洲地区都握在了他们的手中。
同年1月份,战火蔓延到了上海。当时,上海城里发生了一起日本僧侣遭遇袭击的事件。日本以此为借口,下令已驻扎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攻打上海。中国的十九路军奋起抗敌。这次事件叫“上海事变”(即“一·二八事变”——译者注)。在这之前,上海已经成为抗日运动的中心,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的结果,几乎中断了日本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这自然引起了居住在上海的日本人的不满。在这种险恶的形势下,于是日军策划了僧侣遇袭事件,从而挑起了与中国之间的战火。
随即日军增派海军,进而又派出陆军增援。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来自十九路军的抵抗异常顽强,日本海陆军陷入了苦战。
当时还在天津水产学校上学的吴炎清楚地记得那时候的情形。
“我们制造罐头,慰劳十九路军。水产罐头的制造就是在学校学的,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只要动手做一次就能会的。”
罐头盒上,贴上了“抵御倭寇,保卫国防;十九路军,万古流芳”的字样。 |